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涌现了许多英勇的将领,其中有一位可以称得上是“猛将中的猛将”,他的名字至今在历史上广为传颂。民间流传着他能够单枪匹马对抗千军万马、力大无穷、钢铁般的身躯甚至无惧死亡的故事,听说他曾带领十八名骑兵战胜百万黄巢大军,而当他死时,五马分尸的刑罚也未能迅速撕裂他的筋骨,最后只有通过挑断他的手脚筋才能结束他的生命。这个人正是五代十国时期,被誉为第一猛将的李存孝。
那么,李存孝究竟有多强呢?他在历史中的真实表现和那些民间传说之间又存在哪些差距呢?
李存孝出生在沙陀军中,少年时曾被俘,后来被沙陀酋长李克用发现并收养。从一个普通的战俘到成为名震一时的猛将,李存孝的成长充满了传奇色彩。李克用擅长收养那些勇猛善战的少年,李存孝便是其中之一。李存孝加入了李克用创建的“鸦儿军”,这一部队后来成为李克用依靠的嫡系力量,也成就了李存孝在军事上的卓越表现。
李存孝随李克用征战四方,几乎每一次出征都能凯旋而归。尤为擅长骑兵作战的他,总能以少量的骑兵迅速冲破敌军阵线,打出一场场胜仗。史书记载,李存孝每次作战时,常常披上重铠,手持弯弓和箭矢,由亲兵为他准备两匹战马,以便快速换马进行冲锋。他所使用的武器是一柄大铁枪,枪法精准,冲锋时刀枪并举,令敌人望而生畏。“飞虎将军”便是他勇猛形象的象征。在对抗黄巢的起义军和后梁的战斗中,李存孝总是李克用最信赖的主力,屡屡带领精锐骑兵斩敌立功,成为李克用军中的王牌人物。
然而,李存孝的军事生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一次与李克用另一个义子李存信的矛盾,李存孝最终走上了背叛的道路。李存信和李存孝之间因个人矛盾产生了不信任,而李存信巧言令色,将李存孝诬陷为有二心、避战不出,最终在李克用面前进谗言,说李存孝心怀叛意。李存孝在心虚和无奈中,真的与李克用的宿敌朱温等人勾结,叛变了自己的养父李克用。李克用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亲自带兵征讨李存孝。
当李存孝被包围时,他悲痛地在城头向李克用哀求,表示自己并未背叛,只是受到了李存信的影响。李存孝希望能够再见李克用一面,即使死了也无怨无悔。最终,李存孝孤身出城投降,李克用并未立即下令处死他,而是打算先让手下和干儿子们为李存孝求情。然而,令李克用没有想到的是,所有的将领和干儿子们出于嫉妒,竟然没有人出面为李存孝求情,他们都希望李存孝能尽快死去。李克用只得无奈下令车裂李存孝,将他亲手处决。
李存孝的死给李克用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他在心中暗自埋怨那些冷酷无情的手下和干儿子们。尽管李存孝从未死于战场,甚至未曾死于敌人之手,却因被亲信出卖,死于自己人的手中,实在让人唏嘘。
李存孝死后,五代十国的英雄传奇不再,而他勇猛的形象却永远留在了历史上。中国民间有句俗语“王不过项,将不过李”,这里的“项”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羽,“李”则指的是李存孝。由此可见,李存孝在中国历史上的勇猛之名,确实为人们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