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中国有个姓氏就一笔——“丨”,而且全国加起来才7个人,是不是比大熊猫还稀有?估计绝大多数人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个姓,更别说知道它咋读、从哪儿来的了。
今天就跟大伙儿聊聊这个神奇的姓氏,保证让你涨姿势!
先解决最关键的问题:“丨”到底咋读?可别直接念“竖杠”啊,人家是正经姓氏,有三个规范读音。
第一个读gǔn,跟“滚”同音,据说源于上古帝王椲丨氏,是人家的先祖名字传承下来的;
第二个读xìn,和“信”一个音,出自颛顼帝的后代白公胜这一支,后来有族人加入旗人,就把姓改成了“丨”;
还有一个读音是guāng,跟“光”同音,是蒙古族的一支入旗后改的姓。
不过现在这7位族人大多读gǔn,毕竟这个读音最贴合它的起源传说,也最常用。
再说说它的来历,那可太有故事了。
山东菏泽有户“丨”姓人家,家里保存着一本明代族谱,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先祖当年因为遭了文字狱,全家都得避祸逃亡。为了不被官府认出来,也为了让后代记住“简单活下去”的心愿,先祖就琢磨用最简单的字当姓氏——一笔“丨”,既好写又不容易暴露身份,寓意“上下通也”,希望家族能逢凶化吉、代代相传。
哎呀,在古代敢用这么简单的字当姓,得多有勇气啊!而且这姓氏一用就是几百年,能传到现在还没失传,简直是个奇迹。
现在这7位“丨”姓族人,大多还生活在山东菏泽一带,平时生活里也会因为姓氏遇到不少趣事。比如去办身份证、银行卡的时候,工作人员常常一脸懵,对着电脑键盘找半天,还得反复确认:“您这姓真的是‘丨’吗?系统里能录进去吗?”每次都得拿出族谱解释半天,才能顺利办完手续。
还有上学的时候,老师点名一喊“gǔn同学”,全班同学都得愣一下,反应过来后忍不住笑出声;出门交朋友,自我介绍说“我姓丨,gǔn”,对方要么一脸疑惑,要么当场掏出手机拍照,说“长这么大第一次见这个姓,太特别了”。
不过也正因为姓氏稀有,这7位族人之间联系还挺紧密,逢年过节都会互相问候,毕竟全中国就这么几个“自家人”,这份缘分太难得了。
可能有人会问,这么稀有的姓氏,会不会慢慢消失啊?其实不用担心,这几位族人都特别重视传承,家里的孩子都跟着姓“丨”,还会给孩子讲姓氏的来历,让他们知道这个姓背后的故事和家族的坚守。
而且现在社会对稀有姓氏越来越关注,相关部门也在完善系统,确保“丨”姓能正常录入各种证件,不会因为姓氏特殊影响生活。
从“丨”姓可以看出,我们中国的姓氏文化真的太博大精深了。咱们常见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之外,还有这么多稀奇古怪又充满故事的姓氏。“丨”姓虽然只有7人,但它承载着一段历史、一个家族的记忆,是中华文化的小小缩影。
以后要是有幸遇到姓“丨”的人,可别太惊讶,记得跟人家说一句“您这姓太珍贵了”,说不定还能听来更多有趣的故事呢!
这么稀有的姓氏,是不是越听越觉得神奇?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关于“丨”姓族人的生活细节,或者其他稀有姓氏的故事,都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宝贵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