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舒说事(327)
部分同意何新老师的观点,中国这四十多年取得的伟大成果的确借鉴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经验和教训。国际环境中相对落后国家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技术,奋力追赶进而缩小差距甚至后来居上,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大多数国家并不一定有赶超的信心与能力,人类历史上真正发展起来的强国屈指可数。
一、人类社会真正的颠覆性原创很少,大多数是不断技术迭代的1到10创新
比如:美国也是在学习和模仿英国的技术、制度、文化等方面后才开始了快速发展,然后在国际环境中采取了合适的战略,才最终后来居上成为全球第一强国。瓦特改进了纽科门的蒸汽机才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但是我们不能说因为瓦特是1到10的创新就没有价值,相反瓦特的历史地位和对人类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纽科门。
所以有些人说我们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什么稀奇,不值得自豪,这是对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缺乏正确的认知。牛顿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也谦虚地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取得了他的成果。因为不是随便哪个人研究了纽科门的蒸汽机,就能够将他的蒸汽机改进到瓦特所能够获得的成果,有时候改一件衣服比做一件新衣服更难,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那些认为中国缺乏原创,是靠国外的已有技术和制度,才取得了后发优势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深刻领会到瓦特改进纽科门蒸汽机的难度与复杂性,就不会说0到1 的原创一定比1到10的创新更重要了。
二、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从学习、引进、吸收、消化、再到提高或超越
对于中国来说,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解放生产力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些,比如:允许人口流动,调动单位不再需要得到原单位的许可,结婚和离婚自由不需要单位批准,考大学不再需要政审,农村联产承包制,允许民营企业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取消投机倒把罪,开放外贸自主权,允许个人投资获得财产性收入等等,这一系列的松绑给中国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但是要在此基础上提高生产力就相对困难得多,尤其是学习国外的经验后还要更上一层楼,那就更不容易。全世界那么多人口大国,他们的国际环境比我们要好得多,印度还比我们更早就加入了世贸组织,为什么是中国后来居上,在许多领域赶上甚至超越了西方发达国家呢?
比如:墨西哥、巴西、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尼、尼日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菲律宾更是美国的传统盟友,为什么他们没有取得中国在:航空航天、卫星导航、汽车、光伏、电池、特高压输电、桥梁隧道、高铁、钢铁、稀土、六代机、洲际导弹、航空母舰、造船等一系列全球领先的产业与技术呢?
甚至那些全盘西化的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部分苏联加盟共和国,现在大多数也已经被我们超越了,他们在国家主权、支柱性产业、国有核心资产上都没有得到很好保护,尽管人均GDP还有一点领先,但是发展后劲已经略显疲态了。
三、中国改革开放也付出过很多学费,渐进式小步快跑、不断筛选和试错,及时纠错并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实际上照抄照搬是容易的,难就难在哪些需要引进吸收和消化,哪些必须剔出和防微杜渐,也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标准很难区分,有时候发现改革走过头了、走得太快了或是发生方向性错误,需要及时停止或转换方向,这里面的分寸拿捏,就更是难上加难。有些在其他国家取得很好效果的政策与制度,在中国反而水土不服,所以结合中国国情非常重要。
同时也防不胜防的被一些糟粕趁虚而入,比如:近些年出现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失衡、文化认同危机、过度依赖西方技术转移可能抑制本土创新、环境污染、照搬西方金融制度(如放松监管、衍生品泛滥)可能导致金融泡沫、债务危机、盲目模仿西方多党竞争制度可能导致政治极化、社会分裂,甚至引发动荡、完全市场化可能加剧贫富分化,忽视社会公平等等。
我们在学习国外的技术、经济、制度、法律、文化、观念等方面也是付出过很大学费的。比如:计划经济就是从苏联引进的制度,在建国初始阶段虽然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最终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更符合中国国情,当然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这些项目以900余个限额以上大中型项目配套实施,初步构建了中国工业体系基础,这个对新中国发展有很大帮助。
另外我们引进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也没有完全照搬,而是在自己国家的现有体制下,采取支柱产业由国有企业控制和主导,在竞争性行业以民营经济为主,实践证明这种混合经济体制更适合中国国情,也体现出我们作为追赶者的制度优势。
所以,在如何学习和引进国外经验与技术方面,什么是我们要的,什么是必须防止的,什么是必须坚决抵制的,什么是外来文化必须要防微杜渐的。比如:吸毒、同性恋、卖淫嫖娼、性自由、极端个人主义等等,都是要在不断地博弈和抗争中,慢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使中国有强大的抵御外来文化渗透的传统,还是有些不少糟粕对我们国家产生了危害。包括:环境污染,过度市场化导致的假冒伪劣和恶性竞争、贫富差距扩大等。贪污腐败、偷工减料等也与市场化的引进密切相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来逐步解决或化解。
四、美国接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长期阻扰大陆统一台湾都对中国有重大影响
美国同意我们加入世贸组织的确给中国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中国的和平崛起也有美国的帮助,当然美国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答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他们完全没有料到中国还能够在许多领域超过美国,这是美国傲慢自大导致的。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只是受惠者,如果没有美国的百般阻扰,我们早就统一台湾了,从这点上来说,在2017年之前的新中国,美国对于中国是功过相抵,谁也不欠谁的。但是2018年开始美国就全力打压和围剿中国,这时候美国对于中国全是负面作用,几乎没有什么帮助。唯一的价值就是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必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全国上下正是由于美国的恶意打压而统一了认识,鼓足勇气就是要走自主可控的发展道路。
在我们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经历所谓的“蜜月期”过程中,实际上美国对我们也是非常警惕和戒心不断的。比如:当年的巴黎统筹委员会、瓦森纳协定等,都是西方发达国家针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预先设计的防范机制。我们之所以能够突破西方发达国家从未间断的封锁与戒心,是靠自己的斗智斗勇和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
我们付出的学费我们自己也认了,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吃一堑长一智。比如:我们的大豆产业就是被西方国家打压受到了严重损失,我们的光伏产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年无锡尚德为此几乎濒临倒闭,但是中国人不服输,百折不饶、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让我们最终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制造国,汽车产业也是付出了长期的学费,我们用市场换技术的路子没有走通,让西方国家赚得盆满钵满。但是我们吸取经验教训,深刻反思利弊得失,在新能源车的赛道上一举反超发达国家,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汽车第一大出口国。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案例,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太多的艰难险阻,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这也是许多其他国家难以复制中国道路的原因,我们的举国体制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韧劲,全国上下对于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执念是高度统一、坚定且持之以恒的。
五、中美关系已经转变为对抗和竞争为主,不发生热战是双方必须守住的底线
所以,美国已经从中国曾经的战略合作伙伴,转变为不惜一切代价打压和阻扰中国生存与发展的绊脚石,对此全国上下已经清醒认识到:与美国的竞争和博弈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挑战,也是中国真正走向强国的最后一道坎,中国人有信心有决心为迎接和参与一场伟大的世纪博弈和竞争做出长期与坚忍不拔的努力。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给予我们的帮助与合作,我们要表示感谢,但是真正的强者必须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博弈和抗争将会是长期格局,两强相争勇者胜!
2025-10-31
参考文章
郭松民 :评何新关于中美关系的“私见六点” - 今日头条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65452506310967854/?channel=&source=search_t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