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laire
在“声量即销量”的时代,FILA似乎走出了一条反常规的道路。
过去两年户外运动爆火,Salomon、伯希和、骆驼等品牌顺势蹿红,FILA声量却不升反降,外界因此纷纷揣测:新流量品牌蜂拥而上,安踏增长引擎FILA熄火,失去往日竞争力。
但剁椒Spicy观察到,今年天猫双11,FILA交出了十分亮眼的成绩单:预售首日,FILA销量率先破亿,登顶“运动”+“运动户外”双榜榜首。
截至双11第一阶段结束,FILA稳坐双榜第一
安踏财报显示,“FILA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41.8亿元,同比增长8.6%”,创历史新高。
然而仅仅三年前,FILA营收仍以-1.4%的速度全线下滑;直到去年,还在频频关停FILA Fusion线下门店。社媒失声、增长周期完结,FILA却在双11逆势登顶,展现出远超外界想象的复原速度。
FILA“闷声发财”,究竟是跳出了“声量即销量”的旧模板,还是品牌上一轮暴涨的最后余温?
双11开卖6分钟,FILA率先破亿,将Nike、lululemon、adidas甩在身后。
剁椒Spicy观察,天猫每日更新的近7天销量榜上,FILA保持着近乎全品类领先优势——“运动休闲服装”“运动POLO衫”“运动长裤”“运动卫衣”“运动鞋”“板鞋”“老爹鞋”等多个细分赛道,FILA牢牢霸占前两名。
这一情景与半年前的618十分相似,长达一个月的拉锯战后,FILA官方旗舰店力压Nike、lululemon,拿下了天猫运动户外618销量第一。
然而高销量并不来自于高热度。
女性力量、户外疗愈、碎片化运动等热门话题,在运动户外赛道赋能一批新锐品牌如MAIA ACTIVE、高端品牌如始祖鸟破圈增长。但回顾过去几年,FILA似乎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爆款传播。
话题度还没回春,销量却率先爆发,FILA活成了流量时代的一个矛盾体。
一边沉默,一边卖货,FILA是怎么做到的?
FILA极擅长把品类做精,手握老爹鞋和羽绒服两大“硬通货”,撑起了双11的销量大盘。以老爹鞋为例,2019年左右,FILA将诞生于上世纪的老爹鞋包装出复古调性推向市场,随后围绕老爹鞋赛道,陆续推出猫爪鞋、火星鞋、蕨草鞋、可颂鞋、豌豆鞋、鱼刺鞋等极为细分的鞋款,把单一领域玩出了花,构成了坚不可摧的品类壁垒。
今年秋天的新款松饼鞋,易烊千玺、杨幂等明星试穿并拍摄形象大片。预售至今仅一个月,天猫店铺已卖出近2万双。
除产品力本身外,FILA平日调性高、极少打折,所以双11、618品牌叠加平台折扣之下,部分平销期观望用户会在这一节点集中转化。
“我有一双黑色老爹鞋,穿了很多年有些腻了,想再买双卡其色的。早买晚买都一样,还是蹲蹲折扣,用券比较合适。”小齐的观点,代表着许多FILA消费者的心态。
复杂的双11平台规则之下,同样一双老爹鞋,擅于叠券的消费者可能比随意盲买到手价要便宜200元之多。于是,在小红书上,“FILA双11怎么买”“FILA双11好价”“FILA羽绒服多少钱入手”的攻略贴热度很高,网友大多表示只要折扣合适就会出手。
也就是说,FILA先用拳头产品构建极强的用户心智,再依托明星影响力让产品在市场中活跃,最后在大促节点收割转化,如此便形成了一套稳固的“走量打法”。
天猫双11必买榜,FILA火星2位列运动品类(包含鞋服)第二
剁椒Spicy观察,FILA店内销量最高的火星鞋2代,猫爪鞋5代和猫爪鞋4代,最近10天就贡献了约10万双的总销量。然而,这三款产品的首次面世分别可追溯到2021年秋、2024年夏和2022年秋,老产品的坚挺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何FILA给外界形成了一种“没有新爆品,但还是能扛销量”的错觉。
天猫老爹鞋榜单vs抖音老爹鞋榜单
反观抖音商城,借户外热翻红的斯凯奇占据了老爹鞋爆款榜榜首位置,而FILA在这张榜单中仅位列第四。
除王牌系列之外,FILA并没有放弃时下大热的户外板块,今年推出了“呼吸壳冲锋衣”系列。但从奢侈品到中高端再到平价款,冲锋衣赛道已经异常饱和,截止今年双11,无论是KOL种草视频里还是天猫榜单上,FILA冲锋衣都难觅踪影。
这两个情况也在侧面折射出,FILA仍然是靠过去的王牌产品吸引消费者主动进入货架电商搜索加购,但品牌在兴趣电商的话题度相对薄弱,且新品难以打出声量,最终反映为声量销量倒挂的现状。
从双11与adidas分庭抗礼的表现来看,FILA正在凭借上一轮增长周期积累的产品壁垒平稳着陆。但这一波强势回暖更像是“旧周期的余热”,而非新增长曲线的开启。
站在FILA的视角上,声量收缩,是品牌抵御周期、主动求变的结果。
2014年开始,FILA启动长达7年的高增长,在2021年直接将安踏送上了全球第二大体育集团的宝座。但转折点也随之而来,FILA“运动时尚”增长模式达到天花板,销量维稳的同时,话语权被严重侵蚀。
2025年初,掌舵FILA十六年的姚伟雄离任。新任FILA大中华区总裁江艳上任后,提出“ONE FILA”战略,核心关键词是“菁英运动”,意在专注中产人群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
为支持高端化转型,FILA的营销预算大幅度地向网球和高尔夫业务线倾斜。
今年中网,FILA是现场的大热互动品牌。“我练网球十多年了,以前只熟悉Wilson、Babolar。最近两年通过中网才关注到FILA,能看出FILA现场展台布置得很精美,比其他品牌投入力度大很多。”网球爱好者vivi告诉剁椒Spicy,观众有机会在FILA展位获得小熊玩偶或网球挂件。
代言人易烊千玺、中国球星郑洁等受邀到现场拍照打卡,为FILA和中网助阵。中网期间,在职业球员、明星和网红推动下,FILA在网球垂直领域的网络声量持续上涨。
易烊千玺现身FILA展台,并作为挑边嘉宾亮相中网赛场
这也反映出,高端化转型策略下,FILA在时尚领域声量收缩,热度流向了更细分的专业运动场景。
另一边,早在前两年,FILA为抵御下滑趋势,就已开始筹备线下店铺的重组和升级——年轻线品牌FILA Fushion在2024年上半年关闭了10%店铺,保留高盈利大店。2025上半年,FILA继续瘦身,门店数量净减少6家。
如今,店面扮演起更强的品牌形象职责,FILA ICONA定制店亮相北京、杭州等城市核心商圈,提供鞋款定制等沉浸式服务,同时侧重网球、高尔夫品类的市场开拓职能,全方位打造高端形象。
FILA ICONA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旗舰店
进一步看,在底层推动FILA“菁英运动”转型的,是产品从“好看”到“专业”的认知升级。
一方面,FILA将更多研发费用,投入到GOLF系列和网球系列。2023年,品牌首次推出FILA GOLF系列。今年,FILA正式推出IMPACT PRO网球服和POTENZA2网球鞋,主打“畅打科技”,通过特制SPX纱线等研发升级,提升消费者的网球运动体验。
同时,中国网球男单第一布云朝克特,中国高尔夫球员殷若宁分别在今年成为FILA网球线和高尔夫线的品牌代言人,这也进一步帮助FILA塑造专业性、功能性的运动品牌形象,打破球迷对FILA在这两项运动领域低认知的僵局。
运动场景愈发精细化,FILA为什么坚定押注网球和高尔夫?
剁椒Spicy认为,这是内外两重原因共同推动的结果。
品牌自身发展来看,FILA要借此回归“运动本位”。FILA具有悠久的贵族运动基因,其为球王比约·伯格打造的POLO衫打破了网球赛事常规着装,曾在上世纪风靡全球市场。被安踏收购后,FILA五年磨一剑靠时尚爆火,潮牌形象逐渐盖过运动品牌形象。
“ONE FILA”战略,不仅是要守住品牌高端路线的身位,也是要强化品牌的运动基因。就像江艳公开表示的,FILA要依托科技+美学,打造“竞技性与艺术性兼备”的网球文化。
外部动力来自激变的运动市场。中国网球和高尔夫经济的猛烈拓张,业内暂时没有品牌形成壁垒,对任何一个运动品牌而言这都是打开新增长点的绝佳机会。
与欧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网球、高尔夫总体渗透率仍有巨大的上涨空间。据艾媒咨询,2024年中国网球运动市场规模约367.5亿元,预计将保持11%的年复合增长率,2029年规模达到624.9亿元;中国高协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高尔夫球员2024年新增1.55万人,同比增长12%——FILA布局“菁英运动”,就是一场对未来十年溢出的新市场的培育与等待。
双十一第一阶段,FILA高尔夫旗舰店销量位居类目第一
截止目前,“菁英运动”初见成效,给FILA打了一剂强心针——2025年上半年,FILA高尔夫系列销售额增长62%,网球系列增长45%。
尽管如此,FILA并非高枕无忧。剁椒Spicy认为,近乎“all in”网球高尔夫的FILA,眼下面临着三个考验。
考验一,网球高尔夫只是强化运动标签的第一步,但FILA的产品专业度和壁垒从何建立?能否满足真正高频复购人群,也就是网球和高尔夫发烧友对产品的功能性需求?
“今年球场上穿FILA网球服的人多了起来,球鞋还是耐克为主。”网球教练跑跑告诉剁椒Spicy。对于FILA、lululemon等高价网球服的涌入,跑跑表示,“长期打网球的人,最常用的除了球拍、鞋就是手胶,不太在意专业的服装。那么贵的衣服,谁舍得拿去训练穿?”
在网球鞋入门科普贴中,常见推荐是Nike、Wilson、亚瑟士。今年双11,老爹鞋成为FILA当之无愧的收入支柱,但不同于老爹鞋侧重穿搭时尚感,网球鞋对包裹度、支撑力、防滑度要求非常高。FILA如果在赌网球成为国人大众化日常化的运动选择,那么其在鞋品的功能性设计上,就必须要展现更强的专业能力。FILA如果不能从产品端形成壁垒,那么中产蜂拥而上之后,也可能只是一次性消费。
考验二,网球高尔夫市场距离彻底爆发还需多年铺垫,暂时不能撑起FILA庞大的业绩盘。但品牌受众若因“菁英运动”持续收窄,会不会折损未来几年的直接收益?
FILA今年面向大众推出、爆款潜质的“冲锋衣”系列被市场忽视,其实已经折射出菁英战略的潜在弊端:当品牌营销活动的定位人群过于圈层化,影响力也会被迫收缩。在网、高消费黏性被培育起来之前,若过度倾斜营销资源,品牌在大众市场的认知度因此降低,便有可能将老爹鞋等当家产品的市场拱手让人。
考验三,如何平衡高端化转型的衍生问题——FILA菁英运动线,与现有产品线之间、与安踏旗下其他子品牌之间的定位会不会“起内讧”?
如今安踏坐拥迪桑特、萨洛蒙等趁户外东风强势崛起的高端品牌。FILA虽然暂时稳坐现金流老大,但若all in菁英运动转型迟迟没能跑通,恐面临集团资源的进一步倾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网球消费热中,增长势头最为迅猛的Wilson,母公司是安踏集团控股的亚玛芬体育。就现状来看,Wilson专业度更强,球拍、球鞋更专业;FILA时尚和审美属性强,服饰领域更出彩。
但未来,随着菁英转型持续深入,FILA与Wilson以怎样的关系合作共赢、二者之间的差异化体现在哪、如何共同吃下更大的市场蛋糕,都将持续影响FILA的未来发展。
从濒临倒闭到年收200亿+,姚伟雄主导FILA复兴的第一步,就在于一丝不苟的布局中高端商圈、品牌直营、高定价低折扣、形象重塑;如今,FILA“菁英战略”本质上,是江艳带领品牌再一次主动挥刀、精简业务,锚定中产人群的二次复兴。
时隔16年,FILA迈入了同一条河流。
如今双11销量稳步回升,是一个好兆头。但群雄环伺之下,FILA面临的已经不是16年前Nike和adidas对摆擂台的市场。能否与中国中产建立更深的文化共鸣,决定着FILA二次复兴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