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袍加身,却无帝王之气;权倾一时,难逃众叛亲离。袁世凯的83天皇帝梦,留下一组荒诞无比的老照片,也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富争议的闹剧。
1915年12月12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56岁的袁世凯穿着一件重达38斤的龙袍,笨拙地爬上特制的龙椅。
龙椅比太和殿宝座宽出两尺,专门适应他微胖的身材。金线刺绣的十二章纹在煤气灯下闪着冷光,照得他额头的冷汗晶晶亮。
当文武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时,紧张不安的袁世凯竟将龙椅扶手上的珐琅龙纹抠掉一块。这位自封的“洪宪皇帝”,此刻更像是一个扮演皇帝的角色演员。
朝鲜发迹,权力攀升
袁世凯的权力之路始于朝鲜。1882年,22岁的袁世凯跟随吴长庆赴朝鲜平定内乱,负责前线军务统筹。
这位年轻的军官很快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手腕。他帮助朝鲜训练新军、把持海关税收,一待就是整整12年。
在朝鲜期间,袁世凯还迎娶了一位朝鲜姨太太,被称为他最漂亮的一位姨太太。当时袁世凯在朝鲜风光无限,甚至娶个朝鲜公主也并非难事。
甲午战争的爆发让袁世凯彻底看清了大清的虚弱本质。北洋水师的一败涂地,成为他军事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也埋下了他日后追求绝对权力的种子。
1899年冬,40岁的袁世凯迎来仕途重要转折,他从工部侍郎一跃成为山东巡抚,首次当上封疆大吏。
巧合的是,他苦心经营的新建陆军也从天津小站调到了山东布防,这一调让军队躲过了八国联军入侵的战火,得以安心发展壮大,成了袁世凯日后纵横政坛最硬的底牌。
1901年11月,李鸿章去世后,袁世凯受命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次年实授,一跃成为中外所瞩目的实力人物。在1901年到1907年这七年时间里,他一直担任着直隶总督这一重要职位。
袁世凯凭借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身心地投入到清末新政的实施与推行工作中。他设立了军政司负责军事革新,成立学务处(后改名学校司)推动新式教育发展。
日常起居,规矩森严
袁世凯的生活极有规律,近乎刻板。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6点半吃一大海碗鸡丝汤面,7点准时办公会客。
11点半吃午饭时,他使用的碗、筷、碟都比常人的大一些长一些。饭菜花样经久不变,摆的位置也从不变换。
他最爱吃清蒸鸭子,入冬后每顿必有,并且必定摆在桌子中央。肉丝炒韭黄摆在东边,红烧肉摆在西边,秩序井然。
下午5点以后,他就离开办公室,和姨太太们以及未成年的儿女们到中南海各处散步,有时骑骑马或划划船。晚上7点吃晚饭,春、秋、冬三季在居仁堂,夏天改在稻香村。
袁世凯一生共有一妻九妾,育有三十二个子女(十七个儿子,十五个女儿)。他对这个大家庭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
原配于氏形同虚设,真正的管理权掌握在大夫人沈氏和五夫人杨氏手中。大夫人沈氏是青楼出身,手持钢戒尺专治不服;五姨太杨氏是财务总管兼纪律委员,月薪100大洋顶三个处长。
最惨的是三姨太金氏——朝鲜王室宗女,因不肯学河南话,被沈氏打到左腿残疾。每逢初一十五,九位姨太太要列队给大太太请安,场面比宫斗剧还刺激。
袁世凯却得意洋洋地说:“这叫军事化分工!”
作为近代顶级时间管理大师,袁世凯的《侍寝章程》让现代海王都自愧不如。
他每周日制定下周排班表,每位姨太太有专属衣柜存7套睡衣。侍寝者需提前2小时到书房备考(抽查四书五经),完事后还要写《承恩记录》存档。
更绝的是“雨露均沾”绩效考核:定制旗袍每人每年12套,珠宝首饰按季度更新,生育奖励白银500两。这套制度让9房姨太生下32个孩子,堪称民国生育冠军。
袁世凯对姨太太们没有流露出多少偏爱的倾向。谁需要定制衣服、打造首饰,他都每人一份,一视同仁。
称帝野望,众叛亲离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正式就任北洋大总统,站在各国驻华使节中间,神情志得意满。但他并不满足于大总统的位子,权力的诱惑吞噬着他的理智。
1915年12月,他悍然宣布称帝,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称帝前,他搞了一场祭天仪式,身着特制龙袍,试图借“天命”为称帝披上合法外衣。
他给朝鲜王妃闵氏送苏州绸缎,给大院君送鸦片烟枪,给日本领事送歌妓——玩转三方势力。甚至不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来换取支持。
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为了当上“太子”,伪造《顺天时报》,只刊登支持帝制的文章,营造国内舆论一片拥护的假象。
袁世凯的皇帝梦只做了83天。在全国上下一片反对声中,他于1916年3月22日被迫宣布取消帝制。
护国战争爆发后,各地纷纷响应,南方各省相继宣布独立。曾经追随他的部下也对他感到失望与愤怒,纷纷与之划清界限。
袁世凯整日忧心忡忡,坐立不安。他大量服用鹿茸、狗海肾等药材补身体,导致病情加剧。
1916年元宵节,新华宫里飘着大烟泡。袁世凯瘫在龙床上,腰间缠着浸透脓血的绷带。床头摆着德国进口胰岛素针剂、鹿茸虎鞭泡酒和未批完的《退位诏书》草稿。
1916年6月6日早晨6点左右,袁世凯因尿毒症引起肾衰竭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7岁。临终前,他口中断断续续地说:“他害了我!”
袁世凯的龙袍是粗糙仿制的,刺绣工艺远不及真正皇家水准,龙形图案毫无威严。
他坐的“龙椅”是拆除太和殿明代龙椅后特制的西洋高背椅,椅背高耸,坐面刻意压低,就为迎合他“腿短”的生理特征。
中南海里依旧散落的洪宪瓷碎片,记录着这场仅有83天的皇帝梦。1926年,袁世凯洹上庄园被军阀洗劫一空,那座占地200亩的豪华庄园,如今只剩半截残碑埋在玉米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