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盟军在缅甸战线上全面反攻。2月9日,缅甸日军第54师团第121联队在英军的打击下遭遇挫败。眼看败局已定,这批日军残部只得乘船撤退。
船队在半路被英军拦截,又损失了一部分兵力,最终约一千多名日军登上兰里岛,试图依靠岛上的复杂地形顽抗到底。不过,英军并没有继续在陆地上追击,而是对兰里岛实施海上封锁。
当时传闻中,兰里岛上生活着成千上万的湾鳄,这种鳄鱼体型可达3到4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鳄鱼品种之一。有人说,天黑后,湾鳄群开始攻击日本兵,最终把他们吃光,只剩下大约20人活下来。日本人发出的惨叫声整夜不绝,听起来像是置身人间地狱。
这段故事出自英国博物学家布鲁斯·赖特的笔记。赖特曾在英军服役,参与过对缅甸的反攻,似乎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个人的记忆,这段说法也因此在后世广为流传。很多人都把“鳄鱼吃掉1000多名日本兵”当成了事实。
然而,真正的记录并不支持这个说法。无论英日双方,官方史料都没有证据表明是鳄鱼造成了大量日军伤亡。日军方面的记录确实显示兰里岛上的日军遭受了重大损失,但主力的死伤并非来自鳄鱼。
战争中的地理环境也被提到:兰里岛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条相当宽的敏敢河,河岸两侧都是红树林。2月18日晚,残存的第121联队在猪股力大队长的带领下,试图悄悄渡过敏敢河。由于英军在附近设有阵地,日军命令全体不要发出声音。
意外的是,一个日本兵在渡河时溺水,惊慌之下高声呼救,暴露了行踪。探照灯与火力随即亮起,英军炮火和机枪像“割韭菜”一样扫向日军,连猪股力大队长也在炮火中身亡。日军剩余部队被迫撤回兰里岛,只有大约50人成功抵达对岸。
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日本兵分批尝试渡河,总共有500多人逃回本陆,剩下的多数继续潜伏,直到战争结束才投降。2月18日那晚及其后来的时间里,除了随后陆续逃回的500人外,没有人报告被鳄鱼袭击的事件。
从常理判断,湾鳄确实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鳄鱼,但面对装具齐全、训练有素的老兵,鳄鱼要真的占上风并不太可能。这些日军老兵不太可能在水中就把自己变成难以对付的“阵地”,也不太可能长期在水中睡觉等待袭击。若真的有鳄鱼爬上岸发动攻击,步枪、刺刀和手榴弹都能对鳄鱼造成威胁。
因此,鳄鱼吃掉日本兵的故事可信度不足。赖特先生是英国人,知晓兰里岛附近确有湾鳄,他或许在战斗时听到岛上传来的惨叫,再加上自己的联想,就写下了这段故事。即便真的出现了鳄鱼袭击,数量也很少,或多半是受伤残兵,而非大规模的“吞噬”行动。
总之,这段关于湾鳄吞噬日军的传闻,缺乏可靠的史料支撑,更多是后人基于零散情景和传闻的加工与夸大。真正记录战争的人们,仍然将主要畏惧来自炮火与战斗本身,而非岛上的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