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安史之乱中的正气名臣有多忠烈?
创始人
2025-10-06 10:32:43
0

爱国诗人文天祥的《正气歌》与安史之乱的忠烈传奇

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在元大都的监狱中写下《正气歌》,其中提到张巡和颜杲卿的故事,以此表达自己宁死不屈的气节。这两位唐朝名臣在安史之乱中展现了非凡的忠诚与勇气——张巡每次作战都怒目圆睁,甚至咬碎牙齿;颜杲卿被俘后舌头被钩断,仍痛骂叛贼安禄山,最终双双壮烈牺牲。

一、安史之乱中的忠义之士

天宝十四年(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讨伐奸臣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造反。由于河北地区长期受安禄山控制,许多州县听闻叛军来袭,纷纷投降。然而,仍有像张巡、颜杲卿这样的忠臣挺身而出,誓死抵抗。

早在叛乱爆发前,安禄山就曾拉拢颜杲卿,任命他为常山太守,并赐予官袍以示恩宠。但颜杲卿丝毫不为所动,坚定地说:“我世代为唐臣,誓死效忠朝廷!”他暗中联络志同道合之士,准备反抗安禄山。

叛军势如破竹,仅一个月就攻陷洛阳,直逼潼关。就在颜杲卿忧心如焚之际,他的堂弟颜真卿派人联络他,提议共同起兵。颜杲卿立即响应,决定在叛军后方组织义军,切断安禄山的退路,减轻朝廷正面战场的压力。

他率军斩杀叛将李钦凑、高邈,并发布檄文号召河北各郡县反抗叛军。一时间,各地纷纷响应,十五个郡县重新归顺朝廷。然而,由于兵力悬殊,颜杲卿最终在坚守常山六天后被俘,宁死不屈,英勇就义。

二、张巡:以千人之力力挽狂澜

安禄山攻占洛阳后,派精锐部队横扫河北,各地守军大多望风而逃,但仍有忠勇之士誓死抵抗,张巡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他仅凭千余兵力,与叛军周旋两年多,为唐朝的反攻争取了宝贵时间。

起初,谯郡太守杨万石投降叛军,并逼迫真源县令张巡归顺。张巡断然拒绝,反而招募义军奋起反抗。他与单父尉贾贲等人会合,趁雍丘县令令狐潮外出时夺回城池。令狐潮多次率军围攻雍丘,并试图劝降张巡,但张巡始终不为所动。

在贾贲战死后,张巡独自扛起守城重任,自称吴王先锋使,继续抵抗叛军。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军,他身先士卒,披甲而食,带伤作战,坚守雍丘六十多天,历经三百余场战斗,甚至差点活捉令狐潮。

后来,叛军改变策略,试图围困雍丘。张审时度势,果断率军转移至宁陵,与睢阳太守许远、城父令姚訚会合,共同抗敌。许远见识到张巡的英勇,主动让出指挥权,自己则负责后勤补给。

三、睢阳血战与《祭侄文稿》的悲愤

张巡率领千余士兵转战雍丘、宁陵,最终死守睢阳,像一颗钉子般牢牢钉在江淮防线。他的坚守不仅牵制了大量叛军,还确保了江淮地区的物资能顺利运往朝廷,为唐军反攻创造了关键条件。可以说,正是张巡和许远的殊死抵抗,才让唐朝最终赢得胜利。

在睢阳被围的十个月里,城内粮尽援绝。张巡和许远甚至杀妾杀奴,以血肉充作军粮。他激励士兵:“我绝不撤退,誓与睢阳共存亡!”将士们深受感动,个个奋勇杀敌。张巡作战时怒目圆睁,牙齿咬碎,被俘时叛军撬开他的嘴,发现仅剩两三颗牙齿。

世人皆知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虽笔墨潦草,却饱含血泪,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这篇祭文是颜真卿在找到堂侄颜季明的头骨后所作。颜家满门忠烈——颜杲卿被肢解割舌仍骂贼不止,其子颜季明身首异处,幼子颜诞、侄子颜诩均遭断肢酷刑。

想到侄儿年少有为,却惨遭杀害,颜真卿悲愤交加,挥毫写下《祭侄文稿》。字里行间,不仅是对亲人的哀悼,更是对叛军的痛恨,以及对家国破碎的悲叹。正如文中所言:“至性所郁结,岂止笔精墨妙,可以振铄千古者乎!”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全球航运业加速绿色转型的背景下,清洁能源船型在新造船市场中的比重...
2025-10-06 01:07:15
特稿丨让开放的阳光温暖世界...
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 新华社记者宿亮 距离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
2025-10-06 01:05:29
西汉的公主都嫁给了谁?17...
在我们深入探究西汉公主们的婚姻故事之前,有必要先厘清一个关于公主配...
2025-10-06 01:04:17
原创 ...
《三国演义》中的马超锦马超美誉传遍西凉,羌人更是尊称其为神威天将军...
2025-10-06 01:04:16
原创 ...
《三国名将张辽、张飞与张郃的全面比较》 一、论个人武艺与统兵才能 ...
2025-10-06 01:03:42
诸葛亮摆空城计有一个最大破...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中,诸葛亮首次北伐祁山时遭遇重大挫折。在街亭...
2025-10-06 01:03:29
赵国最厉害的赵武灵王,为何...
在战国时代风云变幻的末期,各国争霸的舞台上,除了秦国接连涌现出秦惠...
2025-10-06 01:03:24
唐朝最后的猛将,五车分尸时...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次王朝的更迭都伴随着腥风血雨。那些看似腐朽...
2025-10-06 01:03:22
曹丕让贾诩当太尉,孙权为何...
以下是按照要求改写的文本,总字数约1200字: --- 《魏略》中...
2025-10-06 01:03:18

热门资讯

慈禧最后一天怎么过的,她是否料... 【改写后文章】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清朝的兴衰历程尤为引人深思。而在这段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里...
他是开国大将,全家18人参加革... 他是新中国的开国大将,全家18人一同参加革命,17人牺牲在了革命胜利前,只有他一人,活到了新中国成立...
原创 陈... 在新中国的历史画卷上,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国家领导人:他常年头扎白毛巾,肩扛大锄头,活脱脱的庄稼汉形象。...
元青花龙纹八思巴文梅瓶 元青花龙纹八思巴文梅瓶是元代青花瓷中的代表性珍品,融合了元代制瓷工艺、龙纹文化符号与八思巴文的历史印...
原创 商... 商汤灭夏后夏人四散逃亡的历史考察与三官庙遗址的惊人发现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商汤在鸣条之战中击败夏...
山西公布横水西周墓地发掘资料 ... 中新社太原9月17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7日对外公布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
安史之乱有多乱?平定叛乱的将军... 安史之乱:改写版 安史之乱堪称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叛乱,这场持续八年的动荡直接导致盛极一时的...
原创 朝... 1950年秋天,北京中南海的会议厅里气氛凝重,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激烈辩论正在进行。参与讨论的是新中国...
“重访抗战地标”:主题性行进式...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新华网推出大型行进式融媒体报道“重访抗战...
原创 9... 李鸿章访美记:一位晚清重臣的跨洋之旅 1896年,年逾古稀的李鸿章踏上了圣·路易斯号邮轮,开启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