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年,南陈被灭后,隋文帝杨坚派使者告知被软禁在长安客馆的南陈通直散骑常侍许善心。当时,许善心愣住了片刻,随即穿上丧服,走到客馆西侧的台阶上放声痛哭,并且在干草上枯坐了三天。这一切,许善心实在无法接受——自己曾经效忠的国家,竟然就这样灭亡了。或许这并非他想不到,而是他不愿相信。毕竟,自从隋文帝与南陈开战后,许善心就一直被软禁在长安客馆,无法回国。
许善心从小便是一个神童,聪慧过人,学识渊博,成名较早。幼时便饱读诗书,凭借自己的才华,后来由太子詹事江总举荐,成为秀才,正式进入官场。到了588年,年仅31岁的许善心被任命为通直散骑常侍,并被派往隋朝出使。正巧在此期间,隋文帝下令讨伐南陈。因此,即便许善心完成了使节任务,也无法回到陈朝复命。尽管他多次上表请求辞职,隋文帝始终不允许他回国。最终,许善心被软禁在客馆,心里已预感到陈朝的命运。
果然,不久之后,隋文帝派使者通知他,陈朝已经灭亡。许善心接受这个消息后,再次痛哭,心情久久无法平复。他在草地上坐了三天,然后隋文帝下敕书慰问他,并第二天任命他为隋朝的通直散骑常侍。隋文帝对许善心的才华非常欣赏,这也是他将许善心留在长安的原因之一。
许善心穿上隋朝朝服时,又大哭一场,随后脱下丧服,换上新的朝服,流着泪跪拜接受命令。第二天,许善心入宫朝见杨坚,站在大殿上哭得无法站立。看到这样的许善心,杨坚感慨地对群臣说:“我平陈国,唯获此人。既能怀其旧君,即我之诚臣也。”意思是,虽然我征服了陈国,但仅获得了许善心这个人,他始终忠于陈朝的君主,因此我会视他为忠臣。
隋文帝十分尊重忠臣,因此他不仅没有责怪许善心,反而更加重用他,任命他以本官散骑常侍暂时主管门下省。在隋文帝时期,许善心的官运亨通,但到了隋炀帝杨广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宇文述曾一度借用许善心部门的士兵供自己私用,并且持续半天。尽管其他人也表示自己被奴役,杨广却依然偏袒宇文述,这件事就此不了了之。
但许善心认为这种行为不妥,遂将此事揭露给杨广,并得到了二十多位官员的支持。可杨广仍然放过了宇文述。宇文述心生怨恨,向杨广告状,指责许善心在祭文中称隋炀帝为“陛下”,这让杨广产生了不满。尽管许善心解释这只是遵循古礼,杨广依然心生不快,后来在宇文述的煽动下,开始对许善心采取打压措施。
隋炀帝死后,宇文化及篡位,许善心并未立刻前去朝见新政权。当许善心的侄子许弘仁赶到告诉他,朝廷已经发生变化,许善心却愤怒不已,不愿随侄子前往。当宇文化及得知此事后,心生不满,最终决定将许善心抓来,面对面质询。最终,宇文化及决定处死许善心。
许善心的老母亲范氏得知儿子死讯后,并没有哭泣,只是安慰着灵柩说:“能死国难,我有儿矣。”接着,她闭上眼睛,最终因绝食而饿死。许善心的儿子许敬宗得知此事后,极力请求放过自己的性命,宇文化及最终放过了他。许敬宗后来投靠瓦岗军,最终归顺大唐,在贞观年间步入仕途,官运亨通。
然而,许敬宗最终的高光时刻出现在唐高宗时期。他选择支持武则天,通过与李治、武则天的结盟,成功获得了官场上的重用。最终,许敬宗官至宰相,位高权重。然而,死后不久,他的奸佞行径被揭露,最终《新唐书》将他列入《奸臣传》。
与父亲许善心的忠诚不同,许敬宗的一生充满了权谋与阴谋,虽在唐朝的政治舞台上获得了一席之地,但他与父亲的鲜明对比,成了历史上的一大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