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南是宋代严州人,学识渊博,尤其对天文、五行等学问颇有研究,尤其擅长五行遁甲和六壬卜算。他的卜算非常准确,因此有很多人来求他算命。有人猜测他其实就是传说中的六壬大师邵彦和,但具体是不是同一人,学者们有不同看法,我们就不多做探讨。
邵南不仅学问深厚,而且性格也很直率,常因脾气暴躁而得罪人。他喜欢喝酒,时常口无遮拦,有时会当面批评别人,毫不留情,这让他在社会上有着“狂生”的名声。尽管如此,因为他的卜算精准,大家还是不时找他帮忙。
在宣和年间,邵南来到临安,这里后来成为南宋的都城。有位名叫胡少汲的尚书,正担任两浙转运使。他即将离任,非常关心自己是否能够升迁,于是找到了邵南,请他算一算。邵南看了一下卦象,说道:“您的官职在60天内会发生变化,还是会担任转运使,不过会调往另一个地方,替代陈大人。”胡少汲听后虽然心存疑虑,但他也依然期待着。
同样在杭州,还有一位名叫郭仲荀的太尉,负责路钤辖一职。郭仲荀与上司蔡文饶关系极差,蔡文饶常常对他百般刁难。郭仲荀心里气愤,决定请求辞去官职。听说邵南到了临安,便特地请他来算命。邵南一番卜算后告诉他:“胡少汲一调任,四十天后,您也将被调往北方某地担任安抚职务,但并不是军中指挥官。”郭仲荀听后半信半疑,他刚刚请求退休,怎么会有升职的机会呢?
然而,57天后,邵南预言的事情果然发生了。胡少汲的确被调任,接替了陈亨伯的职位。郭仲荀对此更加相信了邵南的卜算。然而,他却收到了朝廷的公文,批准他辞职。郭仲荀非常失落,觉得邵南肯定算错了,于是请邵南再为自己算一卦。邵南看后依然信心满满,说道:“卦象上没有退职的迹象,一切照旧。”郭仲荀有些不满,把辞职的公文拿给邵南看,邵南一时语塞,但仍坚持自己的看法。郭仲荀因此对邵南产生了疑虑,认为他不过是个“神算”的名号。
然而,十天后,郭仲荀收到了一份新的朝廷公文,要求他前往山西代州担任知州一职,完全符合邵南的预测。郭仲荀终于明白,邵南的卜算真的没有错,他为之前的误解感到抱歉。
邵南的名气越来越大,连临安的翁端朝中丞也听闻了他的神奇卜算。翁中丞曾经在杭州与邵南见过面,向他打听当地的局势。邵南随手写了个“火”字,翁中丞误以为是天气变热了。邵南随即更正:“不是天气,是真有大祸将临,三天之内必有大事发生,您将被调往杭州。”翁中丞听后并未在意,直到第二天,杭州发生了叛乱,蔡文饶差点被杀。
蔡文饶对此很惊讶,他请邵南为自己算了一卦。邵南说道:“您将在十五天内被调任。”几天后,蔡文饶果真因兵变而被降职,失去了对杭州的掌控,调往南京。邵南的卜算再次应验。
在杭州,还有一位提举大人许子大的侄子不久前去了京城跑官,但一直没有音讯。许子大很担心,便请邵南为他卜算。邵南预言:“您的侄子已经离开京城,他将被推荐去滨州担任士曹掾一职。”许子大当时并不相信,觉得邵南的话有些荒诞不经。然而,过了一个月,许子大的侄子果真回信,说他已经去洛阳,并且被推荐担任了滨州士曹掾。
邵南的神算在杭州城内外声名远扬。后来,邵南离开杭州,去婺州见了曾经的朋友范之才。邵南预言,范之才未来会被任命为龙图阁直学士,且那时恰是他生命的终结之时。范之才对此并不以为然,然而最终邵南的预言再次应验,他的寿命也在范之才升职之时走到了尽头。
邵南的卜算技艺让他在当时的社会中备受推崇,然而他去世后,这一技艺却无人继承。后来,宋代的学者洪迈曾记下邵南的事迹,并为他深感惋惜。若邵南真是邵彦和,那么六壬学在后世可能依然有传承可寻,但这一切成了历史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