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具有浓厚时代气息的老照片,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照片中的人们骑着自行车,匆匆忙忙地赶路。在前排,一位女士骑着一辆凤凰牌的自行车,打扮清雅脱俗,手腕上还戴着一只手表。仅凭这些细节看,她似乎出自一个富裕家庭。要知道,在那个时代,一辆自行车的价格通常在180到200元左右,而当时的月工资普遍只有30元左右。
这是一张清朝末年北京城墙的照片。北京的古城墙雄伟壮丽,几乎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它的宏伟。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吴晗等人提出拆除的建议,最终这些古老的城墙被彻底拆除。这一决定让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十分失望。林徽因甚至留下了预言,称五十年后人们一定会后悔这一决定。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知青返乡、就业问题等社会因素,涌现出大量社会不良分子,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国家展开了严厉的严打运动,大批犯罪分子被依法惩处。照片中,人民警察正在押解一名犯罪嫌疑人,虽然他被五花大绑,但依旧表现出不服气,试图反抗,结果被干净利落地制服。 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严打运动中的一幕。照片中,人民警察押解着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在街头游行示众,目的是警示社会大众。在游街之外,这些犯罪嫌疑人还会受到公开审判,当时的审判标准非常严厉,通常秉承从快从重的原则。 这张照片拍摄于八十年代初的严打期间。照片中,一位武警战士正在执行行刑任务,他手持81式步枪,旁边的两位战士则固定住一名已经被五花大绑的罪犯。枪声的响起,子弹从后脑勺进入——这一幕令人震撼,也再次提醒我们要遵纪守法,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 1983年,29岁的夏德有在公审大会上接受审判。当年6月23日,由于与生产队长发生冲突,他心生不满,竟放火将2万3千9百斤小麦烧毁。那时,小麦的市场价大约是0.2到0.35元每斤,这次纵火造成的损失大约为5000元。最终,夏德有被判处死刑。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开展了一场严打运动,迅速整治社会治安。很多犯罪分子因流氓罪被判刑,甚至面临死刑。照片中的罗军、张春晓等人便是因为犯了流氓罪而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死刑。虽然他们的惩罚是应得的,但今天来看,流氓罪这一罪名的设立,在法制社会中显得不太合适,因为它容易被滥用。正如一句话所说: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这是庭审中的杨贤国。他本是南昌一家菜市场的职工,但因在经营过程中私自提高猪肉价格,被工商部门查处,并处罚款。杨贤国对此不满,心生愤怒,抄起刀具将两名执法人员砍伤。最终,他被以杀人罪判处死刑。若放在今天,这种判罚显然过于严厉,但在八十年代,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罕见。这是一张1948年拍摄的照片,背景是北平莲花别墅的餐厅。照片中的男子打扮像是国军军官,而女子的穿着则显得时尚靓丽。不过,这张照片并非聚焦这对男女,而是照片中悬挂的一块匾额。匾额上的四个大字,是清末民国的大家傅儒所题写。傅儒与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并与吴湖帆并列为南吴北溥,在当时,他被誉为诗书画的全才。到了现代,傅儒的书法已经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品,每尺作品的价格常常达到数十万甚至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