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许多奇特的民族,拥有各种不同的风俗和习惯,而最令人震惊和害怕的,莫过于非洲的食人族。食人族通常以部落形式居住在西非的某些地区,外界对他们的生活了解甚少,因为几乎没有人敢深入与这些部落接触。关于他们为何食人,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许多谜团至今无人解开。
这一系列的未知,引发了一位年轻女学者的好奇心,她就是玛丽·金斯利。玛丽是19世纪末第一个独自前往食人族部落进行探险和研究的女性。那么,她和她的向导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呢?
玛丽出生在伦敦,大学毕业后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成为了一名人类学家。她的父亲长期在外进行冒险探险,讲述的那些惊险故事在她的心中埋下了对未知世界的渴望,特别是关于非洲食人部落的传说,令她尤为着迷。大学毕业后,玛丽决定亲自前往非洲,开始她的探索之旅。
1894年,22岁的玛丽宣布她将穿越西非的奥戈韦河和伦布韦河之间的恐怖地带,这个区域是芳格族的领地,芳格族以食人而闻名,被称为“白人的坟墓”。当时没人愿意和她同行,玛丽只能招募了4名当地阿杰巴族的土著作为向导和挑夫,以商人的身份前往。
她认为,若是一个白人商人前去,或许能避免被食人族直接杀害。1894年12月,玛丽带领她的队伍坐上独木舟,沿着一条不在地图上的河流出发。经过大半天的航行后,他们终于来到了芳格族的第一个村落——姆费塔村。
刚到村口,玛丽便听到了鼓声和呐喊声,突然一群上身赤裸的土著人从村子里冲了出来,手持土枪和弯刀,向她们围了过来。玛丽的向导恩哥塔伸出双手,表示他们并非敌人。然而,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周围的喧嚣声愈加震耳欲聋,寒冷的刀光四处闪动。
面对这种危险,玛丽脸上依旧保持着友好的微笑。幸运的是,一位肩披兽皮的芳格族人认出了恩哥塔,原来他们曾有过生意上的往来。于是,玛丽和她的队伍顺利进入村落,并住进了一间简陋的小屋。她观察到屋内的情况:地上铺着沙子,竹子搭建的屋顶上悬挂着野猫皮和豹皮,房间角落吊着一个驱蛇用的铜铃。屋子虽然简陋,但她能感受到这些土著人的热情。
玛丽通过送上一些小礼物,如鱼钩、指甲刀和花手帕,渐渐赢得了芳格族人的信任,这也为她进一步了解这个神秘部落提供了机会。然而,在一次拜访酋长家的经历中,玛丽遇到了一些令她难以忘怀的事情。
酋长言辞寡淡,玛丽也不敢多问。后来,她的芳格族朋友建议她去访问一个更古老的村落,那里也许能解开玛丽心中的疑惑。可是,听到这个提议,玛丽的向导们却吓坏了,因为这个村落以食人习俗最为严重,被称为“恐怖镇”。
玛丽凭借自己坚定的勇气,承诺给向导们更多报酬,最终说服他们前往。但向导们提出一个条件——玛丽必须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恐怖镇”的人发现玛丽是个白人,可能会立刻发动攻击。于是,他们来到“恐怖镇”,玛丽率先走进了村子,四周寂静无声,仿佛整个村落都消失在了沉默中。但玛丽清楚,村中的居民可能正通过黑洞洞的窗户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她保持冷静,微笑着前行。
突然,一个强壮的酋长出现在她面前,目光凶狠,但一时却不知如何应对这些不速之客。玛丽心中一动,决定主动出击,试图化解紧张的局面。她冷静地对恩哥塔说:“告诉酋长,我听说这里是一个盗贼的窝点。”酋长显然被这句话吓了一跳,他回应道:“这里是一个诚实的村庄,里面的人都非常正直。”玛丽则表示,她愿意亲眼见识一番,酋长答应了她的要求。
接着,酋长邀请她们到他的家中。在酋长的屋里,玛丽看到了酋长母亲的胳膊上长满了脓疮,皮肤溃烂。玛丽决定尝试帮她治疗,尽管她对皮肤病并不熟悉,但她用随身携带的药水清洗了伤口,效果居然显现了出来。酋长感激不已,其他村民也纷纷前来求医,交换物品。通过这种互动,玛丽终于明白了芳格族的食人习俗。
原来,芳格族食人的原因,并非出于仇恨,而是因为他们认为吃掉亲朋好友的尸体,是一种永远与他们亲近的方式。这样,他们就能将逝去的人保留在自己的身体里,永远纪念他们。
接下来的日子,玛丽与芳格族人建立了深厚的联系,逐渐理解并接受了他们的风俗。1895年12月,玛丽回到英国,出版了《西非游记》和《西非研究》两本书,她的冒险经历和研究成果轰动一时,为人类学的研究历史填补了空白。
然而,玛丽的生命过得极为短暂。1900年6月3日,年仅28岁的她因病去世。按照她生前的愿望,她的遗体被送往大海,进行了海葬。她在遗书中写道:“我的同伴是红树、沼泽、河流和海洋,它们与我融为一体。”人们相信,她的最后选择,与她那次惊心动魄的探险经历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