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节度使,是如何葬送唐朝的?其实李隆基的初心是好的
创始人
2025-09-27 11:02:06
0

唐朝,从李渊称帝,到唐朝覆灭,前后将近300年。而唐朝的近乎300年的历史,有大半时间处于藩镇割据状态。所谓藩镇割据,指的是节度使不服从朝廷号令。

其实,节度使制度,本来是唐廷为了应付边疆军事问题而设立的制度。但是,很多事情都讲究一个人算不如天算,节度使制度也因为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安史之乱。之后局势变得不可逆。最终引发了五代十国这样超级动乱的历史阶段。到了北宋,宋廷有感于过去二百年时间里武人当家对天下的败坏,于是开始重文轻武。而这也导致了宋廷走向了另一种极端状态。

今天本文就来探究一下,节度使制度在唐朝的发展。

其实个人觉得, 李隆基设计出节度使制度,初心是好的,只是之后的历史变量,超出了李隆基的预料。

1、节度使制度的初衷

喜欢唐朝文学的朋友相信都看过不少边塞诗。

其实前几年我还发过这样的一条朋友圈。我说唐朝人可以写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样的诗歌,毕竟唐朝曾经真的把燕山(今天蒙古国的杭爱山)纳入过统治范围,而宋朝人对于燕山,却只能处于想象状态。

唐朝因为边塞战争频繁且残酷,因此唐朝皇帝从实际角度出发,设计出了节度使制度:就是允许边塞地区的节度使掌握当地的军事调度、行政管理以及财税征发权限。

其实后世明朝朱元璋搞出来的赛王制度,就是节度使的一个翻版。当然区别是,节度使一开始是临时工的概念。

节度使制度出自唐玄宗的手笔。当然唐玄宗当时没有惧怕节度使会造反:因为对于开元初期的唐朝来说,节度使造反是一个稳赔不赚的生意:节度使本来已经是唐朝的高官了,如果造反,意味着失去这一切,而且,造反获胜的概率几乎为零:因为一个节度使造反,其他的节度使大概率会帮助朝廷镇压来为自己捞资本,更重要的是:当时唐廷在关中地区还有大量精锐禁军,也足以压制任何一个节度使造反。

所以正常情况下,节度使但凡脑子没啥毛病的,不至于起来造反。

但是很多事情讲究一个人算不如天算。到了唐玄宗在位后期,事情发生了变化。

2、安史之乱的冲击

唐玄宗在位后期,朝廷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同时兼任三个镇的节度使。而且,这一区域的士族,本身对唐朝也有不爽的心理。甚至隋末唐初,这一区域的士族还选择支持窦建德等人起来对抗唐朝。所以,安禄山在后来造反的时候,多少取得了当地士族的支持。

另一方面,唐廷当时和南诏爆发天宝战争。当时唐廷不少精锐部队都葬送在南诏境内。这导致关中的防务空虚。

此外,当时宰相杨国忠和安禄山的关系很僵。加上杨国忠当权,天下不少人都觉得不爽。这些元素叠加在一起,让安禄山做出了博弈:那就是被动等着杨国忠打压,还是以清除奸臣的名义起兵?

安禄山选择了起兵,于是安史之乱拉开序幕。

安禄山大军很快占领长安。而唐玄宗逃到了成都。至于之后的事情该如何处理,唐玄宗其实已经没了方寸——此时的李隆基已经不比年轻时候了。而此时,唐朝的洛阳和长安都在安禄山手里,如果唐廷不能趁着人心还在做出反扑,天下没准真的会更换正统王朝。

好在太子李亨及时称帝,并且以唐廷名义号令天下豪杰勤王。李亨抓住了这个时间窗口,之后安禄山集团爆发了内乱,所以唐兵得以收复长安。

安史之乱持续八年。直到唐代宗在位初年,安史之乱才结束:但其实,唐代宗也做出了妥协,那就是默许安史叛军的余部接受招安,继续做节度使。

3、结语

之后唐朝的历史就是唐廷总体来说不断衰败,而节度使的势力不断得到强化。到了黄巢起义以后,唐廷彻底失去了压制节度使的本钱。最终,节度使灭掉了唐朝。

归根结底概括一下就是:节度使失控,其实是唐廷的腐败导致的。而随着唐廷无法逆转逐步衰败的趋势(其实中唐也有很多君王打算扭转这个不利趋势,比如唐宪宗,但最终都归于失败),最终导致节度使局面越来越失控。当唐廷彻底失去了压制节度使的本钱的时候,唐的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相关内容

云南沙溪古镇旅游路线六日游...
作为驴友,想报团玩转云南沙溪古镇六日游,是不是总在纠结:报哪种团能...
2025-09-27 13:09:26
原创 ...
数年前的一个冬日,广州的赵先生经老友引荐,驱车前往城郊乡下的一处老...
2025-09-27 13:09:23
原创 ...
秦始皇曾说过:“朕的战争只打了十年,他们说朕残暴,七国之间的战争打...
2025-09-27 13:09:07
原创 ...
1949年9月下旬,蒋介石在广州梅花村的旧宅收到了李宗仁的宴请。这...
2025-09-27 13:08:39
原创 ...
“历史就像一位蒙着面纱的美人,总有些角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这句...
2025-09-27 13:08:32
内蒙古兴安盟:巴彦查干山万...
9月26日,义勒力特镇巴彦查干山秋色 9月26日,义勒力特镇巴彦...
2025-09-27 13:08:30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末代皇帝溥仪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三岁登基...
2025-09-27 13:07:33
原创 ...
在新中国177位开国中将中,何德全的名字或许不如徐立清、王必成那样...
2025-09-27 13:07:21
原创 ...
1949年,南京解放的消息传来,南京的人民涌上街头,欢呼庆祝胜利的...
2025-09-27 13:07:14

热门资讯

即将包揽全球前十!中国室内滑雪...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敬 北京报道 9月深圳,室外气温30℃,室内零下6℃...
原创 刘... 刘伯温,明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最终却死于一杯毒酒,由朱元璋亲手赐下。而刘家也因此遭到抄家,门庭冷落,再...
原创 孔... 孔融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甚广,尤其是他小时候让梨的故事,这一情节早已成为许多家长教育孩子时的重要范...
原创 天... 公元前221年,在秦国几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嬴政终于实现了祖辈们的梦想,成功地一统了整个天下。这是一...
原创 一... 秋日生活打卡季 韩信的悲剧结局一直让人唏嘘不已。作为一代兵仙,他的死因至今仍让人感到困惑。年仅35岁...
原创 他... 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原本应该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荣登状元宝座,却因慈禧太后的偏见...
原创 不... 高顺,这个名字在三国历史中并不算非常响亮,但他在吕布手下的表现以及他的最终选择,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中世纪的选举什么样 跪拜的皇帝在主教面前宣誓(场景,礼拜仪式:加冕礼,宣誓)。(意大利,14 世纪初)。普林斯顿大学图书...
八十载春秋回响,侨批档案专题展... “这是当年寄给我外公的一封回批”“靠着开辟新的侨批汇路,潮汕无数家庭才得以维系生活”……8月5日上午...
原创 清... 在21世纪的今天,提起“大内高手”这四个字,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便是电视剧里的情节。那些动作飞...