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10日,莫斯科的各大报纸突然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苏共中央全会决定将贝利亚从苏共中央委员会除名,并开除他的党籍,解除他担任的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和内务部长职务。令人震惊的是,这一决定发布时,距离斯大林去世不过四个月,而这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几乎没有给苏联民众任何缓冲的时间。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几个月后,贝利亚竟然被公开处决。
贝利亚并非苏共中央的一名普通干部,他曾是苏联政权的核心人物之一,斯大林时代无疑是第二号人物。按照常理,斯大林去世后,他理应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之一,然而,他却最终走向了死亡的深渊,成为后人谈论时的“黑暗狂徒”。为什么这位曾经的权力巨头会落得如此下场?甚至连动画片《奥特曼》中的大反派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贝利亚出生在1899年3月的格鲁吉亚,家庭贫困,从小便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他从不屈服命运,八岁时进入免费学校就读。为了帮助家里,他还为附近的文盲代写信件,赚取微薄的生活费。长大后,他在诺贝尔石油公司找到了一份文员的工作。1915年,贝利亚进入巴库机器制造学院学习建筑,在那里他首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并凭借过人的组织才能,逐渐卷入了政治斗争。
1921年,贝利亚被任命为格鲁吉亚国家政治保安局的主席,从而开始在政界崭露头角。为了能够迅速爬升,他深谙政治斗争的残酷法则。贝利亚用尽手段,甚至通过美人计把外高加索政治保安局的主席李定拉下马,自己取而代之。
1930年,贝利亚参加了苏共(布)全国代表大会,并在斯大林的支持下迅速攀升。他明白自己的人生完全掌握在斯大林的手中,因此竭力投其所好。1934年,贝利亚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成员,从而正式进入苏联高层。此后,贝利亚担任了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主席,掌握了全国的安保和肃反工作,权力愈加庞大。
1945年,贝利亚因在卫国战争中的卓越表现被授予元帅头衔,次年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斯大林的亲信。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达到顶峰,贝利亚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利用手中的权力替斯大林打击异己,成为了权力斗争中的“黑暗狂徒”。
然而,随着斯大林的去世,贝利亚原本有机会接掌苏联的领导权。斯大林临终前,曾指定三位接班人:马林科夫、贝利亚和赫鲁晓夫。贝利亚手握实权,与马林科夫联合成为苏联最有权势的人物。赫鲁晓夫以及其他政治局委员都对贝利亚心生恐惧,担心他会利用权力发动清洗,于是暗中策划政变。
赫鲁晓夫在背后联合马林科夫,利用其他委员对贝利亚的忌惮,在一次高层会议上发动政变,将贝利亚逮捕。贝利亚被捕后,其他领导人纷纷对他落井下石,贝利亚一时被塑造成了叛国者,指控他为外国资本家工作,甚至谋划推翻苏联的工农苏维埃制度。贝利亚无论如何都没有预料到,自己会在拥有如此大权时,却在权力斗争中落败。
贝利亚被捕后,苏联最高监察院审理了他的案件,最终以叛国罪判处枪决。他根本没有机会为自己辩护。事实上,在苏联那样的政治环境下,从来没有人能在权力斗争中完全保持清白,冤屈往往是无声的。
那么,贝利亚的死是否有其应得之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结局似乎是命中注定的。毕竟,他最终成为了苏联历史上最大的失败者,这本身就意味着他再也无法翻身。
贝利亚的故事,既是权力斗争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苏联政治的黑暗面。他的一生,从一名贫困的青年到权力的顶峰,再到最终的失败和死亡,充满了戏剧性和矛盾,成为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