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特殊的皇帝。为什么说他特殊呢?因为他出生贫寒,与其他许多皇帝的高贵血统完全不同。他的早期生活非常艰苦,甚至曾当过和尚和乞丐。作为和尚,他曾在寺庙度过了很长时间,寺庙的规矩也对他来说并不陌生。然而,寺庙的生活并未长久,因为当时的乱世让寺庙里的粮食捉襟见肘,许多和尚都无法得到足够的食物,因此他被寺庙赶了出来,只得四处乞讨。谁能想到,这位曾经沦为乞丐的和尚,最终竟会成为一个国家的帝王,成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的性格变得极为严苛,甚至变得嗜杀成性。在他登基后,许多曾经支持过他统一天下的大臣纷纷遭到了杀害。宫中的官员都知道,朱元璋非常疑心重重,任何一个人稍微表现出一丝不对劲,都会成为他的刀下亡魂。于是,许多朝廷大臣上朝前都要先与家人告别,因为他们无法预料,在皇帝面前的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是否会成为自己致命的原因。
事实上,朱元璋自己也深感这种心理负担带来的困扰。他常常因为误杀了无辜之人而后悔不已。为了减轻这种心理压力,马皇后建议他前往曾经出家的地方,或许能帮助他找到内心的平静。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觉得马皇后的建议有道理,便决定前往当年自己曾做过和尚的寺庙,或许能借此机会平复自己杀戮的冲动。 朱元璋带着随行队伍来到了皇觉寺,寺庙里的和尚们一见到他,立刻吓得不敢喘气。因为他们知道,朱元璋曾经因为寺庙的住持将他赶出去而心生怨恨,而如今他已经是皇帝,而且脾气暴躁,难免让人担心他会为此报复。果然,朱元璋心里还有些记恨,虽然他曾想要报复住持,但毕竟他已经是皇帝,砍掉一群和尚似乎不太合适。更何况,自己曾经也做过和尚,对于佛祖的崇敬之情,仍然在心中。于是,他没有对这些和尚做出任何伤害,径直走进了寺庙。 作为曾经的和尚,朱元璋对佛祖心怀敬意,便点燃香火,祈愿佛祖保佑大明江山长治久安。在面对佛像时,朱元璋却突然想到,自己如今已经是天下最有权势的人,是否还需要跪拜佛祖呢?这个问题让朱元璋感到有些困惑,于是他决定将这个难题抛给寺庙中的住持。住持一听,心里立刻冒出了一身冷汗,因为如果他答错了,后果可能不仅是自己的性命,连整个寺庙都可能遭殃。住持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小心翼翼地回答道:现在佛不拜过去佛。这句话意味深长,既没有贬低佛祖,也没有触犯任何禁忌,同时巧妙地让朱元璋感到自己并未失去尊严。朱元璋听了以后,既惊讶又佩服住持的机智,瞬间不再计较当年被赶出寺庙的事情,反而对住持刮目相看。他还慷慨解囊,赠送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作为对寺庙的捐赠。住持的这一番话不仅让自己保住了性命,还拯救了整个寺庙,这个故事也因此在后世广为流传。 事实上,这句话并非住持原创,而是出自《归田园》中的一段话,原本是用来回应帝王的。当年宋朝的皇帝赵匡胤也曾面临过与朱元璋类似的困境,在一次前往寺庙时,他也在考虑是否应该跪拜佛祖。最终,一位禅师给出了类似的回答:现在佛不拜过去佛。 当赵匡胤听后,不禁感到豁然开朗,觉得这番话恰到好处,于是他决定不再跪拜佛祖,并且在宋朝定下了一个规矩,皇帝无需跪拜佛祖。 赵匡胤的这一决定在历史上留下了记录,并由欧阳修在《归田录》中传颂下来。而皇觉寺的住持阅历深厚,知道这段历史,因此他巧妙地引用了当年禅师的话来回应朱元璋。最终,住持的智慧和机智得到了朱元璋的赞赏,也避免了自己和寺庙的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