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响起一连串枪声,伴随着枪声,吴石、陈宝仓、朱枫、聂曦四位英雄壮烈牺牲。
吴石一案,令当时的台湾风声鹤唳,而老蒋对此案更是震怒无比,他实在想不通,自己信任多年的国防部次长吴石,居然是共产党的人。
震怒之余,老蒋推翻了一审判决,亲手在“案犯”名单上找到王正钧的名字,重重的写下了“死刑”两个字。
王定钧是谁?为何老蒋要专门将他勾决?实际上,他与吴石将军一样,也是一位贡献极大、但却被很多人忽视的隐蔽战线英雄,并且,他也是吴石将军在台湾期间的得力助手。
在很多资料里,在提及到吴石将军的副官时,往往都认为是与吴石将军一同就义的聂曦,实际上,这里存在有一定的误区。
聂曦确实追随吴石将军多年,早在吴石将军还在福州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时,聂曦就在吴石将军身边,不过,当时他的身份并非副官,而是国民党国防部史政局总务组组长。
之后,解放军进军福州,为了能把保存下来的298箱军事档案交给解放军,吴石将军专门命聂曦妥善处理,也正是因为有了聂曦的妥善安置,这批军事机密在福州解放之后,得以完好无损的交给了十兵团司令部。
而此时的聂曦,则已经随着吴石将军去了台湾。
抵达台湾后,聂曦获得升迁,出任了国民党东南军政长官公署总务处交际科上校科长,但吴石将军身边又不能没有贴己的副官,于是,聂曦介绍了一个老熟人,也就是老乡兼好友王正钧。
王正钧与聂曦、吴石一样,都是福州人,而他的革命领路人之一,正是聂曦的堂兄聂能辉。
聂能辉在抗战爆发时,就与当地的一批热血青年一起加入了新四军,在此期间他骁勇善战表现极为优异,皖南事变爆发后,聂能辉与新四军官兵以及进步人士共700余人不幸遭到国民党逮捕,被囚禁在上饶集中营内,而为了逃出去,当时隶属于该营第6队的聂能辉,果断参加了我党秘密党支部策划的暴动行动。
1942年6月17日,6队瞅准时机,迅速发起暴动,最终包括聂能辉在内的数十人成功突围,突围之后,聂能辉等人加入了闽北游击队,而这次暴动,便是著名的“赤石暴动”。
再往后,聂能辉几经辗转,终于重返新四军,到了抗战胜利后,聂能辉受组织委派,回到家乡福州,开始进行地下工作。
正是在这期间,聂能辉影响了自己的堂弟聂曦以及小老乡王正钧,引导二人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而经过聂能辉的精心安排,王正钧“摇身一变”,成为了国民党福州新闻检查处的一名职员,之后逐步升迁,最终与老乡聂曦一样,成为了吴石将军身边的得力助手。
令人遗憾的是,王正钧的革命引路人,也就是聂曦的堂兄聂能辉,却倒在了黎明来临之前,在南京解放前夕,聂能辉不幸被捕,最终遭到反动派杀害,壮烈牺牲于南京雨花台。
到福州解放时,王正钧已经随吴石将军、聂曦去了台湾,并在台湾继续为我党传递重要情报。
其实在去台湾之前,包括吴石将军在内,几个人都有选择返回祖国大陆的机会,当时 他们一行人经福州过广州先到了香港,在这里,吴石将军的好友还劝他不如留下,等之后找机会再转赴大陆,但吴石将军认为,自己为党、为人民做的事情太少了,如今恰好自己升任国民党国防部次长,正是为组织上提供情报的大好机会。
所以最终,在吴石将军的坚持下,他还是去了台湾。
到了台湾后,王正钧的“任务”就多了起来,当时吴石将军的情报系统里,除了他本人之外,还有陈宝仓将军等人,而在中间负责传递信息的,正是王正钧。
这一点,在国民党后来针对吴石将军展开调查时,时任国民党参谋总长的周至柔,就在调查报告里专门提到:王正钧承担的秘密任务之一,是为吴石收集秘密情报,二则是传递情报。
由此就能说明,当时王正钧是吴石将军的的重要助手之一,他在情报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同样是相当巨大。
但也正因如此,王正钧最终遭到了残忍杀害。
1950年1月29日,由于台湾地下党组织负责人蔡孝乾的突然叛变,直接导致了前来台湾获取情报的情报员朱枫的真实身份暴露,为了抓到朱枫,国民党迅速关闭了空中和海上航线,试图将朱枫堵在返回大陆的路上。
关键时刻,为了能让朱枫脱离险境,吴石将军冒着危险签发了一张“特别通行证”,而负责把这张通行证送到朱枫手里的,便是王正钧。
正是王定钧及时送达的通行证,让朱枫在当年的2月4日晚,得以乘坐唯一一架军用飞机前往舟山群岛,而舟山群岛距离大陆已经是咫尺之遥了,但就在朱枫几乎要逃出生天之际,国民党的特务追了上来,最终在2月18日,特务们找到并抓捕了朱枫。
与此同时,吴石将军的身份也暴露了,当然在最开始,特务们是不敢对吴石将军怎么样的,但随着一系列“证据”不断增加,再加上老蒋直接授意,最终在当年3月1日,吴石将军被冠以“从事间谍活动”等罪名,遭到了国民党的非法逮捕。
与他同时被捕的,除了聂曦之外,还有王正钧。
被捕之后,曾有人找到王正钧,劝他说“你只是一个副官而已,只要认罪,说出吴石都干了什么,那就能保住性命,何必一条道走到黑呢?”,但对此,王正钧丝毫不为所动,不但没有承认任何罪名,同时也坚决不肯为苟且偷生而出卖吴石将军。
到最后,特务们各种手段也都用了,但就是在王正钧身上找不到任何突破口。
到了1950年4月,随着各种调查工作结束,国民党正式开庭“审理”吴石将军等人,而最开始,担任审判长的有三个人,分别是蒋鼎文、韩德勤和刘咏晓。
这三人,与吴石将军相识多年,并且交情匪浅,此外,他们也觉得如果对吴石将军刑罚太重的话,那么势必会影响人心,所以他们的态度就是能保就保,不管是于公于私,都有必要保住吴石将军的性命。
因此,他们三人最开始提出的,是对吴石“重判但免于死刑”,但是,老蒋却对此不同意。
对于吴石将军一案,老蒋一度气到浑身发抖,拍着桌子怒骂说,“国防部不能再出任何乱子”,而这句话,就相当于他给吴石将军一案划了红线,那就是谁保吴石,就是跟他作对。
所以这么一来,当蒋鼎文、韩德勤和刘咏晓三人提出“死缓”的意思后,老蒋怒不可遏,骂三人是“审判不公”,并将三人当场革了职。
之后,在俞济时“迎合上意”的操作下,审判长换成了彭善、唐冠英和吴佩明三人,至此,审判意见和审判结果,发生了惊天逆转。
首先,是吴石将军以及陈宝仓将军,还有聂曦、朱枫被判处死刑,并在当年的6月10日行刑。
其次,是关于王正钧的,在一审时,王正钧只是被判以七年有期徒刑,但二审却直接改成了15年。
但即便如此,老蒋仍不依不饶,坚持不肯在判决书上签字,在揣摩了老蒋的意思后,合议庭又将王正钧的15年徒刑改为无期。
可对此,老蒋依旧不满意,而最终他干脆也不装了,直接在判决书上,将王正钧的“无期徒刑”亲手涂抹掉,写上了“死刑”两个字。
就这样,原本是可以活下来的王正钧,遭到了老蒋的毒手。
1950年8月10日,也就是吴石将军等人就义两个月后,王定钧牺牲,年仅27岁,与他同一日被杀害的,还有一位名叫林志森的人,他生前为吴石将军的作战参谋。
行刑之前,特务问王正钧可还有什么想说的,王正钧淡然回答道,“我无言可诉”,随即慷慨赴难。
而此时的福州王家,尚不知道王正钧已经牺牲,一直到当年的年底,王正钧的哥哥王正镐的家里,突然来了一个陌生男子,将一封信交给了王正稿,而信的内容,正是王正钧牺牲之前留下的绝笔信。
由于王家人行事低调,加上后来几位至亲的相继离世,因此王正钧的事迹鲜为人知,期间,国家相关部门曾多次寻找王正钧的遗属,但始终没有线索,直到2010年前后,王正钧的事迹才逐渐得以披露出来。
2011年7月,王正钧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亲属也收到了国家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上面标注“1950年执行革命任务牺牲”。
当年年底,王正钧遗骨回到故乡,并被安放在福州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内,至此,这位离乡已60余年的隐蔽战线英雄,终于魂归故里。
上一篇:西安考古发现战国楚式青铜器
下一篇:2025年天津市学生赛艇比赛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