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钱大钧火车上巧遇陈赓,却故意放走,下属不解,钱:没人愿意抓他
创始人
2025-09-27 12:32:52
0

1933年,钱大钧乘坐一列开往江西的火车,突然在车上看到了一位熟悉的身影——陈赓,那个曾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后来成为共产党名将的传奇人物。当时,陈赓已经是蒋介石通缉的重犯,国家悬赏重金捉拿他。按常理,机会难得,钱大钧应该立刻抓捕这位敌对人物,立下赫赫战功。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钱大钧却选择了装作没有看见,故意放走了陈赓。

看到下属一脸疑惑,急于询问原因,钱大钧只是平静地说道:“没人愿意抓他。”这句话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复杂性,大家不禁心生疑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陈赓为何能够在敌人眼皮底下如此从容不迫地逃脱?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黄埔军校的师生情谊

在民国时期的军界,黄埔军校无疑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这里不仅聚集了大量的军界精英,也汇聚了许多命运各异的人。在1924年,凭借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背景和在日本的留学经历,钱大钧顺利进入了黄埔军校,担任了中校兵器学教官。虽然钱大钧在黄埔军校的任职时间并不长,但他的军事理论知识扎实,且教学方法颇具特色,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钱大钧不仅会在课堂上讲解丰富的军事理论,他也常常分享自己在日本学习期间的见闻,让学生们拓宽视野,了解到更广阔的世界。此外,钱大钧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实地演练,这种注重实战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军事素养。

在他所教的众多学员中,陈赓显得尤为出众。这个后来成为共和国开国上将的传奇人物,进入黄埔军校时便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天赋。陈赓不仅勤奋好学,且有着极高的悟性,很快便在同学中脱颖而出。钱大钧也看中了陈赓的潜力,常常在课后与他交流讨论,为他的成长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指导。陈赓的表现非常抢眼,他不仅在军事训练中表现出色,还有一次英雄救主,成功解救了蒋介石的生命,令他的声望达到巅峰。

钱大钧的军事才华

钱大钧的军旅生涯,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可谓顺风顺水,逐步走向了更高的职位。在北伐战争中,他接手了一个士气低落的教导二团,这支部队因前任团长临阵脱逃而士气严重受挫。面对这样的困境,钱大钧没有退缩,而是迅速采取措施,带领部队进行严格的训练,并通过与士兵同吃同住的方式,赢得了士兵的信任和尊重。

在钱大钧的领导下,教导二团迅速恢复了战斗力。在棉湖战役中,虽然敌军装备精良、人数众多,钱大钧依然凭借巧妙的战术,用游击战术击败了敌军,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场战役展现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也极大鼓舞了士气。

随后,钱大钧面对敌军的强烈反扑,迅速带领部队行军百里,在敌军发起总攻之前赶到支援。他的冷静指挥和果敢决策,帮助部队成功守住了阵地,并趁敌人疲惫之际展开反攻,摧毁了敌军指挥部,这次战役进一步证明了他出色的军事才能。

钱大钧的战略谋略

钱大钧的军事才华不仅体现在带兵打仗上,更表现在他深厚的战略谋略上。1932年,蒋介石没有让钱大钧继续统军,而是将他留在身边,担任侍卫长。虽然这个职位表面上看似是一种降职,但实际上却是对钱大钧战略眼光的最大认可。作为侍卫长,钱大钧不仅要负责蒋介石的安全,还要参与重要的军事决策,给蒋介石提供战略建议。

在这个位置上,钱大钧的影响力依然巨大。他参与了多次针对红军的作战计划,每一项都体现了他精湛的军事理论和深刻的战略思维。他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精准找到敌军的弱点,并制定出有效的作战方案,许多计划在实施后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火车上的命运抉择

1933年,陈赓从上海逃脱后,正准备前往江西瑞金,途经南京时,他意外地与昔日的老师钱大钧在同一列火车上相遇。陈赓心中一阵紧张,毕竟自己已经是国民党悬赏的通缉要犯。面对昔日恩师的突然出现,他不禁开始盘算应对之策。然而,令他意外的是,钱大钧不仅没有立即抓捕他,反而主动让人请他到自己的车厢中。

起初,陈赓心中充满了疑虑和不安,不知道钱大钧此举的目的是什么。随着两人寒暄的展开,气氛竟然意外地轻松,钱大钧像多年未见的朋友一样询问他的近况。在几轮交谈之后,钱大钧突然转向问道:“你接下来打算去哪儿?”陈赓顿时犹豫,不知如何回答。钱大钧看出了他的顾虑,轻笑着说道:“我知道你有自己的选择,也有我自己的立场,但有些事,不是非黑即白的。”

放走陈赓的深远含义

最终,钱大钧选择放走了陈赓,这个决定不仅令陈赓感到意外,也让所有在场的下属感到困惑。钱大钧的回答是:“没人愿意抓他。”这一句话,反映了他对于当时局势的深刻理解。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政治立场并非唯一标准,陈赓在黄埔军校的声望和人脉,也是不可忽视的政治资本。贸然抓捕陈赓,可能会引发军中的不满,甚至激起更大的动荡。最终,钱大钧的明智选择展现了他超凡的政治眼光。

1982年,钱大钧在台北辞世,享年90岁。回望他的一生,风风雨雨中的这段火车故事,或许就是他最为睿智的决定之一。

相关内容

云南沙溪古镇旅游路线六日游...
作为驴友,想报团玩转云南沙溪古镇六日游,是不是总在纠结:报哪种团能...
2025-09-27 13:09:26
原创 ...
数年前的一个冬日,广州的赵先生经老友引荐,驱车前往城郊乡下的一处老...
2025-09-27 13:09:23
原创 ...
秦始皇曾说过:“朕的战争只打了十年,他们说朕残暴,七国之间的战争打...
2025-09-27 13:09:07
原创 ...
1949年9月下旬,蒋介石在广州梅花村的旧宅收到了李宗仁的宴请。这...
2025-09-27 13:08:39
原创 ...
“历史就像一位蒙着面纱的美人,总有些角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这句...
2025-09-27 13:08:32
内蒙古兴安盟:巴彦查干山万...
9月26日,义勒力特镇巴彦查干山秋色 9月26日,义勒力特镇巴彦...
2025-09-27 13:08:30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末代皇帝溥仪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三岁登基...
2025-09-27 13:07:33
原创 ...
在新中国177位开国中将中,何德全的名字或许不如徐立清、王必成那样...
2025-09-27 13:07:21
原创 ...
1949年,南京解放的消息传来,南京的人民涌上街头,欢呼庆祝胜利的...
2025-09-27 13:07:14

热门资讯

即将包揽全球前十!中国室内滑雪...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敬 北京报道 9月深圳,室外气温30℃,室内零下6℃...
原创 刘... 刘伯温,明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最终却死于一杯毒酒,由朱元璋亲手赐下。而刘家也因此遭到抄家,门庭冷落,再...
原创 孔... 孔融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甚广,尤其是他小时候让梨的故事,这一情节早已成为许多家长教育孩子时的重要范...
原创 天... 公元前221年,在秦国几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嬴政终于实现了祖辈们的梦想,成功地一统了整个天下。这是一...
原创 一... 秋日生活打卡季 韩信的悲剧结局一直让人唏嘘不已。作为一代兵仙,他的死因至今仍让人感到困惑。年仅35岁...
原创 他... 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原本应该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荣登状元宝座,却因慈禧太后的偏见...
原创 不... 高顺,这个名字在三国历史中并不算非常响亮,但他在吕布手下的表现以及他的最终选择,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中世纪的选举什么样 跪拜的皇帝在主教面前宣誓(场景,礼拜仪式:加冕礼,宣誓)。(意大利,14 世纪初)。普林斯顿大学图书...
八十载春秋回响,侨批档案专题展... “这是当年寄给我外公的一封回批”“靠着开辟新的侨批汇路,潮汕无数家庭才得以维系生活”……8月5日上午...
原创 清... 在21世纪的今天,提起“大内高手”这四个字,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便是电视剧里的情节。那些动作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