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这八处战略要地,正是日本的要害 | 地球知识局
创始人
2025-10-03 01:02:54
0

地球知识局

文字 | 那日苏

校对 | 朝乾 编辑 | 桐

美国战略家马汉曾表示:控制海洋即控制世界贸易,即掌握全球财富和权力。

从大航海时代到今天,几乎所有的世界强国都是海洋强国,包括今天的美国。海权,是实实在在的好东西。

佛罗里达海峡就是美国控制墨西哥湾的咽喉要道

(图:《海上“咽喉”:重要海上通道》,后同)▼

但海洋过于广阔,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和国家能守住大洋上的每一个角落,那海洋霸权是如何实现的?

从军事和经济的角度来看,每一片海域的价值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岛国日本,其经济与安全的命脉,都系于8个海峡之上。

而在当今世界,12个关键海峡和运河承担了50%以上的海运量。只要控制住这些关键的海上通道,就能扼住全球经济的命脉。

最近新出了一本书《海上咽喉:重要海上通道》,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景式描绘出了这些海上咽喉的情况,也介绍了各个国家围绕着这些海上咽喉的明争暗斗。

围绕石油资源形成了8条主要海上贸易通道

(横屏查看)▼

美国为何紧盯马六甲海峡?伊朗凭什么动辄用霍尔木兹海峡撼动油价?日本为何对龙目海峡又爱又怕?俄罗斯舰队为何总被“内海套娃”困住?……这本书带你穿透地图,看清大国博弈的底层逻辑——谁握紧航道,谁就捏住了对手的命门!

读完了这本书,相信你会对全球海洋经济与军事格局有全新的了解。

读懂海洋,就掌握了世界的钥匙

关键的海上通道被称为“咽喉”、“命脉”,顾名思义:既重要,又脆弱。

2021年,“长赐”号货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导致运河堵塞,期间让全球贸易每周损失近100亿美元!

狭窄的苏伊士运河承担了全球海运贸易1/8的份额▼

这仅仅是一场意外造成的损失,若是刻意封锁、控制,则足以让一个国家的经济瘫痪,甚至左右世界局势。所以,自古海峡多战事,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伊斯坦布尔之所以被称为“世界的首都”,是因为坐拥博斯普鲁斯海峡;巴拿马每一届政府前赴后继地与美国围绕巴拿马运河玩控制与反控制,是因为巴拿马运河几乎垄断了美洲航线;上世纪中期,苏伊士运河被埃及掌控,宣告了英国全球霸权的彻底落幕……

巴拿马运河大大缩短了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

《海上咽喉:重要海上通道》通过对历史演变、地理空间分布、全球战略发展、大国海上争控等方面的分析为读者打开一个新的视界,让我们能对上面的一系列问题,有个清晰的理解。

书中第二章提到,冷战时期的美国,曾制定了控制世界16条海上战略通道的计划。这16条通道不仅是扼守全球贸易的咽喉、军事战略的胜负手,更是美国控制世界的“锁眼”。冷战结束后,美国依然不放松对这16条通道的控制。

这些海上战略通道关系着资源贸易与政治军事要地

(横屏查看)▼

海上通道是大国在全球投射力量的必经之路,也是小国撬动地缘政治的杠杆。

伊朗能够“四两拨千斤”,撼动世界局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有能力封锁波斯湾到印度洋的唯一通道——霍尔木兹海峡,从而影响全世界的石油价格。

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部署了重兵和大量军事设施

在必要时可以锁住这个“世界油阀”▼

在我看来,这本书还有一个很大的价值,那就是能让我们看到“冷门”水道的巨大作用,这样才能对全球的海洋局势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比如,大家都觉得苏伊士运河重要,实际上苏伊士运河还有平替,那就是好望角南部水道。当年“长赐”号堵塞苏伊士运河的时候,货轮就集体绕行好望角南部水道。

这条航道表面上是非洲与南极洲大陆之间的宽阔海峡,但实际上由于全年都有风暴,来往船只都选择贴着岸边行驶,可通行的水道非常狭窄。

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的大型船只可以绕道好望角南部

(横屏查看)▼

对于东亚-欧洲这条路线来说,虽然绕行好望角比穿越苏伊士运河要远得多,但由于运河要收取高额的通行费,油价低的时候也会选择走这条路。

日本列岛的野望

世界上大多数的关键海上通道,其实都有平替。

即使亚洲最繁忙的海峡马六甲,也不具有唯一性。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同样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关键水道。而且这两道海峡的宽度和水深远超马六甲,更适合大型船舶航行。

西方国家可以通过巽他海峡进行两大洋间的兵力调动▼

《海上咽喉:重要海上通道》中认为,对日本来说,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在战略上要比马六甲重要得多。

咱们中国人一说“海上封锁”,往往会想起所谓“第一岛链”。作为第一岛链上最关键国家的日本,其实也有海上安全的焦虑,也渴望掌控周边关键海峡。

海峡对于日本来说太重要了。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国民经济极其依赖对外贸易,而工业原材料——尤其是能源——十分依赖海运。

由于吃水深度超过20米的油轮不能通过马六甲海峡,日本进口的中东原油VLCC主要是经龙目海峡运输的。而且相比于通过马六甲海峡,从日本经望加锡-龙目海峡通道到西澳大利亚也更近,日澳能源、矿石贸易也主要走这条线。

处于日澳两国间的望加锡海峡也是美国的战略要地▼

更关键的一点在于,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要经过南海。而中日关系这些年一直风波不断,日本方面始终担心中国会切断这条航线。

另外,马六甲海峡的水深并不适合核潜艇隐蔽通行。如果日本及其盟友想要在中国周边进行武力部署,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才是更好的选择。

作为一个狭长的岛国,日本的国防安全也非常依赖海峡。

历史上,日本在对马海峡拦截住俄国舰队,从而获得了日俄战争的关键胜利;今天,日本又用大隅海峡和宫古海峡,来卡住中国进出西太平洋的通道。

二者都是中国近海进出太平洋的便捷通道

也因此成为了美日两国重点关注的对象▼

同样地,日本的命门也在于海峡。

从地图上看,日本列岛像一条蜿蜒的长蛇,而津轻海峡正位于其“七寸”之上。这条海峡把日本最大的两个岛屿——本州岛和北海道岛——分割开来,一旦被切断,则日本首尾不能相顾。

津轻海峡通过青函隧道沟通了这一南一北两个岛▼

值得一提的是,津轻海峡虽然只有几十公里宽,但并不算是日本的内海。为了方便美国海军的进出,日本刻意不主张12海里领海,所以津轻海峡和大隅海峡的中间算是公海,各国船只在法理上都可以自由通行,包括中俄等国的军舰。

另外,现在日本最紧张、最敏感的海峡,实际上是北海道以北的宗谷海峡(拉彼鲁兹海峡),这条仅仅43公里宽的海峡,让日本被迫直面着一个巨大的地缘战略对手——俄罗斯。

这南方三大、本岛及周边五大海峡,每一条都牵动着日本的国运。如果被敌对的国家所控制,那就丧失了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真正成为砧板上的鱼肉!

海峡对岸就是俄罗斯的萨哈林岛▼

俄罗斯:以陆制海

与岛国日本的海峡焦虑不同,陆上大国俄罗斯面临更复杂的地缘困局。

作为面积最大的陆权国家,俄罗斯在海上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俄罗斯虽然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但它进出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通道,都被关键海峡封锁。

航行条件最好(没有冰)的黑海,是一片“多重内海”,想要出去必经土耳其海峡;出去以后又是一片内海——地中海,被直布罗陀海峡锁着;倘若想进入印度洋,即便能从苏伊士运河出去,还是一片内海——红海,被曼德海峡锁着。

要出海,还得经过重重关卡▼

只要土耳其把自家的海峡一卡住,俄罗斯的黑海舰队瞬间就变成了“内湖舰队”。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最大的港口城市,涅瓦河从这里注入波罗的海,就如同上海的黄浦江流入长江出海口一样,给圣彼得堡带来了极佳的河海联运条件。

波罗的海对俄罗斯至关重要,它不仅让俄罗斯第二经济中心维持运转,还是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的补给生命线。俄德之间的天然气运输管线“北溪”,也在波罗的海的海底。

但可惜的是,波罗的海也是一片内海,往西是北欧的波罗的海诸海峡。即使出去了,外面还是一片内海——被挪威和英国包围的北海。

五个天然海峡共同扼守着波罗的海

这里也是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进入大西洋的唯一通道▼

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海域,大都像套娃一样,内海套着内海,海峡隔着海峡。而亚洲部分,不仅远离俄罗斯的人口和经济中心,鄂霍次克海还每年有小半年的封冻期。而在北边,大多数北极港口都有漫长的封冻期,仅能依靠破冰船维持有限航运。而且成本不低。

这种地缘封锁,长期制约着俄罗斯的海洋雄心,让它难以成为真正的海洋大国。但北极航道的开发,正在改写这一局面。

其中的东北航道大大缩短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港口的距离▼

书中描述,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冰盖在不断融化,俄罗斯西北部的喀拉海峡已经全年皆可通航,未来北冰洋很可能会是俄罗斯影响欧洲乃至全世界的重要通道。

《海上咽喉:重要海上通道》是一部以地缘战略视角深度剖析全球航运命脉的图文巨著。全书通过一幅幅精密海图、航道示意图和历史影像,结合详实的地缘政治分析,给我们展示出了关键水道的价值。

这本书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将彻底改变你对海洋的认知——它不再是地图上简单的蓝色区域,而是大国博弈的立体沙盘。从历史纵深到现实博弈,它将教会你用“海权思维”透视新闻背后的地缘角力。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END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西楚霸王项羽素来被世人称作超凡之才,天赋异禀,力能扛鼎,...
2025-10-03 01:03:23
原创 ...
曹操麾下的悲剧猛将:典韦的命运隐喻 刺杀董卓未遂后,曹操并未就此...
2025-10-03 01:03:13
大清对太监做了什么,使得两...
太监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为特殊而又敏感的群体,他们的存在最初是为了...
2025-10-03 01:02:56
原创 ...
地球知识局 文字 | 那日苏 校对 | 朝乾 编辑 | 桐 美国战...
2025-10-03 01:02:54
原创 ...
1908年11月,历史的车轮在大清的宫墙内突然转得更急促。光绪帝与...
2025-10-03 01:02:54
刘备有没有宗亲势力,为何他...
刘备并非缺乏宗亲势力的支持,而是其宗族中的大多数成员并不赞同他起兵...
2025-10-03 01:02:28
斯大林曾有侵德之谋吗?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50周年时,德国修正派历史学家约·霍夫曼发表了《1...
2025-10-03 01:02:23
大明雄主朱元璋:因他创造两...
一、朱元璋——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 究竟是时代造就英雄,...
2025-10-03 01:02:19
原创 ...
喜欢看清代宫廷剧的观众,对其中常常出现的各种王爷头衔一定不会陌生。...
2025-10-03 01:02:18

热门资讯

原创 叛... 三国顶级谋士陈宫的传奇人生 在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陈宫堪称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顶级谋士。他最初追随...
皇太极去世后为什么不是长子豪格... 1643年,盛京上空笼罩着一层沉重的阴霾。皇太极骤然离世,几乎没有留下任何交代,这一变故令整个大清的...
原创 易... 在罗贯中所著的历史名著《三国演义》中,刘备麾下有“五虎上将”之称,分别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
原创 姜... 蜀汉后期人才凋零的困境与姜维北伐的得失 蜀汉政权在后期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断层问题。昔日跟随刘备打天下的...
原创 中... 文/编辑:麒阁史观 本文所有陈述内容均基于可靠信息来源,具体参考文献详见文末 2025年9月3...
原创 末... 爱新觉罗·溥仪,字曜之,号浩然,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年号宣统。1908年,在慈禧太后的指定下...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对李建成与李元吉子女的处置考略 玄武门之变作为唐朝初年重要的政治转折点,不仅改...
原创 《... 在观看历史剧《雍正王朝》时,观众们都会注意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九阿哥胤禟始终坚定地站在\"八爷党\...
原创 唐... 在清朝以前,中国的文化辉映着世界的许多角落,尤其是在唐朝,国力日益强盛,社会相对安定,出现了被后世称...
原创 他... 纵横捭阖:司马错与秦国巴蜀战略的深远影响 战国时期,天下纷争不断,七雄并立。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