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排球协会近日发布了《关于举办2025-2026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通知》,并对竞赛规程做出了几项重要调整。以下是本赛季与上赛季相比的主要变化,其他方面如外援政策保持不变:
一、升降级机制双阶段化:
今年的升降级机制进行了双阶段调整。首先,在常规赛结束后,A级联赛的第7和第8名与B级联赛的第1和第2名将进行升降级对决。比赛采用主客场制,并通过“金局制”(两场比赛,若各胜一场则加赛15分决胜)来决定最终的季后赛分组。
其次,赛季末新增了升降挑战赛:A级总决赛的第8名(A8)将与B级季后赛的第1名(B1,青年队除外)进行单场比赛,胜者获得下赛季A级资格,负者降级至B级。此举增强了升降级的公平性,并减少了偶然性因素。
二、B级联赛结构调整:
B级联赛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参赛队伍的范围扩大。除了原有的成年队,新增了A级俱乐部的青年队(年龄限制为2008年1月1日后出生)以及特邀大学队。
青年队的比赛将采用赛会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按上赛季的排名分组循环,第二阶段依据成绩重新分组,最终决出排名。此项调整的目的是加强对青年球员的培养,并为全运会提供练兵机会。
三、赛程与时间优化:
新赛季的比赛周期将压缩至3个半月(2025年12月13日-2026年4月5日),比上赛季减少了约一个月。为了避免时间冲突,比赛时间分布更加灵活:
- 周二和周三晚间设有19:00和20:00的两场比赛;
- 周六和周日则增加了15:30和16:30的下午场。
这一调整将有助于提升转播的灵活性,同时也能提升观众的观赛体验。
四、转会与设备细节调整:
转会方面,国内运动员的转会期将在常规赛结束后至季后赛开始前(2026年2月11日-24日),并且每支队伍仅允许进行一次转会操作。
在硬件方面,比赛场地将统一使用0.5米高度的LED广告屏(符合国际标准),以减少对运动员救球的干扰。
外援政策方面依然延续“2 1”模式:每队在常规赛中最多可以上场2名外援,如果男排派遣国手前往意大利、波兰、俄罗斯、土耳其或日本联赛,则可增加至3人;女排则不受此限制。
总结:
新赛季的改革通过双升降级机制、青年梯队整合、赛程优化及操作流程标准化,旨在提升联赛的竞争力与可持续性。这些变化将有助于提高赛事的观赏性与球员的竞技水平,同时为未来的排球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