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长久以来一直是一个比较窝囊的诸侯国。
虽然宋国的地理和政治基础不错,在春秋早期曾经是一个强国,但它的命运却注定了不平凡。最初,宋国的实力相当强大,甚至可以与其他强国争锋。然而,宋襄公的那次战败让宋国陷入了长久的低谷。自那时起,宋国就开始了它的窝囊历史。
进入春秋中后期,宋国被夹在了晋国和楚国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常常被这两个大国轮番打压。到战国初期,魏国和韩国也频繁入侵宋国,宋国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尽管如此,到了战国后期,宋国却突然崛起,连连击败强国,展现出了惊人的爆发力。但令人惋惜的是,宋国的崛起来得太晚,最终也以迅速灭亡告终,像一颗短暂的流星一样。
既然宋国有能力崛起,为什么不早些展现出来呢?而既然能崛起,为什么又如此迅速地灭亡呢?这些问题至今仍让人感到困惑。
宋国的基础其实不错。
宋国是殷商后裔微子启的始封之国,地处商丘,其疆域大致涵盖今河南东南部、江苏北端以及山东西部,面积约三四百里。作为一个公爵国,宋国的地位相当高,而且位于淮水流域,周围以殷商遗民为根基,文化发达,经济较为富庶。因此,宋国在春秋初期相对强盛,宋殇公曾与郑庄公、齐僖公、鲁庄公并列为春秋初期的“小霸”。
然而,宋襄公之后,宋国开始了三百年的窝囊历史。自从宋襄公被楚国击败后,宋国就无法再掌握自己的命运。夹在晋国和楚国之间,宋国时常被这两大国轮番欺压。历史上流传着“易子而食”这一说法,足见当时宋国的困境。
虽然如此,宋国并未完全崩溃,它在战国初期经历了几次短暂的回光返照,甚至一度展现出强大的爆发力。那为什么宋国会在这段时期崛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它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窝囊。
1、不合时宜的制度
宋国在西周和春秋初期采用了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这在西周时期并没有太大问题,因为天子的权威能够有效控制国内的纷争。但到了春秋时期,随着天子权威的衰弱,宋国的继承制度也暴露出了问题。春秋初期和中期,宋国发生了著名的“十世之乱”,国内的频繁动荡不仅是内部分裂,一些贵族甚至还拉拢其他国家来干预。这样的内乱极大削弱了宋国的发展机会,也导致了国家国力的严重消耗。
2、位处要冲,无喘息之机
宋国位于重要的战略要地,东临鲁国,北界曹、卫,西接郑国,南与陈、蔡接壤。正因为它处在这样一个必争之地,晋楚两国在争霸时期,主要的战场就在宋国周边。宋国经常被卷入这场大国争霸之中。特别是在晋楚争霸的高潮时期,宋国几乎每隔几年就要卷入一次战争,长达80年间,宋国就参与了40多次战争。如此频繁的战争,让宋国的国力耗尽,处于长期的疲惫状态,也难怪它会显得那么窝囊。
随着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的到来,宋国的内外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
1、内部逐渐稳定
从春秋中期起,宋国开始改进继承制度,从兄终弟及改为嫡长子继承制。这一改变有效地减少了内部动乱的频率和规模。进入春秋后期,其他国家如齐、晋的君权都出现了旁落的情况,而宋国依然由公族贵族集团掌权,避免了更大规模的内战,国家的力量逐渐稳定。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宋国逐渐形成了三大卿族掌权的局面,政治逐渐走向稳定,百姓生活也逐渐安定下来。
2、外部环境变得有利,国家得到喘息
尽管宋国位于战略要地,但它并非直接与其他大国接壤。它的东边是鲁国,北边是曹、卫,西面是郑国,南面与陈、蔡相接。因此,晋楚争霸时,宋国成为了两个大国争夺的焦点。然而,到了战国时期,大家的战略目标发生了变化,各国更加专注于兼并周边领土,而不再集中精力争夺宋国。这为宋国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国家可以暂时得到喘息和恢复,慢慢恢复国力。
在这段时期,宋国虽然低调,但实际上它的国力正在逐渐增强。特别是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1、小规模扩张,逐步形成自保环境
尽管宋国的扩张规模无法与大国相比,但它却在关键的地方进行了精准的扩展。春秋末期,宋国成功灭掉曹国,并通过一系列的扩张形成了一个相对有防御能力的领土圈。北面有济水,西面有泓水、睢水,东面有泗水,南面有淮河。这样一个防御圈虽然无法与长江、秦岭那样的天然屏障相比,但对于中原国家来说,已是难得的防线。
2、经济腾飞
宋国的经济在春秋时期就相对发达,进入春秋后期后,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特别是陶邑的经济发展,曾是曹国的陶邑,在宋国灭曹后,陶邑迎来了经济的腾飞。范蠡来到陶邑后,运用他的商业才智,帮助陶邑成为当时最为富饶的城市之一。此外,商丘、睢阳、彭城等地也迎来了快速发展,宋国一度富甲天下。
国富带来了两大好处:首先,国力得到增强,为宋国提供了更多的军费;其次,由于宋国富裕,大国们既想要占领它,又担心其他国家会趁机夺走它的资源,因此并未对宋国采取过于激进的攻击策略。
3、外交政策调整
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宋国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成功避免了大国的威胁。在战国中期,宋国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手段,获得了与其他大国联合的机会。例如,在击败齐、楚、魏等大国时,宋国与秦、赵等国结盟,充分利用了大国之间的外交矛盾,成功借势崛起。
然而,这一切的成功并未持续太久。宋康王在上位后,开始膨胀,过于自信,甚至出现了荒诞的行为,如“射天”、“鞭土神”,这些行为极大地削弱了国家的凝聚力。而且宋康王的统治逐渐变得暴虐,百姓不满,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宋国的灭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虽然它曾有过短暂的崛起,但因为内外形势变化无常,以及君主昏庸,最终还是无力抵挡外部大国的联合攻击。宋国的命运,如同一颗流星,短暂而璀璨,最终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