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建立蜀汉帝国的成功,除了得力的文臣如诸葛亮、庞统、法正等外,也离不开五虎上将的英勇作战。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他们为刘备的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守护荆州多年;张飞与赵云屡次保护刘备,勇猛无敌;马超则帮助刘备夺得西川,黄忠则是攻占汉中时的关键人物。正是这五员猛将的拼搏,才奠定了蜀汉的基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五虎上将陆续去世,蜀国的军事力量逐渐减弱。那么在蜀国后期,刘禅如何依靠新一批的将领来维持蜀汉的势力呢?我们可以看看这五位杰出的悍将,他们在不同方面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其中还有两位被认为是特种兵的头领!
首先是廖化,可能很多人认为他只是个配角,但实际上,他在蜀国后期的表现却不容小觑。廖化原本跟随关羽,在关羽被围困时,曾冒险突围并请求救援,虽然当时刘封和孟达并未响应。廖化能在重兵包围下突围而出,足见其不凡的武力。关羽去世后,廖化在孙吴诈死,成功返回蜀国,并与刘备的东征大军会合。廖化展现了对蜀汉的忠诚。在蜀国后期,他跟随姜维多次北伐,立下了不少战功。比如,公元238年,他带领蜀军攻打魏国将领郭淮的营地,并成功击败了魏军。此外,廖化还在公元248年,帮助姜维迎回了叛魏归降的胡王等部落,为蜀国立下赫赫战功。 接下来是魏延,他是刘备亲自提拔的猛将之一,生平最著名的功绩之一便是镇守汉中,他发明的错守诸围法使得汉中的防线固若金汤,成为蜀国的重要屏障。而在随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屡次击败曹魏大将,逼得司马懿撤兵,表现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史书中记载,在魏延的指挥下,蜀军曾大破魏军,俘获大量战利品。他还提出过一个大胆的战略——子午谷奇袭长安,认为若能突袭,便能迅速占领长安。尽管这个战略被诸葛亮拒绝,但魏延的勇敢和战略眼光无疑值得肯定。 再说王平,他同样是刘备时期提拔的重将之一。在汉中之战后,王平便为刘备效力,且逐步升职为牙门将,负责指挥无当飞军。王平的能力不容小觑,在街亭之战中,他虽然兵力不足,但凭借机智和勇气,成功援救了即将被张郃击溃的蜀军,使得蜀国没有全军覆没。此外,在诸葛亮围祁山时,王平以坚强的防御让张郃无法攻克,最终守住了南围。公元244年,王平担任汉中太守时,成功击退了魏国大将曹爽的进攻,守住了汉中,确保了蜀国的重要领土不失。 姜维作为蜀国后期的另一位重要将领,也是极具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的人物。在诸葛亮临终时,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兵法和阵法,并成功研制出了诸葛连弩。姜维不仅继承了诸葛亮的北伐大计,而且还自创了一种名为敛兵聚谷的守城战略,先诱敌入城,再进行游击战和突袭,最终消耗敌军粮草,将其歼灭。虽然这个战略未必完全适用于蜀国,但姜维的军事才华显而易见。姜维在北伐战斗中屡次击败曹魏,虽然最终没能成功,但他延缓了蜀汉的衰亡进程。正是姜维的坚持,使得蜀国的战斗力得以保持。 最后是句扶,他是蜀国的左将军,也是个令人敬佩的悍将。句扶最早因在南中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亭候。后来,在曹魏入侵蜀国边境时,句扶与王平、张翼等将领共同奋战,并成功运用蜀地的地形,将魏军引入伏击圈,最终大败敌军。句扶以忠诚和勇敢闻名,虽然他在蜀国的潜力未能完全发挥,但与王平一样,他是蜀国少数几位值得信赖的将领之一。这些蜀国后期的悍将虽不如五虎上将那般勇猛,但他们依然是保持蜀汉军事运转的重要力量。每位将领都有独特的才能和战功,难以分出高低。那么在姜维、魏延、廖化、王平和句扶这五位悍将中,你认为谁的才能最为突出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