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四大古国之一,拥有着数千年的辉煌历史,曾多次在全球占据强国地位。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渐衰退,古代中国的力量也逐渐下降。众所周知,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后,世界的中心逐渐转向了欧洲,而英国凭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巨大优势,在18世纪成为了全球的霸主。 然而,在新航路开辟到英国崛起之间,曾有一个国家短暂地占据了世界霸主的位置。那么,这个国家到底是谁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这个国家的领土面积仅有4.1528万平方公里,而中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作为对比,北京的面积是1.641万平方公里,意味着这个国家的面积甚至不到两个北京那么大。这个国家就是荷兰。虽然荷兰领土小,但它的强大实力却使其在17世纪成为世界的霸主。荷兰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又是怎样在几十年间占据了我国一个地方的呢? 提到荷兰,许多人都会联想到它在17世纪的辉煌历史,那时荷兰被誉为“海上马车夫”。更有人认为,17世纪正是荷兰的世纪,这个称号本身就足以证明荷兰在当时的强大。 “海上马车夫”这个称号的由来,必须从17世纪全球的形势和荷兰的发展讲起。新航路开辟后,16世纪后期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交往几乎都依赖于海上交通。海上贸易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造船业。一个国家如果造船业发达,商船数量和吨位大,就能够在东西方的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进而控制海洋、进行殖民和掠夺。 用一个简单的比喻,船只就像是陆地上的马车,而海上的商船则类似于“海上马车”。17世纪的荷兰,恰好是拥有最多“海上马车”的国家,因此获得了“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当时荷兰的造船业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首都阿姆斯特丹拥有数十家造船厂。荷兰的商船吨位占据了当时欧洲总吨位的四分之三,可以说,荷兰几乎垄断了当时的海上贸易。 除了造船业的强大,荷兰还在世界金融和信贷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荷兰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其资产阶级的资本实力非常雄厚。世界上第一家资本主义性质的银行——阿姆斯特丹银行便由荷兰创办。这里不仅是商人们交易货物价格的地方,也是贸易公司股票交易和各国政府借款的中心。 荷兰的强大使得它在海外的殖民扩张也变得更加稳固,巩固了它在17世纪成为世界霸主的地位。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开始在全球进行掠夺和控制,陆续占领了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和马六甲等地,甚至占据了我国台湾地区数十年之久。
那么,为什么荷兰会特别选择台湾作为目标,并且长期占据呢?其实,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的舰队逐渐进入亚洲,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加深,同时也带来了殖民侵略。荷兰人占领台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荷兰占领台湾的时间是在明朝末期,约在17世纪初。荷兰选择台湾作为殖民地,其实是基于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琉球、太平洋,南边是菲律宾群岛,与中国内地距离较近。自古以来,台湾一直是重要的海上贸易中转站。 根据《清史稿》记载:天启元年,福建人颜思齐带领日本人占据台湾一带,经过一段时间后,荷兰人将其占领。后来,在清顺治十八年,海上强人郑成功攻破荷兰人的防线,夺回台湾。 在1626年,即天启六年,西班牙曾占领台湾北部的基隆等地。然而,为了彻底控制台湾,荷兰人于1642年击败西班牙人,全面掌握了台湾。荷兰人为了更好地治理台湾,还建立了学校,迫使当地儿童学习荷兰文化,以便进行文化上的同化和思想控制。荷兰还通过傀儡治理的方式来稳固他们的统治。 随着荷兰在全球地位的逐渐衰退,经过多次激战,郑成功最终成功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参考资料:《清史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