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体制下,皇权至高无上。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整个国家的财富,确实都可以由皇帝随意支配。
但实际上,真的不是这样的。
这个问题,我们代入一下古代皇帝的视角,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某一天,你作为一个古代的皇帝,正常上朝。然后,户部尚书和你打报告,说去年的国库财税统计,已经做完了。全国总税收五千万两银子,比去年增加了几十万两银子!
这个消息,让你心情大好。
在你看来,哪怕今年全国需要花的钱,和去年一样多,那不依然还多出几十万两银子了吗?
那可是几十万两银子!完全可以把你平时住的宫殿,重新装修一下。如果省一点的话,说不定还能把御花园修一下,让老婆孩子平时出来走走。
于是,你和户部尚书表达了这个想法,提出让户部设立一个专项账户,往里面先打二十万两银子。
但没想到的是,当你说完这个想法之后,六部的尚书、侍郎,内阁的几个大学士,齐齐跪了一地。对于你这个想法,他们就只有一句话:没钱!
然后,你就怒了,指着下面的这些大臣们就开骂。
全国一年几千万两银子的收入,我一个皇帝,想花拿出百分之一,来给自己老婆孩子改善一下生活,这都不行吗?
这个时候,那个已经六十多岁,之前被你老师极力推荐给你,并且被大家称作‘理财小能手’的户部尚书,颤悠悠的站了起来。
“陛下,不是我们不想给您修房子,而是真的没钱了!”
“您要是不信,我给您稍微算算账,您就明白了!”
然后,户部尚书就让人,拿来了今年户部制定的财政预算,全都摆在了你面前。
“首先,咱们得养军队!”
“北方草原上的那些部族,这些年一直不太消停。前几年冬天的时候,北方下了一场大雪。有几个部族牛羊死的差不多了,实在没饭吃,只能南下来抢咱们的粮食。”
“为了抢粮食,人家几个部族联合到了一起,硬是凑了上万人,还把大同给围了好几天。这就是前几的事情,您没忘吧?”
“为了挡住这些部族,咱们得在北方长城一线,维持大概二十万常备军队。其他地方上的治安军,沿海的备倭军,总计也得有十万人,加起来就是三十万人。”
“这些士兵的军饷,还有武器装备,至少得花一千万两银子。”
你看了一眼账册,知道户部尚书并没有骗你。一千万两的军费,养三十万的常备军队,其实已经是捉襟见肘了。
“还有,大同之前打了一仗,城墙得修一修。长城沿线,破损的城墙得修一修。户部算了一下,这些得花五百万两银子。”
你大致算了一下,觉得还是没毛病。
“全国官员每天按时打开上班,总不能让他们光干活不吃饭吧?这些官员的工资,大概又要一千万两。”
“今年黄河的水势有点大,河堤还得继续加固。好在去年大修过一次,今年就是日常维护,大概也就要八百万两。”
“还有一个大头,就是养您家里的亲戚。”
“您太太太太太爷爷比较能生,现在全国范围内,您的亲戚已经有好几万人了。按照您太太太太太爷爷的要求,您的这些亲戚,都不能出去干活,只能在家里等着您发钱。给他们发钱,今年还得一千万两。”
“还有,太学需要修一下房子,京城的街道需要维修。哦,去年您老弟结婚,您一高兴就批了五十万两银子,给他办婚礼。去年户部账上没预算了,您预支了今年的钱,这笔钱也得还上。”
“反正我们算了算,今年能给宫里的生活费,大概也就是三百多万两。”
听到这里,你总算稍微出了口气。好歹还有三百万两,也不是一笔小数,拿来修房子,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陛下,养宫里的太监宫女得花钱。每个月给您的皇后、嫔妃,还有皇子们得打生活费。您小舅子今年要结婚,您之前已经许出去十万两银子了……”
最后,当户部尚书扳着手指头算完之后,你悲哀的发现,这些银子真的就是一点都没剩下了。
你知道,花一千万两银子养军队,下面肯定有将军贪污军饷。你也知道,修河堤的时候,下面的官员肯定会手脚不干净。你还知道,修长城补城墙的钱,肯定有一部分会被挪用。
但是你能怎么办呢?
作为一个皇帝,难道你还能一笔一笔细算这些支出?查一查这里面有哪些是假账?
就算最后你费了莫大的力气,省下了几十万两银子。但是为了这点钱,你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不眠不休,天天就只能用来看账本。
这个买卖,怎么看好像都不太划算。
于是,散朝之后,你灵机一动,找来了你最信任的太监,给了他一个新的任务。
“你去一趟南方,收点丝绸。然后朕给你几条船,你卖到西洋去。赚回来的钱,咱们自己说了算,以后不用再经过户部的手。赚的多了,朕给你发奖金!”
就这样,第二天,你特别下了一道圣旨,让这个太监去管南方的织造局。这个部门,以后专门替你赚生活费。整个制造局,以后全都是你的私人钱包。
下完这道圣旨之后,你很开心。
你觉得,自己真的是一个理财小能手。明年的今天,你大概能把自己的房子,好好重修一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