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的懋功会师,这次会师被称为“小会师”,是长征过程中一件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然而,会师之后,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张国焘认为自己实力雄厚,主动向中央请求更高的职务。为了避免红军内部的矛盾,中央经过研究决定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治委员。但张国焘并不满足,最终公开分裂红军,带领红四方面军南下。
实际上,在懋功会师后,为了促进红四方面军的发展,红一方面军派遣了一些干部到红四方面军,帮助两军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今天我们要讲的卜盛光,就是其中之一。卜盛光曾作为干部从红一方面军派到红四方面军,他的故事充满了革命精神与传奇色彩。
卜盛光出生于1906年,江西南康县人。在土地革命时期,他接触到了进步思想,开始参与家乡的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在参与革命的过程中,他逐渐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并在193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卜盛光领导了有名的仁风矿工运动,之后加入了红军。
加入红军后,卜盛光进入了中央根据地,参与了反“围剿”战斗,并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1933年,他被任命为粤赣军区独立第3师政治部主任,长期指挥部队活跃在南线,参加了几次反“围剿”战斗,巩固和扩大了中央根据地。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失败后,卜盛光随中央红军开始了艰难的长征,途经两万五千里。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卜盛光随后被调到红四方面军,担任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开始从事政治保卫工作,也为他未来投身公安系统打下了基础。
1936年,红四方面军顺利到达陕北,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抗日战争爆发后,卜盛光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129师,不久后,军委决定成立129师独立旅,主要负责东进作战。卜盛光被任命为独立旅参谋长,旅长则是开国上将陈再道。值得一提的是,卜盛光还在那段时间成功为陈再道撮合了一桩婚事,成为“红娘”一职。
在解放战争期间,卜盛光先后在晋冀鲁豫军区和华北军区从事政治保卫工作。淮海战役后,他跟随第二野战军参加了渡江战役,并在战后留在了武汉。新中国成立后,卜盛光被任命为中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部长,成为公安系统的重要人物。那时,他年仅43岁,正值事业的黄金时期,未来前途光明。
然而,1952年,卜盛光突然被撤职。原因是当时我国正在进行“三反”运动,即反贪污、反浪费和反官僚主义,这是一场为了整顿社会不良风气的运动。在运动中,卜盛光被发现存在私设小金库、公款吃喝等行为,因此他被撤职并接受了审查。
此后,卜盛光逐渐从公众视野中淡出,晚年定居在湖北武汉。虽然他因在革命时期做出的贡献享有一定的社会保障,但生活变得相对平静。1984年,卜盛光因病去世,享年78岁。
卜盛光的一生,既充满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也有着曲折的个人命运。他为革命事业贡献了力量,同时也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值得我们铭记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