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马懿明明识破了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专家:他不撤军他就完了
创始人
2025-10-11 16:04:41
0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最经典的桥段之一。诸葛亮运筹帷幄,仅凭一人一琴,就让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瞬间退却,令人叹为观止。司马懿被吓得失去了理智,等他反应过来时,事情已成定局,悔之晚矣。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尽管司马懿被吓退,但当时两军的距离并不远,司马懿如果立刻折返回来攻城,诸葛亮也许无计可施。后来的情节显示,司马懿很快意识到这只不过是诸葛亮的计谋。那么,司马懿为何在明知城中空无一兵的情况下,仍然选择撤退而不再进攻呢?

经过许多专家分析,这一决定反而显示了司马懿的高明之处。虽然不撤兵,司马懿或许能在接下来的攻城战中获得胜利,彻底击败诸葛亮,但那之后,等待他的将是不可避免的悲惨结局。所以,撤军对司马懿和诸葛亮而言,或许都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回顾空城计的背景,诸葛亮这次使用的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战术。自失街亭之后,蜀汉大势已去,独自守城的诸葛亮手下只有2500人,面对敌人15万大军,几乎没有任何胜算。无路可退之下,他只能采取冒险之策。

《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施计的描写如此生动:“孔明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披鹤氅,戴纶巾,带着两名童子,携琴一张,坐于城楼前,焚香操琴。”

此计虽巧妙,却也极为冒险。因为城中空无一兵,若对方是一位急于出击的猛将,诸葛亮的计谋将毫无作用。然而,司马懿偏偏是个谨慎多疑的人,他性格的这一特征恰好被诸葛亮所利用。诸葛亮深知,司马懿面对这座空城定会心生疑虑,不敢轻易进攻。

果然,司马懿的军队压境时,他看到诸葛亮神色安详、悠然自得地坐在城楼上,立即指挥大军调头撤退。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对此产生了疑问:“父亲为何退兵?难道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司马懿回答道:“亮平生谨慎,从未冒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军若进,中了计。”

这个回答让人不禁佩服诸葛亮的智慧,他利用了司马懿的性格弱点,成功地化解了危机。但令人疑惑的是,司马懿为什么不继续进攻,最终选择撤军?

分析司马懿当时的心理,很多专家认为,司马懿的选择其实是一种智慧的“退让”。他深知,虽然此时可以击败诸葛亮,但那之后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权力斗争。曹魏内部的权力斗争残酷无比,司马懿在这个局势下若冒险攻击诸葛亮,成功的可能性并不高,反而会使自己的处境更加危险。

毕竟,司马懿早已感受到曹魏朝中的紧张氛围。高居权力顶端的他,明白自己一旦露出破绽,便会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曹魏的内部斗争,时刻威胁着司马懿的生命安全。

更为关键的是,诸葛亮对曹魏的威胁不容小觑。只要诸葛亮在世,蜀汉就始终是曹魏的心腹大患。司马懿知道,若他在这一刻击败诸葛亮,最终的胜利将是他自己的,但从长远来看,自己可能会失去对曹魏的控制。因此,司马懿选择保留实力,等待时机。

从历史背景来看,司马懿的身世并不简单。他出身世家,但在曹魏初期,世家子弟的上升机会有限。随着曹丕登基,司马懿迎来了自己的机会。曹丕为了加强权力控制,将一些权力交给了世家大族,司马懿便凭此机会逐渐壮大。

然而,曹魏的权力斗争并不容易。曹叡继位后,立即展开了对世家大族的打压,甚至为了削弱他们的联系,实施了“太和浮华案”。当时,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在这类宴会中活跃,因此成为了世家大族的代表。曹叡的举动引发了世家大族的恐慌,他们需要一个强大的代言人,而司马懿正是最佳人选。

但对司马懿而言,身处这种局势,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他深知自己的权力虽然强大,但曹叡并不完全信任他,且始终有所防范。司马懿不得不在宫廷权力斗争中游走,两头斡旋,尽量避免过于张扬自己的野心。

在这一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司马懿深知,若追击诸葛亮,不仅可能加剧自己的政治风险,甚至会招致皇帝的猜忌,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若是蜀汉在此时丧失诸葛亮,虽然能够取得战场上的胜利,但也会失去对权力的控制。最终,曹魏可能会重获胜利,司马懿的价值也随之丧失。

因此,司马懿选择不追击诸葛亮,实际上是在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而诸葛亮虽然败退,但他这个强大的对手,也正是司马懿能在曹魏朝中立足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权力斗争的角度看,司马懿并不是一个只顾自己利益的人。尽管他在表面上放过了诸葛亮,实际上他是在为自己赢得更大的权力,而这种智慧和远见最终帮助他在长达数十年的政治斗争中脱颖而出。

最后,随着曹叡的去世,司马懿的权力逐渐上升,最终成为了曹魏的实际掌权者之一。尽管他并没有亲自称帝,但在他去世后的十四年,他的孙子司马炎成功逼迫曹魏皇帝禅让,建立了晋朝,彻底改变了三国的格局。

司马懿的一生,充满了权谋与算计。他究竟是曹魏的忠臣,还是奸臣,至今仍然是历史学者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无论如何,司马懿的智慧和耐性,使得他最终成为了三国时代的最大赢家之一。

三国演义中的这些人物,诸葛亮、司马懿,直到今天仍然是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展现出那个时代无尽的智慧与谋略。

相关内容

原创 ...
“永乐盛世”是中国封建历史中少数几次繁荣的时期之一,但为何这一时期...
2025-10-11 05:02:52
原创 ...
在古代有“战国四公子”,在近代北京城里也有“京城四少”。其实在民国...
2025-10-11 05:02:32
原创 ...
一提到解放时期的“四大野战军”,很多熟悉近代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
2025-10-11 05:02:15
原创 ...
冈村宁次,一个令全中国人民世代铭记的日本战犯,曾经死于他屠刀之下的...
2025-10-11 05:02:14
原创 ...
川军名将:为国捐躯,英勇抗战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川军总计有...
2025-10-11 05:02:08
原创 ...
中国排球协会近日发布了《关于举办2025-2026中国排球超级联赛...
2025-10-11 05:01:59
袁绍临终遗言:一代枭雄的最...
"吾不听田丰之言,致有今日之败!" 袁绍临终前的这句话,像一把锋利...
2025-10-11 05:01:53
原创 ...
在辽阔的北漠,旌旗猎猎,一队人马正在艰难地行军,迎着刺骨的寒风。尽...
2025-10-11 05:01:52
原创 ...
缅甸代总统敏昂莱大将结束出访归国 9月29日下午,缅甸国家代总...
2025-10-11 05:01:43

热门资讯

持号码布免费乘!济南马拉松开通... 10月11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济南(泉城)马拉松赛事组织、安全保障、交通...
原创 强... 欧盟最近似乎在急于应对自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问题,甚至考虑对中国的稀土加税,这样的举措显得有些急功近利...
原创 民... 前些日子,我和大家分享了湖南邵东团山禹氏后裔、近代名人禹之谟的故事。许多老乡讨论时说,禹之谟真是一个...
原创 同... 很多文章提到阿根廷曾经是一个发达国家,并且和南非一起被称为“从发达国家跌落的奇葩”,这是真的吗? 确...
原创 我...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花木兰为父从军的传奇故事,而如今,巾帼英雄的身影依旧闪耀,英勇不输男子。她是我国首...
原创 宁... 引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高效的治理方式闻名。其“尚武”精神在...
原创 4... 邓小平与荣毅仁交谈 1979年10月4日,在北京金鱼胡同的一栋朴素小楼前,一块崭新的牌匾被郑重挂起—...
原创 他... 1977年8月18日,洪学智正在长春参加庆祝大游行时,突然接到一个紧急通知:北京的人要来接他入京,而...
原创 孙... 海风常年拂过澳门的街巷。二十世纪中叶,这座城成了两位女性的晚年栖所:卢慕贞在1952年走完85年的路...
原创 美... 1991年苏联倒下,美国一下子登上了世界的“独角戏”舞台。那时候,很多人都以为游戏结束了。资本主义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