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9月5日,陈毅和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纵队以及特纵,成功渡过黄河,与第一、第三纵队在郓城和红船口会合。这一过程中,敌军的第5师和第57师紧随其后,试图追击。两军之间的距离不到20公里,敌军显然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掉入了陈毅精心设下的陷阱。
陈毅和粟裕立即决定把握这一战机,集中力量围歼冒进的敌第57师。他们指挥陈士榘和唐亮分别统一指挥第三、八纵队和第六纵队的主力,准备对敌第57师实施围歼。同时,其他部队如第四、十、十一纵队和第六纵队的一部分(由第十纵队指挥)也负责监视并阻击敌第5师,防止其来援。
敌军的整编第57师是蒋军的重要主力部队,自从进入中原战场后,曾多次在解放军的围攻下逃脱。由于此前的几次侥幸逃脱,敌师长段霖茂高估了自己的力量,错误地判断我军不敢与其对抗。于是,他指挥部队急于追击华东野战军,向北急进。然而,他却没意识到,面对陈毅这样的指挥官,他的部队早已步入了死局。
9月7日下午,陈士榘和唐亮指挥的华野部队迅速向敌第57师发动攻击。三纵队从北面发起正面反击,六纵队沿皇姑庵、安兴墓一线向敌侧翼推进,八纵队从南方向沙土集逼近。敌军察觉到我军的行动后,立即将部队撤回沙土集及周围的小村庄,并固守待援。
当晚,华东野战军各纵队按计划向敌军进发,成功完成对敌第57师的包围。陈士榘和唐亮迅速做出决定,指挥三纵队从北方突击沙土集,并清理马庄、精良寺、曾庄等村庄的敌军;六纵队从西北方向攻击沙土集守敌;八纵队则从南方及东南方向进攻沙土集,并清除徐庄、苏家庄、曾家楼等地的敌人。
沙土集是菏泽至巨野的主要公路上的一个小村庄,长约两里半,宽一里左右。村庄四周有土墙、壕沟,且北面有一片沙地,地势较高,且无水,适合防御。敌人将一个团分散驻守外围村庄,其余的部队则集中在沙土集内,准备死守。
9月7日晚,三纵队成功占领马庄,歼灭守敌;次日,三纵队继续推进,攻占精良寺,再歼敌一加强连。与此同时,八纵队也在下午展开进攻,向沙土集外围的敌军发起猛烈攻击。段庄、双庙的敌军未能抵挡住华野部队的强大攻势,纷纷撤退,向徐庄退守。八纵队乘敌未稳,迅速向徐庄发动猛攻,一举占领该村,并将敌军全歼。
在三纵队、六纵队和八纵队迅速围歼外围敌军的同时,六纵队、十纵队以及十一纵队也快速增援,将敌第57师和第5师之间的联系切断,确保敌第5师无法前来支援。
面对困境,敌师长段霖茂惊恐万分,他在指挥所中暴跳如雷,责骂手下军官指挥不力,并下令各团集中兵力,依托沙土集内的地堡和房舍展开巷战,死守等待援军。
9月8日下午,陈毅和唐亮决定全力消灭退守沙土集的敌军。三纵队以22团从北门发起攻击,24团和20团从东北方向进攻;六纵队的两个师则分别从西门和西北方向攻击,八纵队主攻东门,阻击可能前来支援的菏泽敌军。
傍晚,三颗红色信号弹划破夜空,华东野战军猛烈的炮火将沙土集炸得满天飞尘,许多敌军被炸成碎片。炮火的爆炸声几乎将整个沙土集震动得摇摇欲坠。随着浓烟滚滚,突击队迅速从四面八方扑向沙土集。
三纵队的22团首先突破北门,敌人毫无准备,迅速崩溃,被迫投降。随着三纵队和八纵队的迅猛攻势,敌军守备体系在短短时间内瓦解。八纵队的23师67团首先突破东门,与守敌展开激烈的巷战。与此同时,23师68团继续在外围消灭魏庄的敌人。
六纵队两个师则发现敌军企图从西门突围,立即发动猛烈进攻,成功切断敌军的退路,并将敌军逐一歼灭。随着敌人防线的崩溃,段霖茂的部队完全失去战斗力。
9月9日清晨,沙土集战役正式结束。华东野战军成功全歼敌第57师,俘获敌军中将师长段霖茂、少将旅长罗觉元及其他官兵8000余人。这一胜利极大地扭转了华东野战军在鲁西南的被动局面,也有效地粉碎了蒋介石对山东的进攻,打开了向豫皖苏地区进军的道路。
在接到战报后,陈毅和粟裕欣喜异常,迅速向中央军委和毛主席报告捷报。9月14日,粟裕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表示:“我们全歼蒋军第57师的胜利,不仅保卫了山东战区和人民,而且标志着解放军开始反攻,蒋军在山东的最后攻势已彻底破产。从此,我们转入主动。”
党中央也向华东野战军发出了贺电,称这一战役的胜利对整个南线战局具有重大意义。沙土集战役的胜利,不仅打破了敌军的进攻势头,更为华东野战军打开了进军中原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