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聊三国,总绕不开关羽失荆州那档子事。以前我也跟着喊 “关羽太傲”“大意失荆州”,可最近翻史料才发现,这事儿压根没那么简单。尤其是关羽困在麦城那会儿,上庸的刘封、孟达明明离得不远,为啥眼睁睁看着不发兵?这里头,恐怕藏着刘备的私心。
先说说当时的局面有多诡异。关羽围攻樊城那会儿,简直是人生巅峰啊,水淹七军,于禁投降,吓得曹操都想迁都,史书上都写着 “威震华夏”。可你别说,这风光背后全是窟窿。他把荆州主力全拉走了,后方留着跟他不对付的麋芳、傅士仁守着,这俩人早就被他骂怕了,后来孙权一偷袭,直接就投降了。
等到关羽往回逃的时候,真正的绝望才来。他一路退到麦城,身边就剩几百号人,唯一的指望就是上庸那支人马。史料里写着,关羽 “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喊了不止一回,可刘封和孟达就俩字:不救。理由是 “山郡初附,未可动摇”,刚拿下的地盘不稳,不能动兵。
这话听着像那么回事,可细琢磨就不对劲了。再不稳能有开国元勋的命重要?廖化都哭着去求了,俩人还是闭门不见,廖化只能骂着街回成都搬救兵。你说这俩人手眼通天,敢这么不给关羽面子?背后要是没人撑腰,借他们个胆子也不敢啊。
这撑腰的,我猜就是刘备。为啥这么说?你得看刘封的身份 —— 刘备的养子。早年刘备没儿子,把刘封当亲儿子养,可后来刘禅出生了,一切都变了。刘封这孩子能打,跟着诸葛亮入蜀那会儿战无不克,比刘禅强太多了。刘备当了汉中王,立刘禅为太子,刘封这位置就尴尬了,简直是个活靶子。
关羽呢?他是出了名的护犊子,眼里只有刘备这大哥,肯定向着亲侄子刘禅。以前马超来投,关羽都得写信给诸葛亮问 “我跟他谁厉害”,更别说刘封这碍眼的养子了。说不定平时就没少挤兑刘封,这俩人的梁子早结下了。
刘备心里门儿清啊。他要是真想救关羽,一封加急信送到上庸,刘封敢不动?可成都那边偏偏 “鸦雀无声”,从头到尾没一点动静。这根本不是反应慢,是故意的。他说不定还盼着刘封不救关羽呢 —— 既能借孙权的刀除掉关羽这个功高震主的 “刺头”,又能抓刘封的把柄,日后好收拾这个威胁刘禅地位的养子。
后来的事儿更能说明问题。关羽死了,刘备先不说报仇,倒是盯着刘封不放。孟达被逼得投降曹操,刘封丢了上庸三郡逃回成都,刘备立马就想杀他。表面罪名是不救关羽、逼走孟达,可诸葛亮一句话点破了:“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说白了,就是怕刘备死了没人能管住刘封,威胁刘禅的皇位。
你瞧瞧,刘封到死才明白过来,临死前喊着 “恨不用孟子度之言”,悔得肠子都青了。刘备还假惺惺地 “为之流涕”,装得真像那么回事。这帝王心术,真是够狠的。
其实关羽自己也有点愣头青。诸葛亮早说过,北伐得荆州、汉中同时出兵,还得等曹魏内乱才行。可他倒好,刘备刚在汉中称王一个月,他就急匆匆开打,事先说不定都没请示成都。他是想立功,可也太急了,急得把自己的命都搭进去了。
现在再想麦城那一夜,关羽站在城楼上盼援兵,估计到死都没琢磨明白,不是刘封不救他,是有人压根不想让他活。这三国乱世,哪有什么兄弟情深,全是算计。刘备这一步棋,走得是真够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