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耻”是中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污点,至今仍让无数有识之士痛心疾首,愤愤不平。北宋的灭亡标志着这一事件的发生,但北宋人并未完全灭绝,他们重新在南方建立了南宋。
对于南宋百姓而言,作为亲历者,他们的耻辱感和复仇心情比我们这些后人更加急切。他们的君臣为了复仇,采取了各种手段,这些手段的成效又如何呢?
1126年,即北宋靖康元年,也是宋钦宗即位的一年。事实上,宋徽宗并未去世,原本不该由宋钦宗继位。那时的情况极为反常,背后的“妖”正是北方崛起的金国女真人。
北宋与金国的故事,是“弱国无外交”的典型写照。北宋为了收复被石敬瑭送出去的燕云十六州,与正在崛起的金国签订了《海上之盟》。按照协议,金国与北宋联手,共同攻打辽国,夺回燕云十六州后,金国要撤军,将这片土地归还北宋。作为交换,金国要求每年从北宋获得类似对辽国的贡品。
尽管北宋与辽国已经翻脸,但进贡的事不能停,贡品依旧是之前的那些,只是将对象由辽国转为金国。金国初期的统治者完颜阿骨打非常愿意与北宋建立互利的关系,但他的继任者们则心生异念,他们认为金国有机会吞并宋国,甚至消灭宋国也非难事。完颜阿骨打曾劝告继任者们要集中精力巩固北方局势,但他们并未采纳建议,反而决定南下攻宋。
金国攻占燕云十六州后,拒绝撤军,双方僵持不下。完颜阿骨打的儿子们最终找借口南侵。完颜宗翰从山西出发,但遭遇阻力;而完颜宗望则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直接攻入了宋国的首都汴京。
在金军南下的关键时刻,宋徽宗已经开始恐慌,急忙将皇位传给了太子,并带着一部分人向南逃亡。宋钦宗虽然不情愿,但也无力反抗,最终让主战派大臣李纲驻守汴京,以抵挡金军进攻。尽管城门得以暂时守住,但宋钦宗已因金军威胁而心生恐惧,主动向金国求和,答应了金国的一切要求。
然而,金国并未因此罢手,他们依然看中了整个宋国,最终在八月卷土重来。此时,李纲已经被贬职离开,宋钦宗也无法再与金国达成和平协议。金军涌入汴京,开始大肆劫掠,所有王公贵族、宫中妃子、后宫公主等,都成为金军的俘虏,原本繁华的汴京变成了一座死城。
北宋的都城沦陷,意味着国家的灭亡,但金军并没有将所有皇亲国戚带走,钦宗的弟弟赵构被留了下来。得知两位皇帝被掳走,北宋将领们纷纷汇聚到赵构麾下,最终赵构在南方重建了宋朝,史称南宋。
南宋建立后,与金国的冲突未曾停歇,而岳飞则成了抗金的民族英雄。岳飞带领岳家军屡次击败金军,他的勇猛令金军闻风丧胆,差点就能捉拿金国主将完颜宗弼。然而,赵构在成为宋高宗后,却并不愿将父亲和哥哥接回,担心他们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岳飞的坚决抗金精神与赵构的求和政策发生了矛盾,最终在秦桧的谋算下,岳飞被冤枉致死。
在岳飞死后,另一名将领韩世忠为岳飞打抱不平。他在黄天荡一战中成名,曾差点将完颜宗弼捉拿。然而,由于宋朝将领普遍缺乏骨气,最终完颜宗弼逃脱了。
在宋高宗的统治下,反攻金国变得更加困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国逐渐显现出衰败的迹象。完颜阿骨打曾经警告过金国要注重北方的威胁,但金国未曾听从,结果蒙古崛起,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迅速消灭了金国,并开始向南侵袭。
尽管南宋曾多次反攻金国,屡次失败并损失大量资源,但他们最终与蒙古联手,决定共同打击金国。虽然这个合作并非理想之选,但在无奈的情况下,南宋只得选择了与蒙古合作,以削弱金国的力量。
经过漫长的消耗,金国最终灭亡,南宋大将将末代金国皇帝金哀宗腰斩,一部分交给蒙古,一部分归南宋处理。虽然南宋没有完全消灭金国,但至少完成了为“靖康之耻”复仇的使命。
然而,蒙古并未善罢甘休,最终在1279年攻入南宋,南宋最后一位皇帝赵昺在大臣的保护下跳入海中自尽,宋朝彻底灭亡。虽然如此,南宋也为靖康之耻复仇,两个被掳的皇帝的仇终于得以报仇,宋朝将士的英灵也终于得以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