公元1388年,朱元璋对忠臣展开大规模清洗,汤和看到局势发展后,决定主动辞去官职,时年63岁。朱元璋对此表示非常满意,并询问汤和需要什么赏赐,汤和请求了100个美人作为奖赏。朱元璋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汤和便带着100个美人回家了。 汤和出生于1326年,家乡是濠州钟离孤庄村的一个贫困农家。他和朱元璋是儿时的玩伴,两人住在同一条街。汤和从小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才华,尤其对骑马射箭非常感兴趣。与其他孩子不同,他更喜欢扮演领导角色,指挥其他孩子玩耍。
长大后的汤和高大威武,举止潇洒,内心沉稳,在谋略方面也很有才华。当时,元朝政权动荡不安,民众疾苦,生活日益艰难。各地的起义军此起彼伏,社会局势动荡不安。汤和和十几个年轻伙伴一起,投奔到了郭子兴的起义军。 汤和凭借着出色的执行力和聪明才智,在郭子兴的起义军中迅速脱颖而出,不久便成为了千户。担任千户后,他仍不忘年幼时的好友朱元璋,写信邀请朱元璋加入起义军。 朱元璋收到汤和的邀请信后,心中犹豫不决。虽然在战乱年代,做和尚的生活较为安稳,但也无法避免困苦。而汤和描述的起义军生活显然与和尚的平静生活截然不同,充满了危险与不确定性。正当朱元璋犹豫时,背后有人给了他压力,劝他赶紧去投靠汤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最终,朱元璋决定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从一个牵马的小马夫开始了自己的起义生涯。 朱元璋的马夫生涯并不长久,因其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很快被郭子兴提拔为镇抚,官职甚至高于汤和。朱元璋的一生充满了征战,而汤和始终伴随左右。虽然刚开始其他将领对朱元璋并不认同,但汤和一直坚定地支持他,两人之间的友谊愈发深厚。 公元1353年,汤和随朱元璋攻占大洪山,攻下了滁州,之后又攻占了和州。到了1355年,汤和再次随军平定太平,缴获了300匹战马。在与元将陈野交战时,汤和的腿部被箭射中,但他毫不退缩,忍痛拔箭继续作战,最终成功俘获了陈野。 公元1356年,汤和随军平定集庆,立下赫赫战功,被晋升为统军元帅,之后攻占了金坛和常州。他被派驻常州,负责防守。常州当时与张士诚的东吴接壤,张士诚屡次派人侦查,但汤和严密防守,丝毫不让敌人渗透。张士诚屡次派兵攻打常州,汤和成功击退了所有敌军,并俘获了几千名士兵。 公元1365年,汤和随大军攻打张士诚,在战斗中,他左臂被飞炮击中,伤势严重,被命令返回应天养伤。但伤愈后,他立刻重新投入战斗,最终成功攻下平江。汤和凭借其卓越的战功,深得朱元璋的器重。朱元璋不仅在言语上表彰汤和,还给予了他丰厚的奖励,包括黄金和布帛。 公元1367年,汤和被任命为征南大将军,前往征讨方国珍。他一路攻城掠地,将方国珍逼得四处逃窜,并最终将其彻底打败。汤和成功招降了方国珍的部队,获得了2万多士兵和400多艘战船,浙江东部地区得以平定。接着,汤和攻占了延平,俘获了陈有定,并将其押送至京城。 然而,公元1388年,汤和看到朱元璋对功臣展开大规模清洗,心生忧虑。他察觉到朱元璋的真正意图后,便主动向朱元璋提出辞职,理由是自己年事已高,想要回家安享晚年。朱元璋听后十分高兴,立即批准了汤和的辞呈,并解除他的兵权,还特意在凤阳为他修建了府邸。 汤和的府邸建成后,他便带着家人前往凤阳,准备过上宁静的晚年。朱元璋则大方地赏赐了汤和及其家人大量财物。汤和因其与朱元璋的良好关系,成功避免了许多祸患。汤和善于与领导相处,拥有出色的生存智慧。他效仿郭子仪的保身之道,在70岁时纳了百名美人,以此来安抚朱元璋的疑虑。正因为如此,汤和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还为后代积累了200多年的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