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在军事指挥方面的能力确实较为平庸,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合肥之战。当时他率领十万大军围攻合肥,却被张辽仅以八百精锐骑兵击溃,这场惨败充分暴露了孙权在军事指挥上的短板。然而,孙权却拥有非凡的识人用人之明,他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并委以重任,这种卓越的用人智慧使他在群雄并起的汉末乱世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三分天下的一方霸主。
在孙权的统治时期,他确实发掘并重用了许多杰出人才,如后来成为东吴顶梁柱的陆逊、诸葛瑾等人。但令人遗憾的是,孙权也错失了五位堪称当世顶尖的人才,这些人才的流失对东吴的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首先就是被称为凤雏的庞统。这位与诸葛亮齐名的顶级谋士最初是周瑜的幕僚。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庞统曾只身潜入曹营,向曹操献上连环计,建议用铁索将战船相连。这个计策表面上是为曹军解决晕船问题,实则为后来的火攻埋下伏笔。当周瑜实施火攻时,曹军战船因铁索相连无法分散,最终全军覆没。然而在周瑜英年早逝后,孙权却因庞统相貌丑陋而拒绝重用他。当时天下诸侯中,刘璋、张鲁等人难成气候,曹操虽爱才但庞统已得罪在先。无奈之下,庞统只得投奔刘备。起初刘备也以貌取人,仅委以县令之职。直到半年后才发现其才能,立即予以重用。庞统为刘备献上夺取益州的上中下三策,最终助刘备取得西川,可惜在雒城之战中不幸中箭身亡。
其次是关羽的副将廖化。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廖化作为其重要部将参与其中。当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之际,孙权因关羽拒绝联姻并出言不逊,最终背盟偷袭荆州。关羽兵败后,廖化为保全性命假意投降,被孙权任命为太守。但他始终心系蜀汉,后来借刘备伐吴之机,以诈死之计带着老母昼夜兼程返回蜀国。刘备感其忠义,任命为宜都太守。此后廖化成为蜀汉后期重要将领,随诸葛亮、姜维多次北伐,立下汗马功劳。蜀汉灭亡后,他在前往洛阳途中病逝。
第三位是曹魏名将于禁。作为五子良将之一,于禁在襄樊之战中因不谙地形,七路大军遭关羽水淹。被俘后为保命投降,但关羽仍将其囚禁。孙权在擒杀关羽后本可招降于禁,却纵容虞翻等人羞辱他,最终将其遣返曹魏。于禁回到魏国后备受羞辱,不久便抑郁而终。
第四位是才华横溢的华歆。孙策在世时对他礼遇有加,但孙权继位后,为不得罪曹操,不得不放其北上。华歆后来在曹魏官至尚书令,成为重要辅政大臣。
最后是原属刘璋的张裔。刘备取益州后归顺,但在赴任途中被叛将擒送东吴。直到诸葛亮派邓芝修复吴蜀联盟时,才得以返回蜀汉。这五位人才的流失,无疑削弱了东吴的实力,也反映出孙权在人才政策上的一些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