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有着两重含义。首先,雍正心中充满绝望,他开始认为自己已经彻底失败了。当时,康熙皇帝的健康状况日渐恶化,作为最有潜力竞争太子之位的老四胤禛和老八胤禩,均被康熙皇帝任命撤差,遭到冷藏,这种突然的孤立令他们的地位十分尴尬。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康熙却将老十四胤禵推上了信任的高位,使其成为一位拥有广泛指挥权的大将军,统领着外面的军队。几乎所有人,包括胤禛在内,都断定胤禵将会是康熙的继承者,这一结论无疑给了胤禛更大的压力。
经过多年的细致筹划,邬思道为胤禛的谋划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如今他的计划面临破产,眼看前景渺茫,邬思道明白自己留在王府中已经没有了存在的意义,甚至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因此,胤禛决定给予邬思道一笔银子,让他迅速离去,这不仅仅是对他的一种施舍,更是对他们多年以来情义的深刻体现。
其次,雍正实际上是在对邬思道施行一种激将法。在历史的角斗场上,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既然他们为争夺太子之位而忍辱负重,如今一旦计划落空,自然难以在新皇胤禵面前立足。因此,尽管雍正内心透着绝望,他还是想在这场即将结束的角逐中拼尽最后的努力。他心中或许明白,如果他能够给邬思道施加足够的刺激,也许能够改变局面。
但雍正在这一点上却未能理解邬思道的真实意图。若邬思道也已接近绝望,那么该如何才能激励他呢?于是,胤禛就这样给了他一大笔银子,告诉他:“我曾经好吃好住地养你,这段时间你是不是已经忘了我对你的栽培?现在我还愿意给你这笔银子让你逃跑,你不觉得羞愧吗?”通过这一方式,雍正实际上是在考验邬思道的忠诚与勇气。如果他选择了跑路,那就意味着他与胤禛的关系彻底断裂;相反,如果他留在这里,便只能继续为胤禛筹谋未来。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胤禛对这两层意思的设想其实并无必要,因为邬思道从未真正认为他们会面临失败。经过他的深思熟虑与缜密分析,他已经准确判断出康熙皇帝并不真的打算将皇位传给老十四胤禵,而是对胤禛仍保有信心和期待。这样一来,真正的赢家与输家或许在于不同的视角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