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周英东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最多、对日本国力消耗最大、在对日作战中作出的牺牲也最大的东方主战场,有力地支援了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为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世界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强调“要把抗联的历史发掘好、研究好、宣传好”。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东北抗联精神重要论述,在干部教育培训中深植抗联精神之根,在研究宣传中绽放抗联精神之花,让这一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强大精神力量。
一、坚持守正创新,深耕干部教育主责主业,以理论武装铸就忠诚之魂
一是守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把东北抗联精神纳入主题班教学内容,创造性建成龙江优秀精神情景主题教室,倾力构建“理论+实践+情景”立体化课程模块,精心打造《弘扬伟大东北抗联精神》等核心课程,创新开发《东北抗联》等情景朗读课程,同步推出《八女投江》等情景再现课程,把东北抗联精神有机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二是创新实践育人新范式。创新“双师课堂”模式,邀请东北抗联烈士的后代和党校教师同台授课,以“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等鲜活案例增强教学感染力,让东北抗联精神的理论光芒和生动故事诠释永恒信仰、焕发勃勃生机。三是拓展现场教学新路径。在李兆麟将军纪念馆、尚志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桦南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场馆组织“祭英烈铸忠魂”等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式教学,让历史遗迹成为生动教材,让英雄事迹化作感人教案,引导学员在追寻抗联足迹中感悟初心、砥砺使命。四是构建多维传播新格局。举办“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组织“薪火传千秋 和平向未来”文艺汇演,创新推出“抗联音画组歌”主题活动,演绎13首经典曲目,借助艺术化呈现方式,让抗联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二、坚持聚焦重点,扛起宣传阐释时代使命,以精神传承凝聚奋进之力
一是聚焦党的全面领导是民族复兴和人民安康的根本所在开展宣传阐释。组织专家发表《从伟大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等理论文章,深入阐释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政治忠诚,坚定理想信念。二是聚焦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强大法宝开展宣传阐释。组织专家撰写《用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等理论文章,深入阐释统一战线在全民族抗战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三是聚焦能力作风是振兴发展的重要保证开展宣传阐释。组织专家发表《学习弘扬四大精神,凝聚发展磅礴力量》等理论文章,深入阐释东北抗联精神中蕴含的好作风,引导党员干部发扬光荣传统,在全社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
三、坚持党校姓党,打造红色学府硬核担当,以血脉赓续淬炼信仰之光
一是在红色教育中淬炼政治品格。组织校(院)委班子赴哈尔滨烈士陵园开展“祭英烈 铸忠魂 守初心”清明祭扫活动,组织支部开展“红色记忆照初心”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重温领袖视察足迹,让党员干部在红色熏陶中锤炼政治品格。二是在专题研学中提升思想境界。邀请党史专家、红色文化学者开展《新时代视域下的东北抗联精神》等专题辅导,组织硕士研究生开展“悦读经典”读书会,感悟初心使命,筑牢信仰根基。三是在实践体验中强化使命担当。组织年轻干部赴赵尚志纪念园、浩气崖、赵一曼纪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地研学,深切感受革命先辈对党的无限忠诚,教育引导他们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奋力书写新时代党校年轻一代的青春答卷。
山河无恙,烟火寻常。这是抗联英烈们如愿的眺望。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将持续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阐释和主题教育,让伟大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龙江新篇章贡献党校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