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联合发声,韩国外交棋局面临严峻考验
在韩国总统李在明结束其备受瞩目的访美行程,尚未有机会从旅途的疲惫中恢复过来之际,中国和俄罗斯驻韩大使联袂发表了一篇引起韩国主流媒体高度关注的文章。这篇题为《铭记历史、弘扬正义,共创和平美好未来》的联合署名文章,以中韩双语的形式刊载于韩国多家主要报刊,其发布时间更是精准地定格在李在明总统回国不足二十四小时之内,其战略意图不言而喻。
表面上看,这篇文章回顾了二战历史,但其深层含义却直指韩国当前所面临的棘手外交困境:一方面,韩国在安全上深度依赖美国的庇护,却又在经济命脉上无法割舍与中国的紧密联系。此番中俄联合发声,无疑是对韩国政府发出的“最后通牒”,旨在敦促其正视历史真相,坚守历史立场,以免在大国博弈的棋局中沦为无辜的牺牲品。韩国在此关键时刻所做的选择,不仅事关国家自身的核心利益,更将深刻影响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中俄两国大使选择在《亚洲经济》、《亚洲日报》等韩国本土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上发表此文,并特意采用中韩双语,其用意十分明显:这是为了规避国际舆论的干扰,直接与韩国政府及其国民进行沟通。文章的开篇便着力强调了三国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2025年,将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也是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同时更是韩国光复八十周年。中俄两国通过这一“纪念日套餐”,巧妙地提醒韩国,三国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国和战胜国,如今的国际地位正是建立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丰硕成果之上。
文章毫不避讳地将台湾问题定位为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严肃警告任何试图动摇这一原则的行为都将严重破坏地区稳定。对于韩国而言,维护这一历史性原则不仅是捍卫国际正义的体现,更关乎其自身国家独立的法理基础。韩国之所以能够从日本的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正是二战后国际秩序安排的直接结果。一旦韩国在相关问题上立场模糊不清,无异于动摇了自身国家独立合法性的根基。
此外,中俄两国在文章中旗帜鲜明地反对“零和对抗”和“霸权霸道”,矛头直指美国近期在东北亚地区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操弄。文章警示韩国,如果一味追随美国,陷入阵营对抗的泥淖,最终只会损害自身的国家利益。美国近期对韩国实施的加征关税措施,以及以安全承诺为筹码向韩国施压,迫使其配合美国对华政策,正是这种霸权逻辑的鲜明体现。尽管韩国通过艰苦谈判,将关税从25%大幅削减至15%,但其付出的代价却是进一步扩大对美投资、开放国内市场,同时还在半导体等关键技术领域被迫跟随美国的对华限制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李在明总统此次的海外访问行程,其顺序安排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他打破了韩国总统历来“先访美后访日”的传统惯例,此次选择先访问日本,与首相石破茂就改善两国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随后又前往美国与特朗普就关税减免问题进行磋商。更为敏感的是,此次访问的时间恰逢中国筹备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活动,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已确认将出席,而李在明总统却选择了缺席。这一决定被中俄两国视为对这段共同历史记忆的漠视。
韩国当前正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困境。在安全方面,美国驻军控制着韩国37个军事基地,韩国在战时指挥权也完全归属美军,其国家生存的命脉更是被美国核保护伞所笼罩。经济层面,2024年中韩贸易额已高达3280.8亿美元,中国已连续21年稳居韩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宝座。韩国的半导体、汽车、化工等支柱产业,都深度依赖于中国广阔的市场。然而,美国却要求韩国进行“脱钩断链”,这对于韩国企业而言,无异于要求其放弃赖以生存的中国市场,其代价是韩国经济难以承受的。
这并非中俄首次在对韩问题上协调立场。早在7月初,中俄两国的外长就在莫斯科发表了联合声明,明确反对外部势力干涉朝鲜半岛事务,并强调应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危机。此次两国大使联合发文,可以看作是该声明的延续和深化,进一步强调了半岛的和平稳定只能通过多边合作来实现,而非诉诸军事对抗。韩国若继续过度依赖美国的军事威慑,一旦地区局势发生任何紧张,韩国将首当其冲,成为最先受到冲击的国家。
韩国国内对于中俄联合发声的反应可以说是复杂且多元的。虽然韩国主流媒体对此事处理得相对低调,但韩国政界和学界普遍意识到,这无疑是中俄两国发出的“善意提醒”。一部分韩国人担忧在经济上会受到中国的“绑架”,然而,数据却显示,韩国对华贸易的依赖程度远超对美日贸易的总和。事实上,美国的“脱钩”政策已经对韩国的半导体出口造成了明显的冲击。韩国外交界普遍认为,中俄此举实际上是为韩国提供一个“战略自主”的机会,而非单纯的施压。
李在明政府试图推行“实用主义外交”,在中美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然而,其近期的外交行为却暴露了其内在的矛盾与摇摆:一方面,为迎合美国,韩国对来自中国的不锈钢产品加征了关税;另一方面,又派遣特使访华,试图传递改善双边关系的积极信号。更令人费解的是,韩国既拒绝了中方邀请其参加阅兵的提议,又在随后紧急致电中国外长,强调重视与中国发展双边关系。这种反复无常的举动,根源在于韩国长期以来缺乏一套独立自主的外交战略,这才是其外交政策中最致命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