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澄清“副将”这一概念。许多人常常误把演义中主将身边的武将当作副将,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演义中的副将有着明确的定义,特指那些被指派协助主将的武将,而与一般的部将不同。例如在《三国演义》第七十回中,张郃被张飞击败之后,曹洪让他戴罪立功,派遣他去攻打葭萌关。葭萌关的守将霍峻紧急上报了情况,刘备召集了所有的将领,询问谁愿意去迎战张郃。黄忠立刻主动请缨,而诸葛亮为了激励他,故意提到黄忠年事已高,不能再上阵。
黄忠自然不愿认输,接连请求出战,最终诸葛亮问他需要谁当副将。黄忠气愤之下,选择了老将严颜。所以在葭萌关之战中,黄忠的副将便是严颜。
接着,黄忠在打败张郃并夺取天荡山后,刘备亲自带领十万大军进攻汉中,首选目标是夏侯渊镇守的定军山。黄忠再次请求出战,这次他表示不需要副将,只带领三千人马独立出征。最后,诸葛亮决定让法正担任监军,并随黄忠同行。因此,在定军山之战中,黄忠并未指定副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黄忠没有其他部将,实际上在战斗中,当夏侯渊派遣夏侯尚诱敌时,黄忠手下的牙将陈式请求出战,结果在与敌军的激烈交锋中被夏侯渊擒获,最终还是黄忠亲自捉拿夏侯尚,将陈式交换回来。因此,没有副将并不等于没有部将,部将和副将是两回事,只有明确指派的人才能被称为副将。
接下来我们看看《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的副将,逐一分析。
一、严颜
如前所述,严颜是黄忠在攻打葭萌关时的副将。严颜曾是蜀汉的重要将领,虽然年纪较大,但仍然善于射箭,勇猛无比。张飞曾率军进入巴郡,与严颜对抗,结果未能轻松取胜,最终还是通过智谋击败了严颜。严颜在担任黄忠副将期间表现不俗。第一次出战便是与黄忠共同在葭萌关打败了张郃。战后,他还建议黄忠进攻曹军的天荡山,因为那是曹操的粮草重地。黄忠采纳了他的建议,先让严颜带兵埋伏,待黄忠亲自率军诱敌上山,严颜趁机放火。曹军大乱,夏侯德急忙赶来扑灭火灾,却被严颜击杀。最终,黄忠和严颜联手打败了张郃及其部队。在接下来的汉中战役中,严颜被任命为守卫巴西的将领,直到他年老去世。可以说,严颜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二、张著
张著在《三国演义》中的出场较为短暂,他并非一位显赫的英雄,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牙将。然而,在刘备设宴庆祝黄忠斩杀夏侯渊后,曹操派遣大军来报复,张著成为了黄忠的副将,参与了北山之战。张著虽然身处乱局,但毫不退缩。在张郃和徐晃的围攻下,他带领三百骑兵冲出包围圈,并与文聘激战数小时,直至赵云及时赶到。张著的勇气和坚持为他的部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虽然此后张著未再登场,他的结局也没有明确提及,但他在北山之战中的表现仍然值得铭记。
三、赵云
赵云是五虎上将中最为人称道的勇将之一,他的战斗经历无数,屡次立下赫赫战功。在北山之战时,赵云也曾担任副将,虽然这一身份没有得到明文的确认。黄忠和赵云曾在争执谁去劫粮时,黄忠戏谑道“我是主将,你是副将”,赵云并未否认,只是表示大家皆为主公效力,无需计较职位。因此,可以认为赵云在这场战斗中也充当了副将角色。赵云以其忠诚与勇猛,被后人称颂,他最终是在家中安详去世,算是一个善终。
四、关平
关平是关羽的义子,他从小随父亲征战,直到关羽北伐襄樊时,才被正式任命为副将。在这场战争中,关平表现卓越,击败了魏国的翟元、庞德等猛将。遗憾的是,在关羽兵败麦城时,关平英勇抵抗,却被敌人俘虏,最终与关羽一同遇害。这是一个充满悲壮色彩的结局,关平虽然英勇,但最终未能善终。
五、庞德
庞德原是马超的部将,后来归刘备麾下。在樊城之战中,庞德与关羽展开了激烈对抗,两军在战场上打得不分胜负。庞德在战场上的表现被赞赏,但他在最终被俘后坚决不降,被关羽命令处死,死得极为惨烈。
除了上述五位副将,演义中还提到了魏延、雷铜等与其他主将合作过,但他们并未明确被指定为副将,因此我们暂不考虑他们的情况。从这些副将的结局来看,有些如庞德、关平等人英勇却惨死,也有些如赵云、严颜等人善终。整体而言,演义中的副将们无论结局如何,都与战场上的残酷息息相关,展现了武将们不可避免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