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骏马无疆任驰骋,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历史学家司马光是如何在他的作品中记载赵匡胤离奇死亡这段历史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当晚的几位关键人物和一些重要的对话。 当事人: - 宋皇后,赵匡胤的正妻; - 赵光义,赵匡胤的二弟; - 王继恩,宫中的太监; - 程得玄,宫中的御医。 关键对话: - 宋皇后对王继恩说:速请四皇子赵德芳进宫。 - 王继恩对赵光义说:事久将为他人有矣。 - 程得玄对赵光义说:便应直前,何待之有? - 宋皇后对王继恩说:德芳来耶? - 宋皇后看到赵光义愕然时,对他说:吾母子之命,皆托管家。 - 赵光义对宋皇后说:共保富贵,无忧也。 虽然这些对话听起来并不十分连贯,但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或许就能更直观地理解那一晚究竟发生了什么。 接下来,我们根据司马光先生在《涑水纪闻》中的记载,回顾一下那晚究竟发生了什么离奇的事情。有人可能会疑惑,为何要通过小说来还原历史呢?因为司马光为了规避风险,远比他的前辈司马迁小心谨慎。对于当时涉及皇帝私事的敏感内容,他当然不敢直接写在《资治通鉴》里,但以小说的形式来叙述,则没有那么大的顾虑了。 公元796年(开宝九年),赵匡胤在一个没有任何征兆的深夜突然去世,令人感到异常震惊。赵匡胤的正妻,宋皇后,看到丈夫去世后,立刻命令宦官王继恩:速请四皇子赵德芳进宫。宋皇后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让赵德芳继承皇位。 王继恩得到命令后,立刻离开了皇宫。但是,他并没有按照计划去赵德芳的住处,而是直奔赵光义的王府。在王继恩的脑海中,赵光义是理所当然的下一任皇帝。 当他赶到晋王府门口时,突然被一个黑影吓了一跳,差点撞上对方。仔细一看,原来是太医院的御医程得玄,站在王府门前,显得有些焦急。
王继恩问:深更半夜的,你在晋王府门口做什么? 程得玄答道:二更时,我正在睡觉,突然有人叫我,说晋王要召见我。我出去看了看,门外并没有人,于是我回去继续睡。三更时,我又听到召唤声,我再出来看,还是没有人。我担心晋王可能真的生病了,于是就来这里等着,免得他需要我及时救治。 王继恩向程得玄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后,两人一起进入了晋王府,找到了赵光义。 当时已经是四更天,赵光义听到王继恩说赵匡胤去世的消息时,并没有表现出悲伤,反而显得非常惊讶。王继恩催促赵光义赶紧进宫,但赵光义有些犹豫,显然不敢贸然行动。王继恩焦急地说道:事久将为他人有矣。他急得不行,生怕机会被别人抢走。 于是,赵光义终于决定和王继恩、程得玄一起深夜前往宫门。王继恩让他们二人在门外等候,自己则进去通报。此时,程得玄表现得有些不满,说:便应直前,何待之有?意思是,干脆直接进去,等什么呢? 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闯进了皇宫。 宋皇后听到王继恩回来了,急忙问:德芳来了吗? 王继恩冷冷地回答:晋王至矣。 宋皇后听到这个消息后,显得震惊无比,顿时愣住了。她颤抖着对赵光义说: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在宋朝,大家在非正式场合称皇帝为官家。也就是说,当宋皇后看到赵光义而不是自己的儿子赵德芳时,她实际上已经放弃了争夺皇位的机会,默许了赵光义接管了权力。 赵光义听到宋皇后已放弃了权力斗争后,轻松地对她说:共保富贵,无忧矣。 第二天早晨,赵光义正式登基,成为了大宋的新皇帝。 以上是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记载的赵匡胤去世那晚发生的事情。故事中涉及了皇帝的驾崩、宋皇后召赵德芳、王继恩擅自召赵光义、赵光义不敢立刻进宫、王继恩和程得玄胁迫晋王进宫、宋皇后看到赵光义后立刻让权,最终赵光义顺利登基的过程。这一切似乎并不像一些传说中所说的斧声烛影那样血腥,而是按规矩行事,谁先到谁就得先得。不过,小说真的能准确反映历史的真相吗?司马光身为宋朝的重臣,肯定不敢轻易透露太多当时的秘密。即使在小说中,他所描述的也只是事件的大致轮廓,具体的情况恐怕只能由读者自行脑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