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许多高官权贵的生命都可能因刺杀而丧命,因此他们对保护的需求极为迫切,尤其是需要身边有武艺高强的护卫,像我们今天所说的保镖一样。例如,三国时期的董卓、孙策、费祎等人都死于刺杀,而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重要的诸侯,则特别注重自己的安全,身边的保镖个个都是身手不凡,忠诚无比。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三位诸侯身边的六大保镖。 一、典韦
典韦,字不详,出生于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他身材魁梧,体力惊人,尤其擅长举起沉重的物品。在加入曹操之前,他本是张邈的部下,力气非凡,曾经单手举起沉重的牙门旗。后来,他投靠了曹操,并在曹操征讨吕布时表现出色,成为了曹操的亲卫,负责陷阵之地的任务。凭借出色的战斗力,典韦被提升为校尉,负责保护曹操的安全。 然而,命运弄人。建安二年(197年),张绣反叛曹操,典韦带领十几名亲卫士兵拼死抵挡叛军。他击杀了众多敌人,但由于敌军太多,最终他英勇牺牲。典韦的英勇牺牲,给曹操争取了宝贵的逃生时间。即使死后,典韦依然被后人称颂为忠诚勇武的英雄。 二、许褚 许褚,字仲康,来自谯郡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他外形雄壮,武艺卓绝,是曹操身边最值得信赖的护卫之一。许褚早年便与家乡的亲友们联手抗击盗贼,展现了不凡的勇气和领导才能。后来,他投奔曹操,并在典韦阵亡后,接替了曹操的护卫工作,官职逐渐升迁,最终成为武卫中郎将,并被赐号“虎侯”。 在潼关之战中,许褚曾用勇猛的气势吓退了马超,展现了自己非凡的武艺。他为人严谨守法,不轻易接受他人的请求,这种为人处事的态度赢得了曹操的高度信任。曹操去世时,许褚为主公悲痛欲绝,悲伤至极,最终因过度悲泣而吐血。魏文帝曹丕即位后,许褚被提升为武卫将军,负责宫廷的安全。之后,魏明帝曹叡继位时,更因许褚的忠诚功勋,册封他为牟乡侯。许褚的一生可以说是忠勇并重的代表。 三、赵云 赵云,字子龙,河北人,年轻时便以英俊的容貌和卓越的武艺名声远扬。初期,赵云追随公孙瓒,后因兄长去世而离开。几年后,他与刘备相遇并决定跟随他,成为刘备最得力的将领之一。赵云不仅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诸如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等大战中都有出色表现,而且他还肩负起保护刘备的重任。 赵云的战功卓著,他亲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和箕谷之战,均获得了辉煌的胜利。赵云也因在长坂坡之战中,单骑救主,展示了超凡的勇气和智慧,深得刘备的信赖。公元229年,赵云去世,蜀汉景耀四年(261年)追封为“顺平侯”。赵云在后世被尊为“常胜将军”,他的忠诚与英勇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 四、陈到 陈到,字不详,出生于豫州汝南(今河南驻马店平舆县)。他年轻时投奔刘备,曾在刘备担任豫州刺史时担任护卫,虽然他不如赵云那样名声显赫,但却同样以忠勇著称。陈到与赵云一同,统领着蜀汉的精锐部队——白毦兵,保护刘备的安全。 陈到在建兴年间被任命为护军、征西将军,并封为亭侯。刘备去世后,陈到并没有继续做保镖的角色,而是开始负责镇守一方。建兴四年(226年),诸葛亮准备北伐,陈到被任命为永安都督,负责镇守巴东郡。虽然陈到的具体去世日期没有明确记载,但他的忠诚与英勇在蜀汉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五、周泰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最初是孙策麾下的一员猛将。孙策平定江东时,周泰与同郡的蒋钦一同投身于孙策的阵营,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屡屡立下赫赫战功。孙权继位后,周泰被孙权深得信任,成为了孙权的亲卫,几度在战乱中为保护孙权而身受重伤,身上的伤痕累累,几乎成了他的标志。 为了表彰周泰的忠诚,孙权赠予了他一顶青罗伞盖,并让他留督濡须。周泰在东吴官至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最终死于黄武中期。他的子孙也继承了他的军功,周邵尤为出色。周泰因其忠诚和勇猛,被誉为“江表之虎臣”。 六、陈武 陈武,字子烈,出生于庐江郡松滋县(今安徽省宿松县)。作为东吴的重要将领,他被赋予了统领庐江上甲的重任。庐江上甲是东吴的精锐部队之一,不仅承担着冲锋陷阵的任务,还负责保护孙权的安全。陈武的勇猛与忠诚使他成为了孙权身边的得力助手,他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孙权最需要保护的时刻。 陈武的勇武和忠诚为东吴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他对孙权的保护也堪称不离不弃。由于身手非凡,陈武在东吴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名字与东吴的兴盛紧密相连。这些保镖们不仅仅是护卫的存在,他们也在乱世中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与勇气。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