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6年4月,中央文献研究室举办了一次学术讨论会,主题为“周总理研究评论学术讨论会”。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是深入探讨周总理在中国革命历史以及中华民族历史中的地位,特别是周总理在军事领域的贡献和地位。周总理不仅在革命过程中指挥过多次关键战役,而且培养了大量的军事人才,因此他在军队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成为军事领域的核心人物之一。
1924年,发生了两件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至关重要的事件。首先,周总理当时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兼宣传部部长,得到了陈延年的支持,并且在孙中山的批准下,成立了大元帅府铁甲车队。这个车队的核心成员几乎全是共产党人,后来的发展使其成为了叶挺独立团,这支部队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历史学者认为,《周总理传》中提到的铁甲车队和叶挺独立团是“第一支由中共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这为中共的军事建设开创了先河。 第二件关键事件发生在1924年11月,周总理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不仅是国共合作的产物,也是中共第一次接管和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黄埔军校期间,周总理亲自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其中许多后来都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将领。此外,周总理还成立了“中共黄埔特别支部”和“青年军人联合会”,并创建了一套全新的政治工作制度,旨在通过军事教育为革命事业储备人才。 在周总理的领导下,黄埔军校的学员们不仅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还在多次实战中得到了锤炼。1925年,广东的反动军阀陈炯明在英国的支持下,准备攻占广州,试图推翻广州的革命政府。广州革命政府决定依托黄埔军校的力量,调动黄埔的两支教导团组成广州青年革命军,开始了第一次东征。周总理亲自指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东征军成功击退了陈炯明的三万多部队,取得了胜利。许多革命青年对广州青年革命军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恽代英曾称:“每战必克,令敌闻风丧胆。” 东征胜利展示了周总理在军事指挥方面的卓越才能。然而,随着战局的发展,云南和广东的一些军阀叛乱,占领了重要的交通和通讯设施,局势一度非常紧张。面对这种局面,周总理毫不犹豫地决定带领东征军回师广州,仅用了两天时间便平定了叛乱,展现了他非凡的军事领导才能。随后,陈炯明再度发动进攻,占领了东江地区。广州政府决定进行第二次东征,周总理再次担任指挥。这一次,东征军在他的领导下,仅用20多个小时就全歼了陈炯明的部队,攻占了惠州,进一步巩固了周总理在军事领域的声誉。 1925年至1927年,周总理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积累了宝贵的战术经验,为他后来的南昌起义和军事领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革命形势发生剧变。周总理带领中共前敌委员会决定组织武装起义。在与贺龙的会谈中,周总理成功说服贺龙领导二十军参加南昌起义,并于8月1日打响了起义的枪声。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激战,国民党守军在南昌彻底败退,起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朱德回顾这一段历史时指出:“如果没有周总理等人的军事行动,就不会有南昌起义,甚至没有后来的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毛主席也高度评价周总理的贡献,认为“中共的战争准备和军队建设始于1924年黄埔军校的参与。”南昌起义是中共第一次独立领导的军事起义,是中共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次直接军事行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随着多次军事实践的积累,周总理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党内外的广泛认可。遵义会议上,周总理的作用至关重要,毛主席曾回忆道:“如果没有周总理的同意,遵义会议就无法召开。”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军事实践,周总理和毛主席逐渐形成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双星”,两人的合作展现了互补性与深厚的信任。美国记者斯诺曾称他们为“最佳搭档”,并指出,尽管两人在性格和工作方式上有所不同,但他们之间的合作异常默契,形成了牢不可破的革命友谊。 周总理的伟大不仅体现在军事领域的贡献,也体现在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忠诚。他不仅在工作中从不知疲倦,而且在群众中也拥有极高的威望。即便没有任何军衔,人民依然视他为伟大的领袖和良师益友。南昌起义后,周总理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职务,并在抗日战争中担任中共军委副主席,领导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周总理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战略眼光和组织能力。 抗日战争结束后,1945年,周总理继续担任重要的军事领导职务,为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解放战争期间,周总理在中央军委中担任更重要的领导角色,参与了辽沈、平津、淮海等重大战役的指挥,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继续担任政府总理,承担着国防建设的重要责任。 回顾周总理的一生,不仅可以看到他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巨大贡献,还能感受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革命智慧。1955年,尽管许多人认为他应当被授予元帅军衔,周总理始终坚持没有佩戴任何军衔。他的革命经历展现了一个伟大政治家的胸怀,为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抗日战争期间,周总理通过精妙的战略和指挥,使红军和新四军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得以蓬勃发展,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关键阶段,周总理继续担任军委总参谋长,并领导了几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继续在政府和军队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到1954年他正式退出了直接军事领导岗位,但始终关注国防和军队建设,是人民心目中的好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