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田从典:清代唯一一个非翰林出身,且又是从知县干起的大学士
创始人
2025-09-30 11:05:10
0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田从典非翰林出身,却从一个小小知县做起,最后居然成了大学士。

他究竟是怎么突破层层限制,走到这个位置的?

从贫寒家境到科举之路

清朝那时候,光有个举人的身份,根本没什么实权。田从典从小家里条件不好,却格外聪明,成绩也特别好。

你看,有些人就是这么命好,小时候就能表现得不一般。

可是,他的家庭背景注定了他一开始就得拼命去争取那种别人给不了的机会。

你会问,为什么他能从那么多书生中脱颖而出,考中进士?别忘了,科举考试那时候可是个大坑。

你要么出身名门,要么就得拼脑袋,拼努力。

田从典偏偏就是靠自己的才华,走出了那条“不靠背景,靠实力”的路。

他考中了三甲进士,这才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

你有没有想过,在那个时代,一个没有背景的书生能有多难?

可是,就算他考中进士了,这又能代表什么呢?大多数考中的进士都会进翰林院,因为那是最体面的地方。

偏偏田从典没能进翰林院,成了当时唯一一个非翰林出身却能当上大学士的人。

这不是偶然,靠的全是他自己的拼劲和不服输的精神。

从知县到大学士的升迁之路

讲到田从典,很多人会觉得他从小就顺风顺水,实际上并不是。

刚开始,他只是个地方小官——广东英德的知县。

很多人都觉得,这种职位没啥可谈的,顶多就是个小地方的官,顶多是管管百姓,签个文书什么的。

可是,你真以为田从典会对这种职位满足吗?

他来到英德,局面可不轻松。地方上腐败成风,百姓疾苦,百税沉重。

一个刚刚从进士步入官场的年轻人,能有多少能耐去应对这么复杂的局面?他偏偏没有退缩,反而迎难而上。

直接开始整顿地方,收拾那些腐败官员,减轻百姓负担。

是不是觉得有点像电视剧里的英雄角色?其实,现实中的田从典比你想的还要厉害。

他不仅让英德的税制和社会秩序变得清晰、公正,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民心。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田从典根本没停步,从知县做起,逐步向更高的官职进发。

康熙年间,他先后担任了云南御史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卿等职。

每一步都稳扎稳打,每一步都让人刮目相看。

你说,这样的升迁是不是很少见?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那个时候,一个没有翰林背景的人,能够一路升到这么高的职位?

这就要看田从典身上那个“靠自己”精神的发力点了。

他能看到其他人看不见的机会,能看到权力运作背后的深层次机制。

所以,别人觉得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进士”,他早就把这种身份抛在了脑后,开始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能力去突破限制。

到了雍正元年,田从典终于破了历史的禁忌——他被任命为协办大学士,成了清代唯一一个非翰林出身,却从知县做起的大学士。

这不单单是运气,绝对是他多年来坚持自我,突破难关,做出的努力。

而他,又如何在成为大学士后,从实际出发,推动更多的政治改革?我们下一章接着聊。

田从典的政治理念与改革措施

一旦升到大学士的位置,田从典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大家可能会想,大学士不是已经拥有了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吗?

其实不然,真正进入权力的核心后,才发现周围的每一个选择都充满了风险与复杂。

你想想,作为大学士,他不仅要面对朝廷内外的各种政治斗争,还得应对日渐膨胀的官僚腐败,如何在这个巨大的漩涡中保持自己的操守和理念?

你会好奇,田从典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他做了哪些改革,能让自己在那个时代的历史中占据一席之地呢?

他非常重视清理官员的腐败,甚至连中央的制度都不放过。

在任职期间,他积极提出建议,要求改革现有的官员任命制度,尤其是在京官考选上。

田从典提出,科道的选拔应该避免人情干扰,必须由部门和地方的官员保荐,确保公平公正。

换句话说,他想要削弱权力斗争中那些腐化的根源,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理想主义?

他通过这些方式,切实推动了朝廷的一些有益改革。

接着,他在财政方面也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当时地方上的赋税沉重,百姓负担极大,田从典一上任,就明确提出要减少不必要的税收,并加大对不法征税行为的打击力度。

像这种改变,肯定得罪了不少利益集团,他并没有畏惧。

还亲自去巡查地方,发现了一些官员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敛财的情况。

当时的许多地方官员,往往沾染了官场的腐化气息,而田从典不只是口头上要求改变,他亲自深入地方,严查不法官员,亲自掌控着每一个环节的改革与执行。

你看,这种“实干派”的风格,是不是在当时的清朝很少见?

这也是他后来能赢得“文端”的名号的原因之一。

更值得一提的是,田从典不仅有高瞻远瞩的眼光,针对朝廷中的腐败问题,他能够从内外进行双重改革,推动制度变革,改变了许多人对朝廷的负面看法。

这种理想主义和实际行动的结合,足以证明他的非凡眼光与政治手腕。

晚年与历史评价

到雍正六年,年事已高的田从典因健康问题辞去了大学士的职务,开始享受晚年的时光。

对于大多数像他一样的官员来说,到了这个阶段,能够顺利退出,不被政争拖累,已经算是安享晚年。

是田从典却没有选择彻底放松,他虽然退出了权力的核心,但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田从典去世时,雍正帝为他治丧,赐祭葬,并且追赠了他“文端”的谥号,这个谥号意味着他一生秉持文治,为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很多人评价他,是清朝官员中少数能够始终保持清廉、且推动改革的典范之一。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个非翰林出身的地方小官,能在风云变幻的朝堂上站稳脚跟,最终获得如此崇高的评价呢?

田从典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出色的才智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打破了传统官场的限制,成就了自己的非凡一生。

最后,回顾田从典的一生,如何从一位贫寒家庭的书生,一步步爬到最高的权力殿堂,不仅靠的是智慧和谋略,更靠的是在复杂社会中的原则和决心。

他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能力、肯努力,就能打破层层束缚,迎接属于自己的辉煌。

他的故事,留给后人的不仅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而是一个更深刻的反思:在充满挑战和选择的世界里,我们是不是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打破束缚,创造属于我们的历史?

参考资料:

《清代大学士田从典的生平与成就》,《中华历史网》2022年

《田从典:从知县到大学士的传奇》,《清代人物传记》2019年

相关内容

金价狂飙9.6%!黄金理财...
今年9月国际金价从不到3500美元一路飙升,一度突破3800美元/...
2025-09-30 02:07:02
持有基金十年收益如何?最高...
近日,百亿私募海南希瓦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海南希瓦”)创始...
2025-09-30 02:05:41
原创 ...
58岁的雍正皇帝突然去世,原因至今扑朔迷离,他究竟因何死?这是历史...
2025-09-30 02:03:55
原创 ...
西市是明朝时期用于处决官员的刑场,位于如今北京西四的附近。崇祯三年...
2025-09-30 02:03:42
原创 ...
这段历史故事中,提到的朱元璋和元素周期表之间的巧合,实际上是一个中...
2025-09-30 02:03:35
原创 ...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兵马俑的意外发现,埋藏已久的始皇陵终于向世人揭...
2025-09-30 02:03:17
明朝奇人王世宁,活到了12...
一杯茶,一部手机,一份好心情;读读散文,品品诗歌,共享雅致生活! ...
2025-09-30 02:03:06
原创 ...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
2025-09-30 02:03:03
原创 ...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局势动荡不安,英雄豪杰不断涌现。在这片乱...
2025-09-30 02:02:59

热门资讯

惠州籍运动员王要锡“家门口”斩... 9月26日至2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 “十五运会”)跆拳道项目赛事在惠州体育馆精彩上演。...
原创 黄... 黄帝去世后,整整一千年才迎来了夏朝的成立。这段历史空白期被视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变革和演进时期...
原创 为... 说起许世友这个人,在中国现代史上那可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他从一个穷苦农民家的孩子,练就一身武艺,投身...
原创 古...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长期以来都处于封建社会的统治之下。在这个时期,社会等级制度极为严苛,所有人都被...
原创 司... 公元249年,司马懿通过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夺取了曹魏的政权。这场兵变成功后,司马懿迅速除掉了曹爽及...
原创 历... 刘禅出生于公元207年春天,作为刘备和甘夫人的儿子,他的到来给刘备家族带来了无尽的欢声笑语,也象征着...
原创 他... 英雄盖世、英勇无畏的上将军,洞寇闻风丧胆,敌人心生恐惧。孟珙的每一招每一式都充满着精妙的策略和不凡的...
原创 秦... 2023年1月12日,陕西省文物局公布了年度重要考古发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秦始皇帝陵的考古进展...
原创 凭... 公元1234年,南宋联合蒙古灭掉了金朝。金朝的灭亡,不仅给南宋带来了百年未有的荣耀,也为接下来的一场...
原创 明... 朝代更替,似乎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如同舞台上的演员更替一样,观众目光未曾转移,新的一位演员便已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