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沙俄的历史时,人们常常会感叹:要是和沙俄做邻居,真算不上什么好事。几乎所有的邻居,都被他们欺负过。总结起来一句话:沙俄不是正在欺负邻居,就是在去欺负邻居的路上。
不过,这并不是盲目的欺负,而是有讲究的。沙俄的惯用手段是“趁你病,要你命”——他们从不轻易和强盛的对手硬碰硬,而是专挑那些走下坡路的国家下手。
一、瑞典的兴衰与沙俄的崛起
16世纪到17世纪,瑞典曾是北欧最耀眼的霸主,连丹麦、波兰都败在他们手下,还一度远征德意志。1648年,他们和法国联手击败神圣罗马帝国,攫取大片土地,威风八面。彼时的沙俄,正经历改朝换代,忙着防御克里米亚汗国,根本没有实力与瑞典争锋。
1700年前后,瑞典的版图涵盖了如今的芬兰、波罗的海三国,以及波兰、德国、俄国的部分海岸线。然而盛极必衰,周边国家如丹麦、波兰、沙俄逐渐结盟,合力削弱瑞典。最终瑞典退出北欧争霸舞台,而沙俄借机夺取波罗的海沿岸,兴建了圣彼得堡,获得巨大收益。
二、波兰立陶宛联邦的衰落
16、17世纪时,波兰立陶宛联邦是欧洲人口最多、领土最广的国家之一,甚至一度攻入莫斯科,令沙俄无力招架。然而自1648年起,这个庞然大物逐渐走向衰落。沙俄抓住机会,1654年夺取乌克兰,1772年后更与列强一起瓜分波兰,使其彻底消失在欧洲地图上。
三、与奥斯曼土耳其的对抗
奥斯曼土耳其在16世纪如日中天,横扫东欧,兵锋直抵维也纳。当时的沙俄只能在一旁观望。直到18世纪,奥斯曼因海上贸易路线改变和内部矛盾逐渐衰退,沙俄才伺机而动。1735年后,沙俄发动多次俄土战争,夺取克里米亚、乌克兰南部、外高加索等地。到1877年,沙俄几乎打到君士坦丁堡城下,若非英国出面干涉,奥斯曼帝国恐怕早已覆灭。
四、清朝与沙俄的边境摩擦
清朝建立后,国力强盛。康熙年间,沙俄曾在雅克萨地区挑衅,却被清军打得几近全军覆没,被迫在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边界。从此百余年间,沙俄不敢轻易冒犯清朝。
但到了19世纪中叶,清朝因鸦片战争和内乱元气大伤,沙俄见机行事,趁势侵吞中国大片领土。据统计,仅1858年至1905年间,中国因沙俄失去了约3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五、南部与中亚的扩张
相比东、西方的收获,南部的扩张更困难。沙俄若想进入印度洋,需要跨越草原、山脉,还要面对奥斯曼和伊朗的阻挡。即便如此,19世纪初他们仍然轻而易举击败伊朗,夺取大片领土。中亚更是被他们直接并吞,几乎没有反抗之力。
结语
沙俄的扩张逻辑很清晰:邻居强大时,他们按兵不动;邻居虚弱时,他们立刻扑上去。瑞典、波兰、奥斯曼、清朝、伊朗……无一不是在衰退期遭到沙俄的侵吞。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唯有自身强盛,才能免受欺凌。一旦国力衰落,虎视眈眈的邻居便会蜂拥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