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司马光的四句警告,90%的人倒在第三条
创始人
2025-10-01 08:03:30
0

千年前的汴京城内,一位老者伏案而书,烛火摇曳间,他正在为后世留下一部传世之作——《资治通鉴》。这位老者便是司马光,他用毕生心血编写这部史书,不仅是为了记录历史,更是为了从千年兴衰中提炼出人生的至理名言。

在这部浩瀚的史书中,司马光留下了四句警世恒言,如醍醐灌顶,如暮鼓晨钟。这四句话,看似平淡无奇,却道尽了人生的玄机。历代君王将相、文人墨客,无不在这四句话前俯首称是。然而,最令人深思的是,90%的人都倒在了第三条上。

第一条:平而后清,清而后明

司马光观古今兴衰,发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心如止水,方能洞察秋毫。

汉高祖刘邦起于草莽,何以能在楚汉争霸中笑到最后?并非因为他武功盖世,也不是因为他谋略过人,而是因为他能在纷乱的战局中保持内心的平静。项羽力能扛鼎,却败在鸿门宴上的一念之差;韩信用兵如神,却死于吕后的猜忌之中。唯有刘邦,始终保持着农夫般的朴实和帝王般的冷静。

"平而后清,清而后明。"这九个字,道出了成功的第一要义。心不平,则波澜四起,如何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心不清,则浊浪滔天,又如何能做出明智的判断?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诱惑遍地。股市的涨跌、房价的起伏、工作的变迁,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人心。然而,真正的智者从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动,他们如山中老僧,心如古井无波。只有内心平静的人,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第二条:德胜于才为君子,才胜于德为小人

司马光深知,才德不可偏废,而德尤为重要。

历史的长河中,多少才华横溢之人最终身败名裂?战国时期的白起,用兵如神,却因杀戮过重而遭人诟病;三国时的吕布,武艺超群,却因品行不端而众叛亲离;明朝的严嵩,文采斐然,却因贪腐专权而遗臭万年。

反观那些流芳百世的人物,哪一个不是德才兼备?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老子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司马光更是直言不讳:"德胜于才为君子,才胜于德为小人。"

在这个看脸看才的时代,人们往往忽略了品德的重要性。一个人可以没有过人的才华,但绝不能没有基本的品格。有德无才,虽然难以成就大业,但至少不会害人害己;有才无德,则如利刃在手的疯子,迟早会伤人伤己。

真正的成功者,从来不是那些投机取巧的小聪明,而是那些德才兼备的君子。他们用品格赢得尊重,用才华创造价值,用德行传承文明。

第三条: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这一条,是司马光从老庄哲学中参悟出的人生大智慧,也是90%的人败退的关键所在。

《庄子》有言:"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司马光将此理融入治国理政之中,更将其升华为人生哲学。世人皆知追求有形的利益、具体的成就,却不知道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往往才是真正的大用。

秦始皇横扫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可谓功业彪炳。然而,他过于追求有形的功业,修长城、建陵墓、焚书坑儒,最终二世而亡。反观汉武帝,虽然也好大喜功,但他懂得"无用之用"的道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朝奠定了四百年的文化根基。

什么是"无用之用"?是读书明理而非仅为功名;是修身养性而非只求名利;是厚德载物而非单纯积累财富;是培养情操而非专注技能。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仁义礼智——恰恰构成了一个人最深层的底蕴和最持久的力量。

现代人的失败,往往就在于过分追求"有用之用"。他们学习只为了考试,工作只为了赚钱,交友只为了人脉,恋爱只为了结婚。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让人变得浮躁不安,也让生命失去了应有的厚度和深度。

真正的智者明白,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读一本无用的诗集,可能会在多年后的某个午后给你内心的安慰;练一手无用的书法,可能会在浮躁的世界中给你片刻的宁静;结交一个无用的朋友,可能会在困难时刻给你最真诚的帮助。

第四条:知止不殆,功成身退

司马光的第四句警告,来自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知道适可而止,才能避免危险;功成之后身退,方为人生智慧。

韩信功高盖主,却不知收敛,最终死于吕后之手;岳飞精忠报国,却不懂急流勇退,终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死于风波亭;年羹尧战功赫赫,却恃功而骄,最终被雍正帝赐死。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他们的悲剧都有一个共同点:不知止。

反观那些善终的智者,无一不深谙"知止"之道。范蠡助越王勾践复国后,功成身退,泛舟太湖;张良帮助刘邦建立汉朝后,辞官归隐,潜心修道;郭子仪戎马一生,却能在功业巅峰时主动收敛,得以善终。

"知止不殆",这四个字包含着无穷的人生智慧。知道什么时候该进,更要知道什么时候该退;知道什么该追求,更要知道什么该放弃。在这个欲望无限膨胀的时代,"知止"显得尤为珍贵。

有多少人在功成名就后迷失了方向?有多少人在财富积累后失去了初心?有多少人在权力巅峰时忘记了谦卑?不知止的人生,如同脱缰的野马,终将跌入深渊。

真正的成功者,从来不是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而是那些懂得适可而止的智者。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激流勇进,也知道什么时候该急流勇退;他们明白什么是人生的底线,也清楚什么是自己的极限。

千年智慧,今日仍新

司马光的这四句警告,穿越了千年的时光,至今仍闪闪发光。它们不仅是对古人的总结,更是对今人的启示。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平而后清"的心境;在这个才华至上的社会,我们更需要"德胜于才"的品格;在这个功利主义盛行的世界,我们更需要"无用之用"的智慧;在这个欲望膨胀的年代,我们更需要"知止不殆"的理性。

90%的人倒在第三条上,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他们太过急功近利,太过追求有形的成果,忽略了那些看似无用却真正有大用的东西。

司马光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真正的智者,不是那些聪明绝顶的人,而是那些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人生真谛的人。这四句警告,值得我们用一生去体悟,去践行。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智慧。

相关内容

双节出行 这份防骗指南能帮...
低价旅游陷阱:馅饼还是陷阱? 随着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各大旅行社纷...
2025-10-01 09:09:52
奉上节日文旅大餐 3000...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黎存根 9月30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上线“民...
2025-10-01 09:09:48
暖心、便民、智慧、精细……...
暖心、便民、智慧、精细……多样化服务保障百姓乐享假期顺畅出行来源:...
2025-10-01 09:08:58
国际区域新增“休息舱”66...
9月30日上午,白云机场,旅客排队进入国内出发大厅。 供图:机场宣...
2025-10-01 09:08:55
超实用!长假出行“住店避坑...
国庆中秋假期来啦!相信很多小伙伴已经做好了出游计划,即将踏上旅途。...
2025-10-01 09:08:09
在法国酒店房间里关灯
2025-10-01 09:07:52
中濠集团深耕湾区——中濠悦...
在金秋的季节里,备受期待的盛事如期而至。2025年9月29日,中濠...
2025-10-01 09:07:47

热门资讯

原创 东... 武王伐纣之后,殷商王朝彻底覆灭,新的周朝政权随之在中原大地上崛起。为了巩固新生王朝的统治,周武王采取...
原创 玄... 前言 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唐朝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不仅以卓越的军事才...
原创 从... 明清时期,卫河是豫北地区唯一能够与京杭大运河直接沟通的水道。它不仅承担了中原与直隶、山东、天津等环渤...
原创 如... 项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极具代表性的勇战派人物,他以无与伦比的武勇和统率力闻名,被称作“西楚霸王”...
原创 当... 明清两代的总兵制度,是中国古代军事体制中极具代表性的部分。它既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军事力量之间的博弈...
原创 岳... 前言: 为何一场充满血腥与残酷的内战,至今仍被无数人传颂?是谁在生死一念间,改变了战局的走向?历史...
原创 一... 魏征,唐代贞观年间的名臣,少年时曾参与瓦岗起义,跟随李密效力于瓦岗势力,但未得到重用。后来他投奔大唐...
“有人活了153岁,有人任职1... 大皖新闻讯近日,有读者发帖称,其在阅读知名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历史类书籍《日俄战...
原创 宋... 在北宋建立之前,中国正处于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这个时代虽然仅仅持续了七十余年,却被后人普遍视为极度黑...
原创 项... 李清照,被誉为宋代最负盛名的才女,她的文采和气魄千古流传。她曾经写下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生而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