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刺杀李世民的大唐叛将,为何在土耳其被奉为民族英雄?
创始人
2025-09-28 01:01:30
0

前言

今天聊个狠人,一个在中国史书里铁板钉钉的乱臣贼子,一个刺杀千古一帝李世民的凶手。

可转过头,在另一个国家的历史教科书里,他却被塑造成了反抗暴政、追求自由的民族脊梁。

李世民

从“大逆不道”到“民族英雄”,这中间差的仅仅是翻译的距离吗?

别急着下结论。

历史课本只会给你一张扑克脸,真相,得从牌桌底下去摸。

今天,咱们就掀开这张桌子,看看这位叫阿史那结社率的突厥王子,到底是脑子抽了,还是被逼上了绝路。

第一章:长安城里的金丝雀

阿史那结社率,这名字听着就透着一股子草原的野性。

他是东突厥始毕可汗的儿子,正儿八经的“汗二代”,根红苗正的草原王族。

搁二十年前,他的人生剧本应该是骑着烈马,喝着马奶酒,俯瞰着广袤的草原,随时准备南下“打草谷”。

可惜,他投胎的时代,草原上遇到了一个“不讲武德”的对手——李世民。

贞观四年(630年),唐军出击,颉利可汗兵败被俘,庞大的东突厥汗国轰然倒塌。

国破家亡。

结社率跟着他那个相对“识时务”的哥哥突利可汗,一起打包来到了长安。

李世民对他们不错。

封官,给宅子,赏赐金银美女,美酒。

结社率被封为中郎将,听着挺威风,正四品,皇帝的亲兵头子之一。

相当于给昔日的仇家,当上了禁军小头目。

这对一个普通的突厥降将来说,已经是皇恩浩荡,祖坟冒青烟了。

可对结社率这位前朝王子来说,这算什么?

不过是从草原上的狼,变成了长安城里被好吃好喝供着的金丝雀。

笼子再华丽,它也是笼子。

《新唐书》说他“数通无赖”,在长安城里净干些混账事。

为什么?

一个失去了全世界的王子,除了用放纵和胡闹来刷一下存在感,他还能干嘛?

他哥突利可汗还经常骂他,嫌他不懂事,不知足。

结社率心里估计在冷笑:“哥,你的膝盖是软了,可我的腰还直着呢!”

他甚至跑去跟李世民告密,说他哥要谋反。

这叫什么?这就是典型的“输家心态”,自己不好过,也见不得别人好,哪怕是亲哥。

他试图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向李世民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忠心”,换取更高的地位。

可李世民是谁?那是把人情世故玩到骨子里的高手。

他一眼就看穿了结社率这点小九九。

所以,只是安抚了几句,官,一毛钱没给升。

这一刻,结社率心里最后一丝幻想,估计也破灭了。

他终于明白,在这位天可汗眼里,他阿史那结社率,不过是一件战利品,一个象征大唐武功的摆设。

那么,一个被拔了牙的老虎,除了拼死一搏,他还有别的路吗?

第二章:天可汗的阳谋算盘

很多人觉得,李世民对投降的突厥人够意思了。

划出一块地(今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带),让十万突厥百姓继续放马吃草,还保留了他们的部落建制。

这是仁慈吗?

朋友,别天真了。政治家的词典里,“仁慈”这个词,旁边永远跟着两个小字——“成本”。

我们来算一笔账。

把十万突厥人打散,分到全国各地,让他们学汉语、穿汉服、种地,这叫“同化”。

听着不错,但成本呢?

语言不通,习俗不同,十万张嘴要吃饭,还得派无数官吏去管理、教化。一旦出事,就是遍地开花的治安问题。

这笔开销,谁来出?刚打完仗的大唐,国库扛得住吗?

李世民打的,是更高明的算盘。

把他们集中安置在黄河以南,这地方离长安不远不近。

近,方便监视,一有风吹草动,大军朝发夕至。

远,又把他们和漠北草原隔开了,断了他们和老家的联系。

更绝的是,李世民保留了他们的小部落,却没有给他们册封一个统一的“大可汗”。

这叫什么?

这就好比一家公司,收购了对手,把对方的员工全留下了,但只设部门经理,不设总监。

让这帮经理们自己去争去抢,去内耗。

他们越是斗得厉害,就越要向总公司(大唐)表忠心,谁也形不成合力。

这就是阳谋,赤裸裸的“分而治之”。

我让你活着,但你得按我的规矩活。

我给你饭吃,但你得忘了自己是谁。

对于普通的突厥牧民来说,在哪放羊不是放?有口饭吃就行。

但对于结社率这种旧王族来说,这是诛心。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同胞,被当成一群待宰的羔羊圈养起来,曾经的荣耀和尊严被一点点磨掉。

而那个高高在上的天可汗,就是这一切的操盘手。

他甚至不需要动刀子,只需要用制度和时间,就能让一个民族彻底失去灵魂。

结社率看懂了这盘棋。

他知道,再等下去,突厥就真的没了。

不是被杀光,而是被“养废”。

这种不见血的屠杀,比真刀真枪更让他不寒而栗。

他必须做点什么,哪怕是点燃自己。

第三章:中郎将的最后豪赌

结社率开始了他的地下活动。

他找到了自己的侄子,突利可汗的儿子贺逻鹘。

这小子也是个心怀故国的“刺儿头”。

结社率对他说:“我们拥立你当可汗,回到漠北,重现祖先的荣光!”

听听,这口号多有煽动性。

很快,四十多个不甘心当“顺民”的突厥旧部,聚集在了他的周围。

但问题来了。

怎么跑?

长安城到漠北,千里迢条,沿途都是唐朝的关卡和军队。

他们这几十号人,还没出陕西估计就得“领盒饭”。

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唐朝内部制造一场天大的混乱。

还有什么混乱,比皇帝驾崩更大?

只要李世民一死,太子继位,朝局必然动荡,边防肯定松懈。

到那时,他们就能趁乱逃回草原,振臂一呼,大事可成。

这是一个疯狂的计划,成功率低得可怜,简直就是一场拿命去买彩票的豪赌。

但对于已经一无所有的赌徒来说,最不怕的就是输。

他们开始等待时机,像潜伏在暗影里的狼。

机会很快就来了。

贞观十三年(639年)五月,李世民觉得长安太热,要去九成宫(今陕西麟游)避暑。

九成宫是行宫,守卫力量肯定比不上长安的皇宫。

而且,皇帝出巡,身边必然跟着大批的亲贵重臣。

结社率的计划是,趁着某天刮大风,潜入宫中放火,制造混乱,然后冲进李世民的营帐,一击必杀。

为了增加成功率,他们甚至把太子李承乾也算计进去了,想把他一起绑了当人质。

听听,这计划,环环相扣,胆大包天。

可人算不如天算。

他们原定动手的那一晚,偏偏风平浪静,连一丝风都没有。

放火计划,泡汤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这帮人已经等不了了。

结社率咬了咬牙,对着同伙们低吼:“不等了!直接冲!成败在此一举!”

他们知道,这一去,要么名垂青史,要么身首异处。

没有第三条路。

第四章:九成宫喋血惊魂夜

贞观十三年五月十九日的夜晚,月色昏暗。

九成宫内,大部分人都已沉入梦乡。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喊杀声,撕破了深夜的宁静。

阿史那结社率和他那四十多个亡命徒,手持利刃,疯了一般地从宫城北门冲了进来,直扑李世民的寝帐。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

守卫宫禁的折冲都尉孙武开,估计还在打盹,就被惊醒了。

他连盔甲都来不及穿戴整齐,抄起刀就带着手下的卫兵冲了上去。

双方瞬间绞杀在一起。

这些突厥死士,个个都是亡命徒,下手又黑又狠。

孙武开和他的卫兵们虽然人多,但一时之间竟然被这股悍不畏死的气势给冲得连连后退。

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眼看刺客就要冲破防线,杀到皇帝的帐前。

这时候,你就能看出大唐的军事素养了。

驻扎在宫外的唐军听到动静,反应极快,四面八方的援兵如同潮水一般涌了过来。

火把瞬间照亮了整个夜空,四面八方都是“抓刺客”的怒吼。

结社率一看,完了。

最佳的突袭时机已经失去,再打下去,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他当机立断,大喊一声:“撤!”

带着剩下的人,抢了十几匹御马,杀出一条血路,向北边狂奔而去。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渡过渭水,逃回草原。

但李世民能让他跑了吗?

开玩笑。

天亮之后,追兵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死死咬住了他们的尾巴。

在渭水边上,这群精疲力竭的亡命徒,被唐军团团围住。

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之后,阿史那结社率被生擒。

他的侄子贺逻鹘,倒是趁乱逃了,后来被流放到了岭南。

等待结社率的,自然是毫不意外的结局——斩首示众。

他的人生,在长安城的菜市口,画上了一个血腥的句号。

从草原王子,到长安囚徒,再到断头台上的刺客。

他用自己的性命,上演了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

但这出悲剧的背后,仅仅是他个人的疯狂吗?

第五章:英雄还是凶手?一念之间

阿史那结社率死了。

在《旧唐书》和《新唐书》里,他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一个忘恩负义、利欲熏心、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

这是大唐的叙事,是胜利者的叙事。

从李世民的角度看,我收留你,给你高官厚禄,你竟然还想杀我?简直不是人。

这个逻辑,一点毛病都没有。

但是,我们换个视角。

如果你是一个突厥人,一个眼睁睁看着自己国家被灭,同胞被圈养,文化被消磨的突厥人。

你会怎么看结社率?

他或许鲁莽,或许不自量力。

但他做了所有“聪明人”都不敢做的事。

他用一次必败的刺杀,向那个强大到令人窒息的帝国,发出了最后的怒吼。

他用自己的鲜血,试图唤醒同胞们心中仅存的那么一点点血性。

从这个角度看,他是不是又有点“为国捐躯”的悲壮色彩了?

这,就是土耳其人将他奉为“民族英雄”的底层逻辑。(今天的土耳其人,自称是中国唐代西迁突厥人的正统)。

他们看到的不是那个刺杀皇帝的凶手,而是一个反抗征服、捍卫民族尊严的斗士。

谁对谁错?

历史这玩意儿,最没意思的就是分对错。

它只讲利弊,只讲立场。

对大唐来说,结社率是必须被清除的病毒。

对突厥的残余势力来说,他是一面可以凝聚人心的旗帜。

李世民在事后,也调整了他的“仁政”。

他意识到,强行把这十万猛兽圈养在身边,终究是个祸害。

于是,他册封了新的可汗,把大部分突厥人迁回了漠北,让他们重新建国,作为大唐的藩属。

你看,一场流血的刺杀,最终换来了一项政策的改变。

结社率的“豪赌”,虽然输掉了自己的性命,却在某种程度上,为他的同胞争取到了一丝喘息的空间。

这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成功”?

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于此。

结语

聊到这,咱们再回头看阿史那结社率。

他的一生,不过是宏大历史下一个微不足道的注脚,一个被碾碎在帝国车轮下的悲剧人物。

他的故事核心,其实就一条:当一个人的个人尊严和民族存续,与帝国的宏图霸业发生冲突时,必然会有一方被献祭。

他不幸成了那个祭品。

今天,我们不去评判他是英雄还是小丑,因为那毫无意义。我们只是把他从脸谱化的标签里撕出来,看看他作为一个“人”的挣扎、绝望和疯狂。

如果换做是你,身负国仇家恨,被圈养在仇人的眼皮底下,每天山珍海味供着,但尊严被按在地上摩擦,你是选择当一辈子荣华富贵的“金丝雀”,还是选择舍命一击,哪怕粉身碎骨?

在评论区聊聊,别跟我讲什么大道理,说点最实在的人话。

参考文献

  1.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
  2.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等撰
  3.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撰

相关内容

云南沙溪古镇旅游路线六日游...
作为驴友,想报团玩转云南沙溪古镇六日游,是不是总在纠结:报哪种团能...
2025-09-27 13:09:26
原创 ...
数年前的一个冬日,广州的赵先生经老友引荐,驱车前往城郊乡下的一处老...
2025-09-27 13:09:23
原创 ...
秦始皇曾说过:“朕的战争只打了十年,他们说朕残暴,七国之间的战争打...
2025-09-27 13:09:07
原创 ...
1949年9月下旬,蒋介石在广州梅花村的旧宅收到了李宗仁的宴请。这...
2025-09-27 13:08:39
原创 ...
“历史就像一位蒙着面纱的美人,总有些角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这句...
2025-09-27 13:08:32
内蒙古兴安盟:巴彦查干山万...
9月26日,义勒力特镇巴彦查干山秋色 9月26日,义勒力特镇巴彦...
2025-09-27 13:08:30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末代皇帝溥仪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三岁登基...
2025-09-27 13:07:33
原创 ...
在新中国177位开国中将中,何德全的名字或许不如徐立清、王必成那样...
2025-09-27 13:07:21
原创 ...
1949年,南京解放的消息传来,南京的人民涌上街头,欢呼庆祝胜利的...
2025-09-27 13:07:14

热门资讯

李鸿章为何要杀死清朝首富胡雪岩... 胡雪岩,晚清时期著名的红顶商人,徽商的代表人物。巅峰时期的胡雪岩,将钱庄开遍大江南北,坐拥2000万...
原创 如... 前言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著名的“八贤王”,一位是宋朝的赵元俨,另一位则是清朝的爱新觉罗·允禩。对于赵...
原创 清... 清朝满汉不通婚:为何不少妃子的祖籍却是汉人? 满汉不通婚,这一政策在清朝时期广为人知。然而,尽管存在...
原创 慈... 在1901年至1905年春夏之交,袁世凯在担任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时,依照西方的军事制度进行改革,组建...
原创 索... 索额图,作为清朝前期的重要人物,曾在朝廷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一度手握权力,深刻影响着当时的政治走...
原创 晚... 鸦片战争的爆发为中国敞开了大门,从此,许多新奇的事物和思想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激起了人们对外界世界的...
原创 有... 出政策刺激消费很好,但是银行落后的审批机制感觉还活在清朝,明显拖后腿了,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下? 作者...
原创 都...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在清朝的历史上,慈禧太后无疑是一个具有极高争议的人物。...
原创 若... 在康熙皇帝的统治下,清朝的皇子中有着许多才俊,其中不仅有我们熟知的四阿哥胤禛,也有一位备受期望的王子...
原创 纳... 纳兰明珠,清朝的一位复杂人物,在中国历史上既是奸臣,又被视为一位重要的功臣。他不仅对清朝的政权稳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