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各方势力都盯着摇摇欲坠的汉朝政权。随着军阀割据,多个阵营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博弈,最终曹操、刘备、孙权三位英雄分割了天下。但在这之前,还有一个曾经极为强大的军阀——董卓,甚至连曹操、刘备、孙权三人都不得不尊敬他一声“前辈”。 董卓是何许人?他是东汉末年一位著名的军阀和权臣,曾在征讨羌胡和镇压黄巾军起义中立下赫赫战功,因而屡次晋升,手握重兵。汉灵帝去世前,意识到董卓势力过大,飞扬跋扈,已经不甘心做臣子。于是,汉灵帝想要收回董卓的兵权,给他一个看似升职的并州牧职务,但并没有实际权力。董卓却不甘心被削权,于是决定带领军队进入河东,静待时机。
汉灵帝去世后,年幼的汉少帝刘辩继位,宦官和外戚的权力斗争严重干扰了朝政。外戚何进借机诱使董卓带兵进入京城,意图讨伐宦官。结果,朝廷一片混乱,董卓趁机掌控了朝政。刘辩被董卓控制后,他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干预朝政,打压异己,甚至大肆搜刮民财,做了许多令人发指的事。尤其是在吕布这个强大的义子和护卫的保护下,董卓的权力更是如虎添翼,令天下的英雄人物都对他心生畏惧。 然而,董卓最终废除了汉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帝。这一举动让各路诸侯找到了名义,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董卓。但要想除掉董卓,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吕布。于是,各方势力开始设法挑拨董卓和吕布的关系,制造内讧。 在《三国演义》中,正是因貂蝉的介入,才导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破裂,最终吕布亲手杀死了董卓。然而,正史中的故事则有些不同,主要是因为董卓发现吕布与他身边的一名婢女私通,心生怀疑,导致二人关系逐渐紧张。吕布开始对董卓产生了不满,认为董卓过于多疑,这让他心里十分不安。此时,王允想要除掉董卓,得知吕布和董卓不和,便决定拉拢吕布。在王允的劝说下,吕布最终答应了。等到董卓上朝时,吕布早已在未央宫的殿前埋伏好亲兵,将董卓团团包围。董卓急忙向吕布求救,大声呼喊:“吾儿奉先何在?”吕布冷冷回应道:“奉旨讨贼,你死有余辜!”最终,董卓死于吕布的亲兵之手,身首异处,连同他的家族也被株连三族。 董卓所做的种种恶行,确实让人难以容忍,他临死时喊出的这六个字,虽然饱含绝望,但也成为后世的笑柄。反观吕布的那句“奉旨讨贼”,却成了经典之语,经常在影视剧中被引用,风靡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