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在古代历史上,从来都不缺少那种‘打脸’的神反转剧情。
也许你现在很牛,高高在上,对我不屑一顾。但三十年之后,谁高谁低,那就不一定了!
大概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在扬州的会稽郡,有一个人叫焦矫。此人早年做过县令,家族在当地也比较有势力。
再加上天下大乱之后,焦家在当地收拢了不少门客。后来,焦家在当地就成了当地的霸主,做事肆无忌惮,连当地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太敢管他们。
这种情况,我们一般称作是‘地方豪强’。
因为焦家比较势大,所以很多人为了生存,都得来拜访焦家。但是焦矫本人却有一个毛病,那就是‘见人下菜碟’。
对于那些有名望、有官职,或者家里比较有钱的士人,焦矫就特别热情。而对于那些出身贫寒,没啥名气的年轻人,焦矫就特别瞧不起,甚至都不愿意多加理会。
而后来某一天,焦矫的家里,就来了两个年轻人。
这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卫旌,另一个叫步骘。
这两个年轻人,都不是会稽郡本地人,而是徐州那边的人。当时徐州那边打得天翻地覆,曹操更是在徐州大开杀戒,直接开始屠城。所以,很多徐州人就逃离了徐州,南下到扬州避难。
这两个年轻人,就属于这种情况。
而且,因为是逃难过来的,两个人身上也没带多少钱。所以,逃到会稽郡之后,两人为了生存,就只能找了一块地,种一点瓜果蔬菜,养活一家老小。
但在种地的时候,两人就听说了焦家。
因为焦家在当地比较势大,又豢养了很多门客。而这些门客,又往往仗着焦家的势力,为非作歹,欺负老百姓。因为焦矫的关系,当地的县令又不太敢管。
所以,为了好好活下去,不被焦家的这些门客骚扰。这两个年轻人,就只能带着一些礼物,来拜见焦矫,希望得到焦矫的庇护。至少,别再让那些门客骚扰他们。
结果,两个人过来的时候,焦矫正在午休。
那怎么办?在门口等着呗!
等了一会儿之后,其中的卫旌开始不耐烦了,转头就想回去。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步骘却说话了。
“咱们这次过来,本来就是过来拜码头的,能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吧!”
“再说了,咱们都已经等这么长时间了。要是现在走了,回头人家睡醒了,还以为咱们清高,反倒是讨厌咱们。”
“真要是让人家留下这么一个印象,那咱们这一趟过来,反倒是得罪人了。”
步骘这么一说,卫旌也觉得很有道理。所以,两人就只能继续等,等到焦矫睡醒。
这一等,就等了很久很久,直到焦矫睡到了自然醒。
可是接下来,当焦矫睡醒之后,焦矫并没有任何抱歉的意思。相反,焦矫连见都懒得见他们,只是把房门打开,本人连床帐都没出,隔着房门跟两人说话。
恰好这会儿也到了晚饭的时候了,按照当时的规矩,焦矫必须得留两人吃饭。结果,焦矫让人拿出了一些冷菜馊饭,给两个人吃,自己却是吃的大鱼大肉。
按照当时的社会礼仪,这就已经有点侮辱人的意思了。
面对焦矫的侮辱,卫旌一下子就怒了,马上就想要离开。但是步骘却拉住了他,然后一口一口吃掉了碗里的东西,所有的礼仪都做到位了,这才离开。
等到两人离开焦家之后,卫旌就愤怒的和步骘说:“他都这么干了!你居然还能忍?”
没想到步骘却说:“咱们现在就是贫贱之人啊!!人家用招待贫贱之人的待遇,来招待我们,这不是很正常吗?”
而对于两人的拜访,估计焦矫当时也没往心里去。
反正只是两个逃难过来的底层年轻人,都已经沦落到靠种瓜过日子的地步了,以后有什么大出息呢?对于这样的两个人,焦矫估计也懒得再去多想了。
而事情到了这一步,其实就已经算是告一段落了。
在这次拜访之后,焦矫的门客有没有继续难为两人,史书上没写,我们也不知道。
但是再往后的一些事情,史书上却是记载的清清楚楚。
就在两人种了两年地之后,孙策忽然被人刺杀了,随后孙权接班。而孙权接班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曾经大力招募官员,培植自己的力量。
趁着这个机会,步骘和卫旌,就全都去面试了。
结果,因为两人都很有才,两人都通过了面试。后来,步骘被孙权任命为主记,卫旌也顺利入职。
而在往后的很多年里,两人在东吴集团平步青云。卫旌后来官至尚书,成了东吴的重臣。步骘更厉害,他的本家妹妹后来嫁给了孙权,成了孙权最爱的女子。而步骘也因此成了孙权最信任的一个大臣,最后接了陆逊的班,做了东吴的丞相!
至于焦矫和焦家……
后来步骘和卫旌发达之后,有没有再次去焦家登门打脸,我们不知道。反正后来,在整个三国两晋时期,会稽郡好像再也没出过什么姓焦的名人了。
如果当年两人拜访焦家的时候,焦矫没有表现的那么傲慢,而是对两人礼贤下士。说不定后来两人得势之后,焦矫他们家也能跟着沾点光。
可是有了当年这么一件事之后,在步骘和卫旌得势之后,哪怕他们不去主动为难焦家,下面的那些东吴官员,也会因为害怕得罪这两位东吴重臣,不敢再提拔焦家的后辈儿孙。再之后,焦家可不就只能逐渐没落了?
所以,古人常说要‘与人为善,多结善缘’,真不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