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警惕苏联“三十年代人”,搞垮国家手段很“丝滑”,我们必须谨防
创始人
2025-11-16 18:04:17
0

杜勒斯,美国的战略大师,曾经提出“和平演变”战略,目标是让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在未来的第四、第五代人身上实现这一战略。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战略竟在苏联第三代人身上成功实现了,并且进展顺利,几乎没有遭遇什么阻力。苏联的解体,正是这一点的最好证明。

那么,为什么在苏联第三代人身上会实现呢?

所谓的第三代人,是指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人,他们亲历了苏联的兴衰与变迁,见证了苏联从困境中走向强盛,又亲眼看到了苏联的解体。这一代人经历了苏联发展的几乎整个过程,因此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了独特的印记,通常被称为“苏联三十年代人”。之所以这样称呼,与当时苏联一些重大历史人物和事件密切相关。

(一)

苏联的“三十年代人”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实际上是我们探讨的一个关键问题。除了“苏联三十年代人”这个称谓外,他们还有一个别名叫做“苏联二十大产儿”。这个名字来源于苏联在召开第二十次党代会期间,那些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这批年轻人的价值观形成,和赫鲁晓夫的政策有着直接关系。

赫鲁晓夫是斯大林培养起来的干部,他擅长拍马奉承,迎合领导,这使他在斯大林时代得到重用。然而,赫鲁晓夫并非完全忠诚,他有着个人的恩怨情仇,这些私人感情最终影响了他的政治生涯。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通过一系列手段,清除了政敌贝利亚,并将马林科夫贬为“无事者”。赫鲁晓夫掌权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操作,以树立自己的权威。

赫鲁晓夫没有什么理论水平,于是他决定通过“否定斯大林”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斯大林去世后,社会上开始有了反思他政策的声音,要求“平反”的呼声越来越高。赫鲁晓夫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便开始炮制“秘密报告”,在报告中他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了斯大林。报告发布后,苏联的许多核心领导人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危害,部分领导人像米高扬等人站在赫鲁晓夫一边,加入了批判斯大林的行列。

“秘密报告”首先在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和华约国家间传播,很快它引发了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混乱,也导致了苏联内部的不稳定,格鲁吉亚等地甚至爆发了骚乱。这份报告成了一颗炸弹,深刻地改变了苏联。

赫鲁晓夫在批判斯大林的同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例如释放异见人士,并试图缓和与西方的关系。这些改革影响了很多年轻人的价值观,他们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开始批判斯大林,支持赫鲁晓夫的改革。这时西方的价值观随着苏联与西方的关系缓和,也开始渗透到苏联社会中。美国政府官员对此感到欣喜,他们认为,苏联的变化正是他们长期期望的突破,颠覆苏联只是时间的问题。

这代受赫鲁晓夫影响成长的年轻人,后来成为了苏联的领导层人物,比如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等人。他们代表了苏联“三十年代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二)

苏联的“三十年代人”究竟有何影响?他们是如何改变苏联的?

实际上,苏联“三十年代人”的危害并非源自他们年轻时的思想,而是随着他们的价值观逐渐成熟,尤其是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后。这些人,像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曾经在斯大林时期表现良好,是体制内的优秀人才。然而,当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受到西方反斯大林宣传的影响时,他们开始怀疑并反思苏联体制。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等人对西方体制产生了向往,认为苏联只有借鉴西方的制度,才能实现变革。

赫鲁晓夫的改革,虽然否定了斯大林,但他并没有去触及苏联体制的根本问题,导致苏联的意识形态发生了混乱。在这个过程中,西方文化和思想不断渗透,改变了这一代人对苏联体制的看法。

赫鲁晓夫虽然否定了斯大林,但他不敢否定苏联的基本制度和社会结构。结果,他的改革未能为苏联带来稳定,反而加剧了内部的混乱。之后,勃列日涅夫上台,虽然表面上有些稳定,但实际内部的斗争依然没有停止。勃列日涅夫虽然尝试模仿斯大林的领导风格,却因理论匮乏和能力有限,未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这一系列内部斗争和外部的西方渗透,使得苏联体制逐渐腐化。而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带着对苏联体制的深深不满,逐渐步入政治高层。为了升迁,他们压抑自己的不满,直到最终掌握权力。戈尔巴乔夫曾表示,他的妻子早就对苏联体制不满,想要进行变革。虽然最初他并未公开反对体制,但随着他逐渐升至权力中心,他的改革思想也逐步展现出来。

叶利钦的经历与戈尔巴乔夫类似,虽然他在苏联高层的崛起较晚,但他也一直在为改变苏联体制而努力。最终,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崛起标志着苏联“三十年代人”对国家命运的改变。1985年,戈尔巴乔夫正式上台,六年后,苏联就解体了。这一过程,若非外力推动,根本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发生。

(三)

从苏联“三十年代人”对苏联的破坏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道理:

一旦一个人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关键时刻他们将不再回头。这种转变一旦发生,就不再有悔意。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对苏联并没有任何情感,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个人的政治利益和权力。而这种价值观的转变,也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之一。

我们也要警惕“苏联三十年代人”的出现。虽然我们与苏联有着不同的历史进程,但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价值观逐渐渗透进中国社会,改变了一部分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虽然这些变化不像苏联那样迅速和剧烈,但它们依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

1980年代的巨大变化,和苏联“三十年代人”的出现有类似之处。那时,许多人去西方留学,亲美、崇美的思想在一部分人中间传播开来。这种思想的蔓延,直到今天仍在影响着一些人,甚至有些人被西方的价值观深深影响,认为中国永远无法超越西方。

近期在安徽,一位教授因为传播西方价值观被中学学生“砸场子”。这件事表明,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依然在继续,而我们的社会需要保持警觉。我们要时刻警惕意识形态的斗争,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不被外来思想过度影响。

相关内容

美联储博斯蒂克:12月降息...
财联社11月15日讯(编辑 刘蕊)美东时间周五,美国亚特兰大联储主...
2025-11-16 02:23:54
登顶天猫双11白酒榜首,剑...
伴随消费理念升级和电商运营日趋精细化 ,酒业双11不再是单纯的价格...
2025-11-16 02:23:25
库尔勒旅游胜地揭秘:探寻新...
一、引言 库尔勒,这座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的美丽城市,以...
2025-11-16 01:47:34
邂逅50公里湖光鎉金,淄博...
秋日的淄博,仿佛被自然之手轻轻抹上了一层暖色调。而在城市的一隅,一...
2025-11-16 01:46:51
西安3天2晚亲子游攻略:带...
最近很多带娃来西安的家长都在问:“带着6岁的孩子,3天时间怎么安排...
2025-11-16 01:46:16
吉安市吉州区获评2025年...
日前,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公布了2025“风景独好”旅游 名县名...
2025-11-16 01:45:48
原创 ...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吕布对曹操的威胁远大于关羽。关羽对曹操的威胁其实...
2025-11-16 01:31:58
原创 ...
善与恶的界限往往是由后人来评判的,而一个人一生的声誉,也往往要等到...
2025-11-16 01:31:21
原创 ...
哎哟喂,这围棋界是刮了什么妖风?三星杯这比赛,从32强打到4强,跟...
2025-11-16 01:30:00

热门资讯

原创 伴... 众所周知过去的接亲伴娘与伴娘是很少互动的,毕竟彼此不认识思想也没有那么开放,不过现在不同了,伴娘和伴...
原创 原... 尽管刘邦从建国开始就时刻想着如何收回分封给诸侯的土地,甚至逼迫他们造反,但他并没有像夺取韩信兵权那样...
空中水下和登陆,日本偷袭能力及... 一:偷袭出发阵地 中日两国地理位置那是相当的接近,上海距离长崎只有850公里,日本位于日本海、东海与...
原创 南... 公元474年,萧道成通过逼迫南朝刘宋顺帝禅让,正式称帝,国号“齐”,历史上称其为南齐。南齐在南北朝众...
原创 我... 公元23年,刘秀从南阳归来,心中充满了推翻王莽暴政、复兴汉室的理想。在这个过程中,他与哥哥刘縯一道,...
原创 日... 日本,这个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是像一个跳梁小丑一样,时不时地试图阻挡时代的潮流,仿佛它有一种不自量力...
重庆首块全运会高尔夫球奖牌!王... 王馨迎在比赛中。 重庆高尔夫球迎来历史性突破!11月16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高尔夫球项目的比赛在香...
南京马拉松鸣枪开跑 警方全力护... 11月16日早晨7时30分,2025南京马拉松在南京奥体中心东门正式鸣枪开赛。伴随着清脆的发令枪声,...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跑步!试试这个... 跑步,是一项身心兼修的有氧运动,它能唤醒活力、改善心肺,更是一种自律的象征。越来越多人发现,坚持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