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左宗棠一生都瞧不起曾国藩,为何曾死后千里送挽联,说自愧不如?
创始人
2025-10-01 00:31:18
0

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日(1872年3月12日),62岁的曾国藩在南京的住所里,午饭后悠闲地吃了几个由小女儿曾纪芬剥的橙子,随后便独自前往西花园散步。西花园不小,正在兴建一座小楼,曾国藩本来打算上楼俯瞰周围景色,却因楼房未完工而未能如愿,只得作罢。

不久,陪伴在旁的长子曾纪泽突然发现父亲步伐不对,忙问道:“鞋子不舒服吗?”曾国藩微微点头,答道:“我感到脚麻了。”话音刚落,曾纪泽便立即招来仆人,扶着曾国藩继续走,然而不一会儿,曾国藩开始出现抽搐症状。眼见情况紧急,仆人急忙将他抬到花厅。家人们迅速赶来,但此时曾国藩已失去说话能力。最后,他静静地坐了三刻钟,便安详辞世。

曾国藩的一生堪称传奇。对于他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誉他为清朝力挽狂澜的名臣,称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象征,认为他完成了立功、立德、立言的伟业;而另一些人则将他指责为冷酷无情的“曾剃头”,批评他学识平庸、对待百姓残忍、对外洋屈辱等种种不足。无论评价如何,曾国藩都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值得探讨的故事,尤其是他与左宗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曾国藩与左宗棠都是湖南人,两人年龄相差无几,并且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役中互有帮助。1852年,曾国藩负责在长沙筹建团练时,左宗棠作为湖南巡抚的师爷,给予了不少支持。到了1859年,左宗棠因脾气暴躁而得罪了朝廷,竟被朝廷下令捉拿,情形危急。曾国藩得知后,立刻动用他的人脉资源,竭力营救左宗棠,甚至推荐左宗棠担任襄办湖南军务的职务。两人因此结为战友,在后续的战斗中屡次互帮互助,逐渐成为湘军的双雄。

然而,尽管两人曾是同乡与战友,且多次合作,最终他们却因为种种原因结下了深仇。后人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性格的差异。左宗棠自幼才智出众,但却三次在会试中落榜,未能通过正常途径步入仕途,只能给他人当师爷。而曾国藩则经历了七次乡试才得以考中,但他最终考入了三甲,成为翰林,官运亨通。两人相识并合作后,左宗棠渐渐发现曾国藩的才学并不出众,甚至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评价曾国藩:“其人正派而肯任事,但才具稍欠开展。”尽管曾国藩屡次获得战功,左宗棠仍然认为他缺乏战略眼光,甚至在后来批评曾国藩:“涤公方略本不甚长”,言辞之犀利可见一斑。

其次,“既生瑜何生亮”的情绪。两人同为湖南人,并且在平定太平天国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历史的叙述中,通常会先提到曾国藩,而左宗棠的功绩却常被忽视。左宗棠认为自己才智过人,若是自己指挥,必定能比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战术更为高效,但最终功勋与名声却被曾国藩独揽,这让左宗棠心生不满。

再者,朝廷的分化政策。由于曾国藩的权势过大,朝廷担心他会威胁到中央的权威,因此通过提拔左宗棠,逐渐形成了两位大佬的平衡。短短一年时间,左宗棠从巡抚直接升为闽浙总督,成为与曾国藩平起平坐的权臣。

此外,两人之间的争功之事也激化了矛盾。清军攻占天京后,曾国藩上报了洪秀全与幼天王的死亡情况。然而不久后,朝廷却下令斥责曾国藩,称他报告的情况完全不实,并威胁他要负上责任。此时,左宗棠私下向朝廷举报了曾国藩的虚报事件,导致曾国藩陷入困境,愤怒之下,他也将左宗棠之前的虚假军事报告公之于众,二人因此彻底决裂。

尽管如此,曾国藩并未放弃对左宗棠的尊重,反而劝告亲友保持与左宗棠的良好关系。然而,随着时光流逝,两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直到曾国藩去世。左宗棠当时正身处西北前线,得知消息后,他写下挽联,感慨曾国藩的忠诚与才智,并承认自己不如他。

曾国藩去世后,左宗棠在生活上也时常照顾曾国藩的家人。有一次,曾国藩的次子曾纪鸿因家中经济困难而向老部下刘锦棠借钱,左宗棠得知后,立即派人送去300两银子,帮助他渡过难关。左宗棠对外也表示,尽管与曾国藩有过争执,但两人的交情绝非普通,且两人争执的不过是国家大事。

直到左宗棠担任两江总督时,曾国藩已经去世十年。左宗棠专门邀请曾国藩的女儿曾纪芬到总督府暂住,亲如侄女,并且照顾她的丈夫。这一举动也体现了他对于曾国藩后人的关怀与敬意。

这段复杂的曾左关系,既充满了合作的默契,也有着深刻的恩怨与矛盾。无论如何,曾国藩与左宗棠的故事永远是清朝历史上难以忽视的篇章。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

相关内容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省...
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全省大部时段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总体利于出行。假...
2025-09-30 13:09:45
购房补贴、定向礼包,多地“...
来源:新京报 恰逢“金九银十”,多地政府推出购房优惠政策,拿出“真...
2025-09-30 13:08:52
十一国庆节长假大家都去哪里...
国庆假期的出行选择早已多元分化,有人奔赴热门地标感受家国氛围,有人...
2025-09-30 13:08:43
景区缺客流数据?票务管理信...
景区经营者常常抱怨:“客流数据太模糊,根本不知道哪天人多、哪天人少...
2025-09-30 13:08:22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同...
日前,中共中央决定:王伟中同志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书记,...
2025-09-30 13:07:42
四川眉山黑山石组合堆叠 眉...
天然黑山石,这枚大地淬炼的刚毅诗行,以其独特的外在之美、坚韧的内在...
2025-09-30 13:06:57
革命文物丰富了中华文明标识...
章舜粤 战地记者沙飞拍摄的《战斗在古长城》,画面为1938年春守...
2025-09-30 13:06:49
原创 ...
宫女,又称宫人,依据她们的职责和地位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负责...
2025-09-30 13:06:33
原创 ...
十三陵位于北京市的昌平区,自清朝入关后,清政府为了维护与汉人关系,...
2025-09-30 13:06:32

热门资讯

原创 民... 双旗币是民国时期的一种重要货币,也被誉为中国历史上面值最小的货币之一。在民国时期,众多省份都有铸造双...
原创 功... 528年四月,黄河支流阴冷的河滩上,北魏王朝的精英们被刀锋驱赶着聚集。契胡铁骑的首领尔朱荣身披甲胄立...
原创 韩... 汉六年正月,汉高祖刘邦决定对大功臣进行分封,封了143位列侯。这个消息一传开,所有功臣们激动不已,纷...
延津在明清时期考中的四十位进士 原题:《一日三秋》与延津(三十八) 延津在明清时期考中的四十位进士 刘震云在《一日三秋》首演成功...
原创 敢... 《三国志》中的许褚是个令人敬畏的角色,其身高和体格常常被提及:“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
原创 美... 这几年再看美国,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那种曾经刻在脸上的“天选之子”般的自信,正在一点点消退。过去的它,...
原创 秦...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决定派出50万大军对岭南地区进行征伐,以实现对南方的战略控制。这次征战持续了整...
原创 长... 前言 为什么万里长城能屹立两千年,始终不倒塌?若追溯历史,曾几何时,北方的边陲传来阵阵沉重的锤击声...
原创 秦... 历代王朝更替,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也不断发生变化。从早期的“华夏”“九州”,到后世的“中华”,这些名字...
原创 赵... 黄袍加身,逐鹿天下 赵匡胤,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他凭借“杯酒释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