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为何要杀死清朝首富胡雪岩?
创始人
2025-09-28 02:35:09
0

胡雪岩,晚清时期著名的红顶商人,徽商的代表人物。巅峰时期的胡雪岩,将钱庄开遍大江南北,坐拥2000万白银的资产,拥有万亩田地;而且,还被朝廷赐穿黄马褂,戴二品正红顶戴并“总办四省公库”,在晚清时期的政商两界,可谓风光无限、一时无两。

李鸿章,“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被慈禧太后称为“再造玄黄”之人,更是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称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清史稿》甚至将其评价为“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几乎仅凭一己之力为晚清续命数十年。

清光绪八年,晚清商场上著名的“生丝大战”爆发,在李鸿章的授意下,晚清时期另一位赫赫有名的官商——盛宣怀,一举击溃了胡雪岩的商业帝国,从高处迅速跌落的胡雪岩很快便抑郁而终。

一个是朝廷重臣,一个是晚清首富,李鸿章为何和胡雪岩较上劲了?

这一切,都来源于李鸿章一句著名的政治斗争策略——“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

“左”,即为晚清名臣左宗棠;“胡”,即为晚清首富胡雪岩!

胡雪岩和左宗棠的关系

出身贫寒的胡雪岩,之所以能迅速积累巨额财富并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离不开两位高官的鼎力支持,一位是时任浙江巡抚的王有龄,另一位就是晚清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左宗棠。

王有龄任湖州知府时,胡雪岩代理湖州公库;王有龄升任浙江巡抚,胡雪岩更是掌握了浙江几乎半省的战时财经。咸丰十一年,因太平军攻破杭州城,王有龄自缢身亡;而后,经曾国藩举荐,左宗棠出任浙江巡抚并督办军务。很快,胡雪岩又取得了左宗棠的信任,并掌管了浙江全省的钱粮、军饷。

有左宗棠的鼎力支持,清军的钱粮、兵饷几乎全部经胡雪岩的钱庄进出;有战事乱局的便利,清军攻城后所得财物,也几乎全部存于胡雪岩的钱庄。借此便利,胡雪岩积极投入贸易活动,并因此获得巨额利润。短短数年,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便迅速建成。

光绪元年,清廷命左宗棠前往新疆平定叛乱、抵御外辱,胡雪岩为其积极筹集军饷,并替清政府向外国银行贷款,助力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并得到了左宗棠“雪岩之功,实一时无两”的至高评价。

简单而言,左宗棠就是胡雪岩的大靠山;左宗棠所建丰功伟绩的背后,胡雪岩的积极贡献绝对不容忽视。

李鸿章和左宗棠的关系

就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壮举而言,绝对对得起梁启超对其“五百年来第一伟人”的积极评价,更对得起“民族英雄”的美誉。注意,新疆的收复,左宗棠并非只是简单地执行命令,而是整个收复过程的主张者、策划者和执行者。

对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壮举,王震将军曾经给出过如此评价:

左宗棠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情况下,立排投降派的非议,毅然率部西征,收复新疆,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左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发扬的。

可收复新疆这样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壮举,在最初阶段却得到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朝臣极力反对。

同治十三年,力主进军新疆,主张“疆防”的左宗棠,和力主放弃新疆,主张“海防”的李鸿章之间爆发了激烈争论。

主张“海防”的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败家之举、祸国模样,实在可耻

主张“疆防”的左宗棠则认为:“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招致英、俄渗透”。依靠自己的努力,为多灾多难的祖国找到一条出路,左宗棠不愧为民族之光、国家之光。

好在清廷最后同意了左宗棠的主张,但也正式开启了李鸿章和左宗棠之间的明争暗斗。

李鸿章为何主张“海防”,因为他是北洋水师的大老板,因为他想要“停疆防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左宗棠为何主张“疆防”,因为他想为自己的祖国,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力量和才智。

“疆海之争”中,李鸿章落败;新疆收复,又让左宗棠再胜一筹;李鸿章心中的怨恨可想而知。认真分析后,李鸿章提出了阴险的“倒左”策略——“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即扳倒左宗棠的“后勤保障”——胡雪岩,斩断左宗棠的臂膀,进而将左宗棠彻底击溃。

于是,便有了李鸿章的铁杆心腹——盛怀宣和胡雪岩的“生丝大战”,于是便有了胡氏商业帝国的迅速倒塌。

后记

可怜左公在临终之际,仍发出“臣督师南下,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遗憾平生,不能瞑目”的悲鸣,可耻李鸿章竟在左公病逝后,假惺惺的给出“文以治内,武以治外,为天下惜公”的评价。

参考文献:《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八、一百九十九》、《清实录·穆宗实录》、《胡雪岩传》、《清史列传》

相关内容

云南沙溪古镇旅游路线六日游...
作为驴友,想报团玩转云南沙溪古镇六日游,是不是总在纠结:报哪种团能...
2025-09-27 13:09:26
原创 ...
数年前的一个冬日,广州的赵先生经老友引荐,驱车前往城郊乡下的一处老...
2025-09-27 13:09:23
原创 ...
秦始皇曾说过:“朕的战争只打了十年,他们说朕残暴,七国之间的战争打...
2025-09-27 13:09:07
原创 ...
1949年9月下旬,蒋介石在广州梅花村的旧宅收到了李宗仁的宴请。这...
2025-09-27 13:08:39
原创 ...
“历史就像一位蒙着面纱的美人,总有些角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这句...
2025-09-27 13:08:32
内蒙古兴安盟:巴彦查干山万...
9月26日,义勒力特镇巴彦查干山秋色 9月26日,义勒力特镇巴彦...
2025-09-27 13:08:30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末代皇帝溥仪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三岁登基...
2025-09-27 13:07:33
原创 ...
在新中国177位开国中将中,何德全的名字或许不如徐立清、王必成那样...
2025-09-27 13:07:21
原创 ...
1949年,南京解放的消息传来,南京的人民涌上街头,欢呼庆祝胜利的...
2025-09-27 13:07:14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电视剧中描绘的“大西军”将领后人,往往与我们想象的英勇抵抗清朝的英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张献忠麾下的几...
原创 袁... 1915年12月,袁世凯终于无法抑制心中的雄心壮志,宣布准备建立中华帝国,准备接受皇帝的尊号。这一举...
原创 杨... 文化的演变与积淀,不仅让人们对美丽的认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我们在不同时代看到不同的美的标准。...
原创 晚... 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屈辱而动荡的阶段,外敌入侵使国家面临危机。在庚子年,也就是1900年,八国联...
巨人商会:铭记历史 吾辈自强 2025年8月15日,作为日本于1945年无条件投降的重要纪念日,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一天承载着无数人...
原创 历...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历史人物都以其英雄事迹为后世所铭记,而有些人物虽然深植人们心中,却并非真...
原创 孝... 人在临终前,总会给后代留下重要的交代,而清朝的女政治家孝庄,在临终前也没有例外。她对康熙的嘱托不仅关...
原创 清... 1924年,一名宫女背着自己的全部家当,手中紧握着100大洋的补偿金,走出了她已经生活了近十年的紫禁...
原创 1... 历史上,刺杀皇帝的事件并不少见。虽然这些事件看似稀奇,但仔细分析并不罕见。然而,明朝的一位皇帝却因刺...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的后勤败因 来源:新周报 郭晔旻/文 抗战胜利后,全面内战爆发,中共仅用了三年多时间就取得了胜利,出乎所有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