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想到,本该在战火前线苦苦挣扎的乌克兰,竟然还没有轰然倒下,
却是那个躲在阿尔卑斯山背后、以“中立”闻名全球的瑞士,率先动摇了根基
。
从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那份看似神圣不可侵犯的“永久中立”承诺,到2025年3月大张旗鼓冻结俄罗斯资产的现实动作,瑞士用一连串惊人的转身,给世界上了一课:所谓中立,不过是利益天平上的权宜之计。
百年不倒的神话,在俄乌战争这场地缘政治的风暴下,悄然现出裂痕
。这一次,历史没有选择战场上的乌克兰,也没有让俄罗斯先露出疲态,而是让那个曾以“中立”招牌赢得世界尊重的国家,率先走上了动荡之路。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去关注瑞士的态度
。毕竟这个国家向来不结盟、不参战,连联合国都只是象征性地参与。
可就在外界目光聚焦乌东局势、美欧制裁、俄军动向时,瑞士却悄无声息地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
冻结俄罗斯在瑞士的海量资产。
到2025年3月底,瑞士已累计冻结价值高达84亿美元的俄罗斯境外资产
,比前一年暴涨近20亿美元。这些资产中,绝大多数来自俄罗斯寡头的豪宅、豪车、艺术品等私人财产。
在资本主义世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可不是一句空话,那是写进宪法、刻进骨子里的核心信条。如今瑞士以“受制裁名单”为由,将这些财产统统冻结,
看似正义,实则赤裸裸地偏站一方
。
2022年战争爆发,美西方制裁声浪高涨,瑞士恰在这个节点“顺势而为”
,与其说是独立判断,不如说是默契迎合。特朗普曾在多个场合高调支持对俄施压,西方舆论一边倒为乌克兰打气,瑞士的“中立”在这一刻显得格外脆弱。
其实这并非瑞士第一次悄悄“站队”。
上世纪的二战阴影下,瑞士就曾在纳粹德国的淫威与诱惑面前做出令人瞠目的选择
。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欧洲战火重燃。纳粹铁蹄横扫大陆,而瑞士——这个以中立自居的国家——
一边与德国保持金融往来,一边悄悄提供贷款予以支持。
更令人心寒的是,
数百万犹太人流离失所时,瑞士却对他们大门紧闭
,甚至公开表示“犹太人不应被视为难民”。这与它早年为战乱欧洲提供庇护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历史的另一面,显得格外讽刺
。
瑞士的中立究竟是理性选择,还是伪装下的利益算盘?答案似乎越来越清晰。中立从来不是道德制高点,而是地缘、经济、政治多重考量下的现实操作。
瑞士坐落阿尔卑斯山,四周强国环绕,历史上屡屡被战火波及。长达数百年的战争让这个国家深感疲惫,也促使其在16世纪左右开始主动寻求“调停者”角色。
1815年,瑞士在维也纳会议上获得“永久中立国”身份
,这是欧洲列强在血与火中达成的妥协。奥地利、英国、法国等国需要一个和平缓冲区,而瑞士恰好地理位置优越、政治态度温和,成为不二之选。
从那一刻起,
。
避难潮带来了人才与资本,金融制度因战争而稳定发展
,各国精英纷纷将资产转移至这个“和平之地”。瑞士银行成为财富的保险箱,苏黎世与日内瓦逐步走上国际舞台。中立政策的回报,堪称金山银海。
正因如此,
瑞士对“中立”二字格外珍视
。它不加入军事联盟,不参与战争行动,不允许境内驻军。可惜,
历史不会永远温柔以待
。当全球格局剧变,当战争的阴影再次笼罩欧洲,一个“中立国”要生存,就必须重新权衡立场。
芬兰与瑞典的转变极具象征意义
。这两个北欧国家同样在历史上维持长期中立,尤其是芬兰,曾在冷战中左右逢源、谨慎应变。然而到了2023年4月,两国同时申请加入北约,彻底告别中立身份。
北约作为军事联盟,原则上不允许中立国加入,而它们的举动,说明了中立政策的现实困境。
一旦局势高度不确定,国家利益就会倒逼中立政策转向
。瑞士的行为,也正是这一逻辑的自然延伸。只是,它不愿像芬兰那样公开宣示立场,而是选择用“冻结资产”的方式,悄悄完成了“站队”的操作。
这场战争,不仅撕裂了乌克兰的国土,也撕开了欧洲中立国家表面的光鲜外衣
。当世界分裂为两个阵营,中立国的处境变得愈发尴尬。要么被质疑袖手旁观,要么一旦选择立场,就被指责背离承诺。
瑞士的摇摆不定,正是中立政策走向现实博弈的缩影
。当年亲近德国,是为了自保;如今靠拢美西方,是为了继续享受经济与金融体系的红利。只这样的选择是否真的安全,仍是未知数。
特朗普政府在本轮对俄制裁中态度强硬
,而瑞士的跟进行为无疑是向其靠拢。
可问题在于,一旦局势反转,这样的立场是否会成为未来外交的负担?
中立的“明哲保身”是否终将演变为“明日悬刀”?
或许,瑞士自己也未曾预料,会在一场看似遥远的东欧战争中,第一个被推上历史的审判席。
曾经的中立,现在的摇摆,未来的困境,一切都在这场战争中无所遁形。
参考文献:
中立还是同盟 从芬兰和瑞典谋求加入北约谈起.坦克装甲车辆,2022,(12):15-20.
多米尼克·朱兰德. 瑞士在二战期间中的中立政策.军事历史,2015,(06):36-38.
京西山. 瑞士“百年中立”政策面临考验.国际展望,1997,(09):15-16.
瑞士或将调整中立政策,中国国防报,202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