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09年,齐国的第二十一任国君齐懿公吕商人,在自己随侍的两位车夫手中死去。这一事件听起来似乎难以理解,但实际上,齐懿公的死并不意外,反而可以说是“死有余辜”。这两位车夫,一个叫邴歜,另一个叫阎职,杀害了他们的主君。回顾齐懿公与他们之间的过节,邴歜的父亲曾被齐懿公从地下挖出,双脚被砍断,而阎职的妻子则被强行掳入宫中,供君主享乐。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如何能轻易忍受?即使天灾可以原谅,但自作孽的行为则不容宽容。齐懿公最终死于自己所种下的恶果,实在冤屈不得。
齐懿公去世后,齐国的王位迅速传给了他的弟弟——公子元,他成为了齐惠公。齐惠公吕元在位期间为人低调务实,十年之间国家没有发生大的波动。然而,在临终之前,他将国家的重担交给了儿子吕无野,即齐顷公。吕无野的名字背后有着一段颇为传奇的故事。齐顷公吕无野的母亲是齐惠公的妾室——萧同叔子,因此吕无野出生时并没有显赫的身份,母子在宫廷中地位较低。甚至在萧同叔子怀孕时,她不敢告诉丈夫,担心因此惹麻烦,于是她将刚出生的吕无野藏在田间地头抚养。据《搜神记》记载,吕无野曾被野猫哺乳,而凶猛的鹰隼则在旁边保护他。艰苦的生存环境成就了吕无野日后的坚毅性格,因此他才得名“无野”,寓意他未来能走出困境,过上无忧的生活。
虽然这段故事的真实性难以考证,但它无疑反映出吕无野出生时的困苦环境,直到他最终成为齐国的国君,这一转变令人感慨。然而,尽管吕无野从贫困中崛起成为齐国国君,齐顷公的治国之路却并不如其祖先齐桓公那样风光。自从齐桓公去世后,齐国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反而晋国在春秋时期崛起,成为诸侯中的最强国家。
晋国的国君晋景公姬据,性格狂妄,常常派遣使者到其他诸侯国,尤其是齐国,炫耀晋国的强大。齐国的百姓和官员们对晋国使者的到来非常热情,精心安排宴席接待。然而,晋国的使者郤克却没能保持应有的威严,在进入宫殿时不慎摔倒,结果引得齐国上下哄堂大笑。这一小小的失误,使得郤克心中积怨,他暗自发誓:“若不报此仇,永不再踏齐国一步!”
齐国并没有恶意侮辱郤克,笑声只是无心之举,实际上是人们对他摔倒的自然反应。然而,郤克并未理解这一点,回到晋国后,他开始煽动晋景公出兵攻打齐国,为自己“报仇”。晋景公性格偏激,最终在郤克的怂恿下,决定出兵攻齐。于是,晋国调集了八百战车,联合狄人部落,准备对齐国发起进攻。
当晋军越过太行山,深入齐国腹地准备与齐军决战时,齐顷公并没有选择退缩。他看到晋军气势汹汹地逼近,心中的愤怒无法平息,于是决定亲自带兵迎战。他向晋军发出挑战:“既然你们来了我齐国,明天早上我们就在靡笄山决一死战!”
郤克听到齐顷公如此挑衅,心里非常高兴,认为齐国必定会避免战斗,没想到齐顷公竟主动挑起战争。双方约定的战斗时间定在第二天清晨,但这场战争的开始却并不寻常。齐顷公并没有按照常规行事,而是趁晋军尚未完全准备好,带领齐军猛扑入晋军营地,大声喊道:“兄弟们冲啊,打赢了咱们再回去吃饭!”一场激烈的战斗随即展开,晋军措手不及,郤克也在战斗中受伤。
尽管郤克受伤后依然带领晋军反击,但齐顷公的军队在一开始占了上风。然而,由于晋军的战斗经验丰富,最终逐渐掌控了局势。齐军虽然英勇,但在战术和经验上与晋军相比仍有差距,最终被打得大败。
尽管齐国在这场战争中落败,齐顷公并没有因此气馁。他从这场失败中吸取了教训,深知齐国的强盛已成过去,无法再回到昔日的辉煌。站在曾经的国都,他依然能感受到那份过往的荣耀,但他心里明白,这一切终究已经结束。齐国的盛世早已一去不复返。
在剩下的岁月里,齐顷公放下了浮华,开始致力于改善国家的民生。他减轻赋税,救助贫困百姓,尽力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史记》记载,齐顷公晚年的治国工作不再关注狩猎和战争,而是更加关注百姓的生活。公元前582年,齐顷公去世,年少时的雄心壮志已不复存在。
齐顷公的去世,标志着一位理想主义者的失败,也意味着他最终明白了,世界上并非所有理想都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