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出色的一位帝王。从他的出身来看,朱元璋就已经是非常非凡的。他出生在元朝末期,那是一个战乱不断、民众疾苦的时期。百姓生活困苦,很多人甚至连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障。朱元璋的家庭也同样遭遇了这样的困境。
然而,艰难的环境并没有压倒朱元璋,反而激发了他顽强的生存意志。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了能够活下去,朱元璋做过乞丐,也当过和尚。之所以这么做,全是为了寻找一条生路。后来,他追随了郭子兴,开始了新的生活,也为自己的人生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当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成为了皇帝之后,他开始重新审视和清算过去的人和事。首先,他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尸体甚至被挖出来鞭尸。能够“获此殊荣”的人,历史上大多数都是被当朝皇帝视为政敌的角色,但这个人却不是。朱元璋痛恨的,正是蒲寿庚,而朱元璋最痛恨的姓氏,便是蒲姓。时至今日,蒲姓的后人已经非常少见。那么,为什么朱元璋会如此痛恨这个姓氏呢?
首先,来看看蒲寿庚的背景。蒲寿庚是南宋时期的一个商人,他在南宋时期担任泉州舶司长职务,一干就是30年。在南宋时期,尤其是在泉州和福建地区,蒲寿庚的家族非常显赫。他的祖先早年就在广州从事船舶生意,是当地有名的大富豪。蒲寿庚继承了家族的事业,发展得更为昌盛。在南宋的最后岁月,末代皇帝逃到了泉州,找到了蒲寿庚。
这位皇帝找到蒲寿庚并不是为了其他,而是希望借助他的力量恢复南宋的荣光。然而,蒲寿庚并没有答应,他不但没有帮助南宋复兴,反而投靠了元朝,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亲手杀害了许多南宋的官员和皇室后人。元朝在攻占南宋的过程中,许多南宋贵族和官员已经避难到福建泉州,而蒲寿庚则大肆屠杀这些南宋遗民,人数高达3000多人,这样的血腥屠杀在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1276年,蒙元军队攻占了南宋的都城临安,南宋的最后一任皇帝和一些武将只能带着幼主逃命。而朱元璋生活在几个世纪后,对于这样的事件自然深恶痛绝。虽然蒲寿庚作为降将,效忠元朝并不算错,但他帮助元军攻打南宋、屠杀无辜,尤其是屠杀南宋皇族,这让后人无法原谅。
不仅如此,蒲寿庚还杀害了南少林的僧众。南少林当时坚持反抗元朝,拒绝投降元朝,而蒲寿庚则毫不犹豫地将南少林的所有僧人一网打尽。对蒲寿庚而言,忠诚与道德似乎毫无意义,只有利益。而到了元朝末期,这样的人最终也没有得到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