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首次授衔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各个时期的职务、贡献,以及一些不太显眼的因素。罗荣桓,作为当时的总政治部主任和总干部管理部部长,在制定授衔名单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他还特别找了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干部,和他们进行了交流,征求他们的个人意见。
叶长庚就是其中一个特殊的例子。叶长庚原本是国民党机枪部队的排长,他带着厚礼投奔了红军,并在1932年升任红军师长。这个职务起点很高,本来完全有可能授予他中将军衔。然而,接下来的十多年里,他的职务一直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直到1948年11月,他才成为副军长。1952年,在全军定级时,叶长庚担任江西军区副司令员,依旧是副军级。这时候,按照他的级别,可以授予他少将或大校军衔。然而,罗荣桓看完他的履历后也感到很为难,不知道应该侧重他的早期经历,还是晚期的职务。若过分侧重早期,授予过高的军衔,可能会引起其他将领的不满;如果侧重晚期,授衔过低,叶长庚可能会有意见。幸好,叶长庚自己做出了明确表态,帮助解决了这个问题。 叶长庚生于1908年,浙江开化人,家庭非常贫困。为了生活,他从小就开始给地主家做工。1926年,村里一位姓陈的地主聘他做脚夫,让他跟着一起去广东韶关参军。在这一路上,地主并没有为难他,但叶长庚心中却充满了不平衡:为什么别人可以享清福,而自己却要为别人打工,忍受屈辱?这种心情让他决定改变自己的命运,入伍参军。于是,他报名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五师十三团的机枪连。当时,他并没有太多远大的志向,最多只是希望能够改善生活。 在北伐期间,叶长庚看到北伐军在各地都受到热烈欢迎,群众热情拥戴,这让他内心非常自豪,同时也开始思考参军的意义,以及国家的未来。然而,在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对左派分子和共产党人进行大肆屠杀。国家尚未统一,蒋介石却采取了如此残酷的手段,这让叶长庚感到极大的失望。在北伐过程中,叶长庚接触过一些共产党人,作为贫困家庭出身的人,他本能地倾向于支持为穷人发声的共产党。蒋介石的反动行动让他彻底对国民党产生了厌恶。 1928年2月,叶长庚所在的部队被调到景德镇,与红军交战。当时的江西,红色思想浓厚,许多人已经潜入了国民党军队进行兵运工作。叶长庚虽然已经是排长,知道自己部队里有红军的渗透,却没有阻止,反而还暗中几次为方志敏部队提供武器。到了1929年,叶长庚随军转移到孤江一带,与彭德怀的红五军作战。在江西,他所在的部队中,很多士兵根本不知道这场战争的目的。许多士兵和叶长庚一样,都是贫苦家庭的孩子,他们很难理解,红军为什么要帮助穷人,而自己却要为国民党军队打仗。因此,士气低迷,每次与红军接触后,部队都容易溃败,甚至不少人被俘。红军对俘虏的待遇十分优厚,会让他们亲身感受红军的生活,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愿意留下的可以加入红军,不愿的则发放路费送他们回家。这一政策对许多人起到了很大的吸引作用,很多人因此加入了红军。 叶长庚听到这些回来的俘虏讲述红军的故事后,心中不禁产生了向往。于是,他开始和一些有相同想法的士兵接触,最终在1929年12月,带领22人发动起义。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带去了2挺重机枪和8支步枪,这对装备匮乏的红军来说非常重要。彭德怀得知此事后,特意宴请叶长庚,并打算奖励他两千大洋。叶长庚一开始非常紧张,担心彭德怀和国民党军队的指挥官一样,态度傲慢。但当他见到彭德怀时,发现彭德怀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种气派,穿着和普通红军战士一样朴素,说话也特别亲切。叶长庚感到非常感动,坚决拒绝了两千大洋的奖励。 彭德怀对叶长庚的态度十分满意,随即以这两挺重机枪为基础,组建了一个机枪排,叶长庚被任命为排长。在随后的几次反围剿战役中,叶长庚表现突出,屡次立下战功,因此他的职务得到了显著提升。到1932年6月,他已经担任了江西军区独立十二师的师长。然而,在担任这个职务时,叶长庚经历了一次意外,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独立十二师的成立,源于红三军团的一些地方部队和武装力量的合并,主要任务是保卫赣西南的苏区。刚开始,红三军团在赣西南的任务还比较轻松,但当红三军团主力撤回中央苏区后,只有不到千人的独立十二师想要单独防守整个赣西南苏区,显得力不从心,而敌人的进攻又异常猛烈。1932年7月,粤系军阀余汉谋的部队进攻赣西南,叶长庚决定采取灵活策略,带领大部分部队撤离,只留下少数人坚守。通过这一决策,他保全了部队的生力军,即便苏区暂时失守,也为以后夺回奠定了基础。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独立十二师成功袭击了遂川县城,歼灭了粤军的一个营,并俘获了敌营长和副团长。然而,在外线不断获胜的同时,内线却发生了灾难。1932年10月,负责守卫苏区的陈葆元在突围时牺牲,失去统一指挥后,各部队开始分散作战。粤军趁机在赣西南烧杀抢掠,激起了当地民众的愤怒。为了诱敌引出独立十二师,粤军散布消息称清剿任务已完成,并准备撤回广东,实际上却是想引诱独立十二师进入埋伏圈,进行最后的歼灭。不幸的是,独立十二师中了这个圈套。 当部队准备出发时,叶长庚因疟疾病倒,经过军区批准暂时休养,师长职务交由田海清代理。病中的叶长庚虽然无法亲自指挥,但他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遗憾的是,由于指挥不统一,田海清和政委魏恒、参谋长童山等人意见不合,导致他们在敌军包围前无法做出迅速决定。最后,独立十二师遭到严重打击,原本1800人的队伍,只剩下710人,武器装备几乎丧失。 战后,独立十二师的指挥官都受到了惩罚,叶长庚虽未在队中,但依然被追究一定的领导责任,职务被撤销,并被留党察看半年。留党察看是非常严厉的处罚,仅次于开除党籍。此后,叶长庚再也没有机会像以前那样指挥作战。尽管遭遇了挫折,叶长庚对革命的热情并未消减,长征期间,他再次患上疟疾,几乎虚脱。上级安排他留在老乡家养病,但叶长庚坚决不同意,表示就算是爬也要跟着部队走,哪怕在途中牺牲也心甘情愿。抗日战争时期,叶长庚负责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