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四大国耻 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6月,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遣远征军侵略中国,拉开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序幕。 1842年8月29日,中国清政府被迫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自此,列强凭借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的近代百年屈辱史就此开始。 直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才真正站起来,走向独立自主,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这百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经历了多次来自列强的全面侵略,涵盖经济、军事、政治各个方面。中国也遭遇了无数次的失败与耻辱。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 在这漫长的百年屈辱中,有四个被中国政府官方认定的国耻日。 分别是:1915年的“五·九国耻”、1931年的“九·一八国耻”、1937年的“七·七国耻”和“一二·一三国耻”。
“五·九国耻”指的是1915年5月9日,袁世凯北洋政府和日本签订的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条约; “九·一八国耻”指的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未经日本参谋本部批准,悍然发动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当时东北军司令张学良因错误估计形势,决定不抵抗,导致东北三省沦陷; “七·七国耻”指的是1937年7月7日,日本驻军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以莫须有的罪名向卢沟桥发动进攻,史称“七七事变”,即卢沟桥事变。 “一二·一三国耻”指的是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后,日军对南京及周边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导致30多万同胞死亡,史称“南京大屠杀”。 这四大国耻中,“九·一八国耻”、“七·七国耻”和“一二·一三国耻”最为人熟知。 然而,“五·九国耻”却鲜为人知。 事实上,“五·九国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官方认定的国耻日。 02、日本崛起 清同治七年(1868年),日本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开始了著名的明治维新。这一改革使日本迅速崛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唯一的帝国主义国家。 随后,日本开始对周边国家发动侵略战争。 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出兵侵略台湾; 光绪元年(1875年),侵略朝鲜; 光绪五年(1879年),吞并琉球; 光绪二十年(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日本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民族危机加剧; 光绪三十年(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日军在中国东北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从日俄战争起,中国东北被日本和俄国瓜分,日本开始全面侵略中国。 日本形成了“大陆政策”,即“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并将中国视为其最大目标。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趁机向德宣战,占领了青岛,控制了山东,并夺取了德国在该地区的利益。 此时,袁世凯政府与清政府一样宣布中立,坐视列强在中国领土上进行争斗。 1915年1月18日,日本首相大隈重信向袁世凯提出了著名的“二十一条”,要求中国无条件接受,强行控制中国的部分领土和经济资源。 03、《二十一条》 《二十一条》总共包括21条内容,主要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 1. 中国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不得再转让或租借给他国; 2. 中国承认日本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的特权,包括居住、经营、开矿等; 3. 中国将旅顺、大连租借给日本,南满、安奉铁路交由日本管理,期限99年; 4. 中国将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并禁止其他公司开采附近矿山; 5. 中国所有沿海港湾和岛屿不允许租借或让给他国; 6. 中国内地由日本设立的医院、学校等机构的土地归日本所有; 7. 中国将多条重要铁路建筑权交给日本; 8. 中国在福建省允许日本开矿、建港、修路等; 9. 中国需购买日本武器,设立中日合办军械厂,并聘用日本技师; 10. 中国政府聘请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方面的顾问; 11. 中国地方警察由中日合办,警署必须聘用多数日本人等。 《二十一条》内容毫不掩饰日本对中国的吞并野心,是一个赤裸裸的卖国条约。签订此条约后,日本在东北、山东的侵略势力得到了巩固和扩展,控制了中国重工业,主宰了中国的经济、军事、政治和治安。 这份条约是自《辛丑条约》以来,中国签订的又一重大不平等条约。 04、国耻日 《二十一条》签订后,爆发了全国范围的反对运动。1915年5月10日,《甲寅杂志》发表了章士钊的《时局痛言》,明确指出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 紧接着,北京商界联合各界群众成立了“五七会”,号召国人牢记国耻,抵抗侵略。 5月12日,天津教育联合会也发出通告,决定每年5月9日为“国耻日”,这一决定得到了全国范围内的支持。 袁世凯在国内外压力下最终宣布,正式将5月9日定为“中华民国国耻日”。这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国耻纪念日。05、毛泽东与国耻日 《二十一条》的签订引发了全国的抗议浪潮。毛泽东,当时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一名学生,积极参与了长沙的抗议活动。 毛泽东将一些反对卖国条约的言论编成册,名为《明耻篇》,并在封面上写下誓言:“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毛泽东预见到日本必定会与中国发生战争,认为中国要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毛泽东的预见得到了证实。经过八年血战,最终中国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所有列强强加的条约,中国终于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从此再无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